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施江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hysician
施江東
醫師
嘉義四方醫院的施江東醫師照片
罗马拼音Si Kang-tong
性别
出生1897年7月12日
日治臺灣彰化郡鹿港街海埔厝
逝世1952年12月13日(55歲)
国籍 日治臺灣 (1897-1945)
 中華民國 (1945-1952)
母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儿女施民生、施郁芬、施佳墨
亲属施江西施江南、施江北

施江東(1897年7月12日-1952年12月13日),臺灣彰化鹿港人,臺灣醫師,專精內科小兒科。曾於鹿港開設四方醫院,1933年遷至嘉義行醫。

戰前時常參與地方公共事務,曾參與鹿港文化協會,任鹿港街協議會員、鹿港信用組合理事,並當選嘉義市會議員。

生平[编辑]

早年習醫經歷[编辑]

施江東出生於鹿港街海埔厝四六一番地,為鹿港名紳世家,排行家中長子。1912年畢業於鹿港公學校,後於1916年考取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1年3月與施江西一同畢業,隔年4月進入彰化基督教醫院工作,累積臨床經驗。[1]

自設四方醫院[编辑]

1922年返鄉,與施江西於鹿港菜市頭六三六番地共同開設「四方醫院」。[2]四方醫院的命名源自施家四兄弟名字中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包括施江西繼續於鹿港經營的醫院與施江南大稻埕開設的醫院皆以「四方醫院」命名。[3]

後再進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就讀,於1930年取得臺灣醫學得業士認定試驗合格。[4]

同年嘉義街升格為臺南州嘉義市,加上阿里山鐵路林業蓬勃發展,吸引大量人群移居,其中亦包括不少鹿港人。在同鄉的邀約下,施江東1933年搬遷至嘉義,於嘉義市元町五丁目六番地(今嘉義市公明路354號)落腳,此處即為當時俗稱的「米街」,於街角再度開設四方醫院,主治內科外科小兒科眼科。因施江東具十數年診療經驗,吸引許多嘉義市內病人求診。[2]

開業時亦有詩人賴雨若,以〈詠贈四方醫院施江東先生移寓諸羅開業紀念〉贈予施江東。[5]

山青水綠映花紅,

料有靈芝發此中。

出谷鶯鳴喬木上,

杏林春色在江東。

1939年,施江東再將住處與醫院遷至嘉義市北門町六丁目四二番地(今嘉義市中山路262號),營業過程中雖受太平洋戰爭波及,必須疏開至郊區避難,但醫院建築未受波及,戰後仍持續營業。[6]

公共事務參與[编辑]

除行醫之外,施江東曾於1922年擔任鹿港街協議會員,1928年擔任鹿港信用組合理事。此時彰化郡下海埔厝庄發生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土地糾紛,會社贌耕此處土地的契約於1929年1月已屆期滿,卻欲強行收購土地,甚至動用警方進行干涉。施江東與部分地主對此事深感不滿,而向臺中地方法院提出訴訟,遭判決訴訟駁回。[7]

遷居至嘉義後,施江東於1935年11月參選第一屆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當選嘉義市會議員,並在1936年被任命為嘉義市委員,委囑辦理衛生事務。[6]後曾受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推薦為特別社員。[8]

據其子施民生的夫人所述,施江東樂於助人,與嘉農棒球隊關係良好,常有球隊隊員到家中作客。[2]

二二八事件之影響[编辑]

其弟施江南被捕後,施江東於6月27日致臺灣省參議會電報,陳請胞弟生死不明,或生亦須表示,或死亦須視死所,俾家屬領詩埋葬,多次與施江南夫人陳焦桐致電官方,四處尋找施江南的下落卻無結果,官方亦未對此答覆。[9]

施江南之死對其產生極大的衝擊,1951年施江東突然結束醫院業務,改投入製造業,投資嘉義澱粉工業有限會社,擔任廠長,經營樹薯粉、葛粉製造與販賣。[10]

晚年境況[编辑]

喜好讀書,與故鄉友人作家葉榮鐘感情良好,其族妹施纖纖為葉榮鐘妻子。[1][11]

1952年施江東因胃潰瘍逝世,得年五十六歲。於施江東離世後,四方醫院建築轉賣予臺灣合會使用,作為合會儲蓄機構營業空間使用。[2]

家庭[编辑]

施家於康熙年間由晉江南遷至鹿港海埔,其父施瑞呈從事食鹽買賣,家族日漸發達,至第七代時,施家四兄弟已活躍於臺灣社會,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施江西的父親施瑞呈與母親陳謹,總共育有四子:施江東、施江西施江南施江北[2]

施江東的妻子蔡而,來自清水蔡源順家族,兩人育有一位養子、兩位養女:[1]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施江東. TBDB臺灣歷史人物傳記資料庫. [2024-05-27]. 
  2. ^ 2.0 2.1 2.2 2.3 2.4 嘉義市老醫館:四方醫院. 老醫館的故事. [2024-05-27]. 
  3. ^ 張, 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四).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4. ^ 臺灣醫學得業士認定試驗合格者(臺北醫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2024.05.27] (日语). 
  5. ^ 賴, 雨若. 詠贈四方醫院施江東先生移寓諸羅開業紀念. 
  6. ^ 6.0 6.1 嘉義市志:卷七人物誌. 嘉義市: 嘉義市政府. 2002: 165–166. 
  7. ^ 黃, 旺成. 許, 雪姬 , 编. 黃旺成先生日記(16):一九二九年. 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6. 
  8. ^ 日本赤十字社記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2024-05-27] (日语). 
  9. ^ 李昭容. 醫界的光與熱:二二八受難者施江南. 臺北文獻. 2020-12-25, (214): 81-130. 
  10. ^ 商業登記.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2024.05.27] (日语). 
  11. ^ 林, 獻堂. 許, 雪姬; 何, 義麟 , 编. 灌園先生日記(三):一九三○年. 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1. 
  12. ^ 王子哲. 百年來鹿港出身的景福人 (PDF). 景福醫訊. 2016-11, 33 (11): 22-25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