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File:Aksai Chin Sino-Indian border map.pn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624 × 872 像素,檔案大小:102 KB,MIME 類型:image/png


摘要

描述
English: The map shows the Indian and Chinese claims of the border in the Aksai Chin region, the Macartney-MacDonald line, the Foreign Office Line, as well as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forces as they occupied areas during the Sino-Indian War.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The Discoverer

The Macartney-MacDonald line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From the Karakoram Pass the crests of the range run nearly east for about half a degree, and then turn south to a little below the 35th parallel.. Rounding... the source of the Karakash, the line of hills to be followed runs north-east to a point east of Kizil Jilga and from there, in a south-easterly direction, follows the Lak Tsung (Lokzhung) Range until that meets a spur.. which has hitherto been shown on our maps as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Ladakh.[1]

The Macartney-MacDonald line was never accepted by China, although they informally indicated acceptance on certain occasions:

In 1959, Chou confirmed the new Chinese claim line to Nehru.

References: [2] archive copy at the Wayback Machine [3] [4] [5] [6] Map on last page archive copy at the Wayback Machine [7]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創作作者 Chinese (Hong Kong) (已轉換拼寫)

沒有維基數據項目的某些值

作者姓名字串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The Discoverer
維基媒體使用者名稱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The Discoverer

著作權狀態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有著作權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檔案來源 Chinese (Taiwan) (已轉換拼寫)

上傳者的原創作品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多媒體型式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image/png

校驗和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f6428074bd2a63fcdca4d1c78d6e29848885a399

斷定方法:​SHA-1 中文 (已轉換拼寫)

資料大小 Chinese (Hong Kong) (已轉換拼寫)

104,131 位元組

872 像素

624 像素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最新 | 最早) 檢視(較新 10 筆 | )(10 | 20 | 50 | 100 | 250 | 500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用戶備⁠註
目前2020年9月7日 (一) 20:06於 2020年9月7日 (一) 20:06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2 KB)The DiscovererRemoved Tibet-Sinkiang boundary, added label for Amtogor Tso.
2020年6月9日 (二) 02:51於 2020年6月9日 (二) 02:51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2 KB)MarkH21Intended change from the last edit (i.e. latest version with "informally" per references in talk discussion)
2020年6月9日 (二) 02:29於 2020年6月9日 (二) 02:29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1 KB)MarkH21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0:21, 7 February 2018 (UTC) This was the previous version; the addition of “accepted by China until 1959” was the contested change, not the revert to the original description (the refs are also now dead, but previously said tacit acceptance which isn’t outright acceptance)
2018年4月23日 (一) 19:37於 2018年4月23日 (一) 19:37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2 KB)The Discoverer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9:10, 13 December 2017 (UTC) The file of 12 December removes a statement that is supported by the source. As per COM:OVERWRITE, "Controversial or contested changes should be uploaded to a separate filename"
2018年2月7日 (三) 00:21於 2018年2月7日 (三) 00:21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1 KB)樂號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23:05, 12 December 2017 (UTC)
2017年12月13日 (三) 09:10於 2017年12月13日 (三) 09:10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2 KB)The Discoverer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11:07, 19 February 2017 (UTC) The file of 12 December removes a statement that is supported by the source. As per COM:OVERWRITE, "Controversial or contested changes should be uploaded to a separate filename"
2017年12月12日 (二) 23:05於 2017年12月12日 (二) 23:05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1 KB)樂號Macartney–MacDonald Line is only proposed by Britain No official accept made by China
2017年2月19日 (日) 11:07於 2017年2月19日 (日) 11:07 版本的縮圖624 × 872(102 KB)The DiscovererAdded Karakoram Pass and Kunlun Range
2015年4月1日 (三) 15:26於 2015年4月1日 (三) 15:26 版本的縮圖624 × 872(59 KB)RokerHROoptipng -o7 -i0 → 40.77% decrease
2014年10月2日 (四) 15:00於 2014年10月2日 (四) 15:00 版本的縮圖624 × 872(99 KB)The DiscovererUploaded correct file with scale added.
最新 | 最早) 檢視(較新 10 筆 | )(10 | 20 | 50 | 100 | 250 | 500

下列2個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

檢視此檔案的更多全域使用狀況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