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度田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論文引用[编辑]

袁延胜《东汉户口总数之谜试析》節選:

(三)《帝王世纪》所载永嘉二年户口真伪问题

刘昭所载永嘉二年的户口,争议最大。为了探讨这千年的谜题,我们再抄录一下引起歧义的史文。

《续汉书·郡国志五》载: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

刘昭注曰:应劭《汉官仪》曰:“永和中(136-141年),户至千七十八万,口五千三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八。”又《帝王世纪》,永嘉二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应载极盛之时,而所殊甚众,舍永嘉多,取永和少,良不可解。皇甫谧校核精审,复非谬记,未详孰是。岂此是顺朝时书,后史即为本乎?

这段史料引起歧义的地方大致有三方面:1.永嘉为汉冲帝年号,但冲帝在位仅一年,并无永嘉二年。因此学者认为“永嘉二年”为“永嘉元年”(145年)之误[1](P410)。2.各家根据刘昭注,认为《帝王世纪》所说永嘉二年的户口,应为应劭《汉官仪》永和中的户口数加上多出来的户口数,即户11758771,口61086224[1](P410)[8](P3)。但伏无忌所载永嘉元年的户口为户9937680,口49524183。两项数字相差户约182万,口约1156万,因此高敏认为《帝王世纪》永嘉二年的户口“甚为可疑”[1](P410),王育民则据此认为《帝王世纪》所载不可信[8](P3)。如果《帝王世纪》所载不可信,则学者们改“永嘉二年”为“永嘉元年”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意义。3.由于把“永嘉二年”改为“永嘉元年”,仍不能解决矛盾,学者们又进行了思考。如黎子耀在《补后汉书·食货志》中,认为“永嘉二年”应为“永寿二年”之误。梁方仲先生也倾向于认为“永嘉二年”应为“永寿二年”之误[2](P20-21)。但高敏先生认为,即使如此,也和《帝王世纪》及《晋书·地理志》所载永寿二年和永寿三年的户口数相差悬殊。据此,高敏先生认为,刘昭注引《帝王世纪》之冲帝“永嘉二年”,决不可能是桓帝永寿二年之讹[1](P410)。

不管“永嘉二年”改为“永嘉元年”或“永寿二年”,都有难于解释的地方,真可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但笔者认真阅读刘昭注文,揣测刘昭注文的用意,发现刘昭注文中的“永嘉二年”确为“永寿二年”之误。首先,“嘉”、“寿”二字在汉隶上非常相似。这在汉碑上已经反映出来[9](P217、459)。其次,大家错误理解了刘昭注文的意思,把户口数字加错了。按:刘昭在《续汉书·郡国志五》所载永和五年户口之后加注,主要是对《郡国志五》所载户口数字偏低不满,也不理解。在刘昭看来,《续汉书·郡国志五》“应载极盛之时”,而《郡国志五》所载永和五年的人口只有4900多万,可应劭《汉官仪》所载永和年间的户口就有5300多万,这已经使刘昭非常不满和不解了。但刘昭注文并不就此而止,因为刘昭发现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永寿二年的户口数字是东汉最高的户口记载。因此刘昭在此用了一个“又”字:“又《帝王世纪》,永嘉(寿)二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刘昭在这里所说《帝王世纪》多出的户、口数,仍是针对《郡国志五》所载永和五年的户口数字而言,这既可以从刘昭注文的行文逻辑看出,又可从后面的“舍永嘉(寿)多,取永和少,良不可解”一语得到验证。

因此,《帝王世纪》所载永嘉(寿)二年的户口应为:《续汉书·郡国志五》所载永和五年的“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加上多出来的户“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即:

  • 户数:9698630+978771=10677401
  • 口数:49150220+7216636=56366856

这户10677401,口56366856,就是《帝王世纪》所载永寿二年的户口。这个数字和《晋书·地理志》所载桓帝永寿三年的户口数字基本一致。(有关分析见下一部分)

最后提及的是,刘昭在这里之所以不把《帝王世纪》所载永嘉(寿)二年的户口数字列出,就在于他在《续汉书·郡国志一》已经注引了《帝王世纪》永寿二年的户口数字,为了避免重复,他就没有再注引;更重要的是,刘昭在这里主要想阐明永寿二年的户口比永和五年户口多的程度,所以他就认真计算并列出了二者的差额,来说明他的疑问。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刘昭注文中的“永嘉”确为“永寿”之误。前辈学者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和分析刘昭的注,加错了数字,误改了文字,以致错上加错,众论纷纷,最后导致大家对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的户口数字持否定态度。现在看来,排除史书传抄中的错误,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永寿二年的户口数字,还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四)桓帝永寿年间人口数量问题

桓帝永寿年间的户口数字,《续汉书·郡国志一》刘昭注、《晋书·地理志》各有记载,加上第3部分我们计算出的另一个永寿二年的户口数字,共有3组:

年代/戶/口/材料來源

  • 永壽二年:16070906、50066856:〈郡國志一〉劉昭注引《帝王世記》
  • 永壽二年:10677401、56366856:據〈郡國志五〉劉昭注,計算出的《帝王世記》的戶口
  • 永壽三年:10677960、56486856:《晉書·地理志》

从3组数字来看,《郡国志一》刘昭注引的《帝王世纪》数字肯定有误,梁方仲、高敏诸先生早已指出[1](P408、411)[2](P20-21)。概言之,就是《帝王世纪》将“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误为“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把“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误写为“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最明显之处的就是把户数“千六十七万”误写为“千六百七万”,把口数“五千六百四十八万”,误写为“五千六万”,最后搞得户口比只有3.1,使人不得不否定《帝王世纪》的记载。但从这3组户口数字的整体来看,特别时从后2组的户口数非常相近和3组口数的尾数相同来看(都有"6856"),它们显然出自一个系统。高敏先生指出,“《晋书·地理志》所云,显然本于皇甫谧《帝王世纪》”[1](P408、411);梁方仲指出,《续汉书·郡国志一》所引《帝王世纪》永寿二年的户数,偏高太大,当有传写的错误[2](P20-21)。

正是由于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记永寿二年的户口传写有误,所以从杜佑、马端临到现代梁方仲、高敏等先生都采用《晋书·地理志》的记载,无疑是正确的。但从《续汉书·郡国志五》计算出来的《帝王世纪》的户口数字与《晋书·地理志》所载户口的一致性来看,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造成大家否定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东汉户口真实性的原因,在于史书传抄过程中的误写或脱文,而不是皇甫谧本人错抄东汉户口所致。

既然分析了《帝王世纪》所载永寿二年户口的可信性,又认为《晋书·地理志》所载也是正确的,那么这组户口到底是永寿二年还是永寿三年呢?按:“二”、“三”两字,极易因笔误造成混淆,孰对孰错,确实不易分辨。但我们翻阅《后汉书·桓帝纪》发现,永寿二年“三月,蜀郡属国夷叛。秋七月,鲜卑寇云中。太山贼公孙举等寇青、兖、徐三州,遣中郎将的段颎讨,破斩之。”《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五》亦载,永寿二年“公孙举、东郭窦等聚众至三万人,寇青、兖、徐三州,破坏郡县。连年讨之,不能克”。看来,桓帝永寿二年确实不太平。

让我们再看一下永寿三年的情况。《后汉书·桓帝纪》载:“夏四月,九真蛮夷叛,太守兒式讨之,战没;遣九真都尉魏朗击破之。复屯据日南”,“长沙蛮叛,寇益阳”。看来,桓帝永寿三年也不太平。

但仔细分析起来,桓帝永寿二年公孙举等人的起义,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破坏力大;而桓帝永寿三年的起义,则发生在离统治中心较远的九真、日南、长沙等地,对社会的破坏力相对较小。对比这两年的情况,使我们倾向于认为,东汉极盛时的人口很可能是在桓帝永寿三年,而不是桓帝永寿二年。因此,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采信《晋书·地理志》中桓帝永寿三年(157年)的户口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