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Draft: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學甲慈濟宮交趾陶 - 加冠
學甲慈濟宮交趾陶 - 進祿
學甲慈濟宮交趾陶 - 合境
學甲慈濟宮交趾陶 - 平安
學甲慈濟宮交趾陶 - 胖瘦羅漢

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交化館臺灣臺南市學甲區慈濟宮所屬的一個文物展示場所,所展示的是慈濟宮歷年來建廟所典藏與保留的一些文物,其中包含了被定為國寶級文物交趾陶。[1]

交趾陶與廟宇的淵源[编辑]

嘉慶道光年間,交趾陶溶入廟宇,一些從事泥塑建築等相關的工藝師,為避難或者尋覓理想的生活便來到臺灣,此在這一時期臺灣交趾陶甚為興盛,也出現不少的工藝師與作品。[2][3]

交趾陶多用於廟宇的屋頂以及牆壁上的浮貼裝飾,在廟宇中的交趾陶主題,通常是一些歷史故事或者神祈人物,並且其題材也甚為廣泛,而其中也有很多是歷史故事,另外也包含神祈的造型,甚至有些是藉由諧音來求取吉祥含意,還有的就是勵志典故。[4][5]

文化館因緣 [编辑]

臺南學甲的慈濟宮創建於大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經歷了數度的翻新與整修,整修中留下了不少文物。而因慈濟宮是一座有歷史的廟宇,歷史加上地方人士建議保留下數百件有歷史的古文物,包含150多年前咸豐年間葉王的交趾陶[6][7]

列入文化資產[编辑]

慈濟宮所典藏的諸多葉王交趾陶作品中,其中的「加官晉祿」、「合境平安」、「胖瘦羅漢」等六尊作品,被中華民國文化部定為國寶等級文物[8]

修復[编辑]

雖多件葉王交趾陶被列國寶,然這文物藝術品因初期未受到適當之保護,故其主體大多有受鹽蝕現象,為此中央單位撥款予以修護,讓館內保存的國寶長久地保留。[9][10]

資料來源[编辑]

  1. ^ 中華民國文化部.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4-06-25] (中文(臺灣)). 
  2. ^ 交趾陶.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16, 10 (60). ISSN 1884-1066. doi:10.4992/jjpsy1912.10.765. 
  3. ^ 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合境平安. 開放博物館.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中文(繁體)). 
  4. ^ 中時新聞網. 簡秀枝》6件「葉王交趾陶」列為國寶 - 生活. 中時新聞網. 2023-05-15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中文(臺灣)). 
  5. ^ 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合境平安.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開放博物館. 
  6. ^ 左美雲.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2007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7. ^ 藝術巡禮-學甲慈濟宮. www.tcgs.org.tw. [2024-06-25] (中文(臺灣)). 
  8.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9. ^ 中央補助 學甲慈濟宮六國寶將修復. Yahoo Finance. 2023-08-02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中文(臺灣)). 
  10.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獲補助5070萬 學甲慈濟宮將整修 - 臺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23-08-03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