跳转到内容

追星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追星族

追星文化,亦称为饭圈文化,是指粉丝通过对偶像的共同认同和支持所形成的独特亚文化圈。在变化和分散的社會中,追星成为穩定的情感和社交支点,提供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偶像象征着粉丝的理想、价值观和情感寄托,粉丝通过追随偶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知,激發對梦想的追求[1]

社群[编辑]

网络在追星文化中至关重要,粉丝通过各种平台获取偶像动态、分享感受和创作内容,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强化了社群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粉絲群體通常會自發或在官方經紀人的指導下組織後援會,以支持偶像的各種活動。[2][3]學術研究顯示,在中國大陸,每個粉絲社群都有一個同心圓的權力結構,核心層由有話語權的實力大粉、反黑粉資料群等功能組別、機構授權的粉絲團體等群體組成。內部決策過程由建議採納、提案徵集、投票、結果公佈四個部分組成。具有介於官方組織和定期聚會之間的形式以及依賴情感的特質。這使粉絲群體能够迅速组织集体行动,如联合抵制或支持某个偶像或事件。[4]

以中國大陸男演員肖戰的後援會為例,它基本由數據站、網宣組、控評部和資源組構成,負責監測榜單、發布消息和製作、收集粉絲內容,管理層由粉絲投票產生,沒有任期限制,但工作失誤將受到其他粉絲的追責,引咎辞职。[5]另一方面,娛樂公司通過包裝和行銷策略引導粉絲行為,粉絲則通過集體行動影響娛樂產業,網絡在此過程中既是控制工具也是發聲平台。[6]

影響[编辑]

追星文化對社會和文化有深遠影響,包括推動社會公益活動、影響消費模式和公共話語權,並對娛樂產業、周邊產品銷售和廣告收益有重要貢獻。此外,追星對個體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也有正面和潛在負面影響,既能提供情感支持,也可能帶來心理壓力。[4]

参见[编辑]

參見資料[编辑]

  1. ^ 【圖文故事】王崴漢/追星記事:他們在K-pop愛豆中,追尋的青春和自己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24-06-13] (中文(臺灣)). 
  2. ^ Stanchenko, Lida. Idol worship and fan culture in China, explained. The China Project. 2021-09-09 [2024-06-15] (美国英语). 
  3. ^ Beijing targets fan clubs to remove opinion manipulation in China’s cyberspac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1-08-12 [2024-06-15] (英语). 
  4. ^ 4.0 4.1 Dan, Mao; Jingya, Wang; Jiajun, Chen. Observations of Chinese fandom: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an circle”.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2023-11-06, 10 (1). ISSN 2198-2635. doi:10.1186/s40711-023-00197-2. 
  5. ^ 南方周末. www.infzm.com. [2024-06-15]. 
  6. ^ 飯圈經濟:要麼花錢要麼花時間,還有一套網絡術語. BBC News 中文. [2024-06-13]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