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網壇四巨頭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優良條目落選網壇四巨頭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1月25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4年3月26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9月22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网球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网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网球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此評級可能僅依據专题质量标准所標示,歡迎提出修改、共識討論或重評。

    幾個格式跟翻譯上的問題。[编辑]

    奧運會單打成績匯總[编辑]

    賽季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金牌率
    奧運會
    四強F 第2輪F 金牌N 金牌M 2 / 4

    上面的表格中2000年的4強跑到99年去了 ,但我調整很很多次依然解決不到。

    冠軍頭銜:2008年至今[编辑]

    大滿貫 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 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奧運會 ATP世界巡迴賽500賽 ATP世界巡迴賽250賽 總計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9 / 20 17 / 45 0 / 3 1 / 1 7 / 12 2 / 12 36 / 93 = 39%
    塞尔维亚 諾瓦克·喬科維奇 6 / 23 12 / 49 2 / 5 0 / 2 8 / 13 2 / 11 30 / 103 = 29%
    瑞士 羅傑·費德勒 5 / 23 7 / 43 2 / 5 0 / 2 4 / 11 6 / 13 24 / 97 = 25%
    英国 安迪·穆雷 2 / 22 9 / 50 0 / 5 1 / 2 3 / 14 10 / 14 25 / 107 = 23%
    總計 22 / 23[a] 45 / 52[b] 4 / 5[c] 2 / 2[d] 22 / 31[e][f] 20 / 38[f] 115 / 151 = 76%

    a 德爾波特羅贏得了2009年美網。
    b 達維登科贏得了2008年邁阿密,2009年上海的冠軍;特松加贏得了2008年巴黎冠軍;柳比西奇贏得了2010年印第安維爾斯的冠軍;羅迪克贏得了2010年邁阿密冠軍;索德林贏得了2010年巴黎冠軍;而費雷爾則贏得了2012年巴黎的冠軍。
    c 達維登科贏得了2009年年終總決賽冠軍。
    d 喬科維奇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銅牌;費德勒拿到了銀牌。
    e 米卡埃爾·洛德拉贏得了2008年鹿特丹公開賽的冠軍;羅迪克贏得了2008年杜拜網球錦標賽的冠軍;索德林在2010年與2011年連續兩年達到鹿特丹公開賽冠軍;費雷爾拿到了2010年瓦倫西亞公開賽的冠軍;錦織圭贏得了2012年日本公開賽的冠軍;德爾波特羅贏得了2012年瑞士室內賽、巴塞爾公開賽以及2013年鹿特丹的冠軍;法比奧·福尼尼則拿到了2013年德國公開賽漢堡公開賽的冠軍。
    f

    這裡的F項我嘗試著翻譯,但最後還是不知道他表達的是什麽意思。

    大滿貫成績對比[编辑]

    2005—2010[编辑]

    2005年以前,喬科維奇和穆雷還未真正在大滿貫賽場上活躍,而納達爾則在2003年到2004年間打了4場比賽,最好的成績是2003年溫網第第3輪和2004年澳網的第3輪。而費德勒從19999年開始征戰大滿貫,並在2003年溫網和2004年澳網溫網美網拿到了冠軍。

    這一段字體突然變小,也不曉得是爲什麽。

    從2008年9月8日到2013年7月28日,除了中間有16周的時間短暫有其他球員擠進Top4的位置,剩餘的所有時間裏,Top4的位置被四巨頭牢牢佔據。在這期間,費德勒和喬科維奇最為穩固,從未掉出前四的位置,而在此期間,闖進前四的其他球員有 德爾波特羅(最高排到世界第四,歷經三周的時間)和羅賓·索德林(最高排名來到世界第四,歷經13周的時間)。2012年溫網以後由於納達爾傷退至2013年澳網之後才複出,因此排名積分受到了一定影響,大衛·費雷爾短暫時間代替了納達爾世界第四的位子,而隨著費德勒由於在巡迴賽的表現不佳掉出了世界前四,納達爾也重新回到了Top4的陣營。

    這一段如果把主條目去掉的話,餘下字體也突然變小。

    2008年溫網決賽[编辑]

    費德勒在第三盤中發球
    費德勒在第三盤中發球



    圖片的注解顯示不出來。

    總結一段是我自己寫的,所以不知道要不要加上一個來源請求或是原創研究。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網壇四巨頭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體育運動,提名人:Chinyen 留言2014年1月18日 (六) 09:02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1月18日 (六) 09:02 (UTC) 至 2014年1月25日 (六) 09:02 (UTC)
    1. (+)支持:內容詳細,參考充分。--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14年1月19日 (日) 11:07 (UTC)[回复]
    • (-)反对:来源还远不足以支撑这么丰富的内容,多个段落内容没有来源。大量重复内链,滥用粗体,章节标题中都有英文半角标点,全文行文有明显的粉丝网站风格(如“納達爾已在此地瘋狂奪得八座火槍手杯”、“開始自己對球王寶座長達四年(237周)的統治”、“豪取四大滿貫中的三個冠軍”、“年初瘋狂的41連勝”,“按照費德勒自己的標準,這個賽季無疑是糟糕的”、“這也是公開化年代以來第一位完成這一壯舉的球員”),并且语句通顺度欠佳,单首段两个自然段就有大量语句需要重新整理:“截止到目前”,“而穆雷僅僅拿到美網和溫網的冠軍,但穆雷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則拿到了金牌”(而穆雷但穆雷这是个什么情况?)“費納兩人從2005年7月開始到2009年8月,兩人盤踞ATPTop 2的位置長達211周,世界第一的位置也在相互交替。”正文中也一样:“在四巨頭全部出現的職業生涯中,只有6位球員能夠從他們手中贏得少數幾場比賽”,“即便四巨頭有時候出現三缺一的時候”。Still needs a lot work.--刘嘉留言2014年1月19日 (日) 11:49 (UTC)[回复]
    (:)回應:無所謂了,撤銷評選吧,我也没有這麽多精力去一一回應每個不同意見的人。不管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謝謝大家的意見。--Chinyen 留言2014年1月19日 (日) 12:43 (UTC)[回复]

    未能入选:3支持,2反对。--刘嘉留言2014年1月25日 (六) 09:30 (UTC)[回复]

    優良條目提升計劃[编辑]

    有關本條目的內容,希望參與potal:網球專題的編輯員積極加入,提升條目的質量。我一個人編輯不能保證所有的語句都是中立客觀並符合優良這一標準。希望各位編輯者能參考英文版的big four,將英文版無來源的語段剔除,加上有來來源的自己的語句。一些數據的更新也盡量follow英文版的數據,相對而言那邊都是即時的。--Chinyen 留言2014年2月11日 (二) 09:32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網壇四巨頭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體育運動-體育史,提名人:☆御坂-美琴☆粉絲信箱(不接受情信)久經沙場的戰績 2014年3月19日 (三) 13:37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3月19日 (三) 13:37 (UTC) 至 2014年3月26日 (三) 13:37 (UTC)
    未能入选:2支持,2反对。--刘嘉留言2014年3月27日 (四) 02:52 (UTC)[回复]

    原表格存檔[编辑]

    過於原創的內容存檔[编辑]

    男子網壇從費納壟斷八年以來,其他的球員包括喬科維奇穆雷一度都淪為兩人的陪襯,到2008年喬科維奇奪得澳網冠軍,2009年美網德爾波特羅連過費納奪魁之後,讓人看到了費納之外新的血液。[1]然而喬科維奇澳網奪冠之後一直停滯不前;德爾波特羅美網奪冠之後由於傷病比賽一直走走停停;而穆雷雖然在巡迴賽上有所作為,但一直無法在大滿貫中奪得冠軍。直到喬科維奇2011年打破兩人對壘的局面,將大滿貫的爭奪帶進三強鼎立的時代,費納兩人才走下了世界第一的神壇,八年以來第一次有別的球員獲得這一榮耀。[2][3]而喬科維奇在2011年的出色表現,搶盡了所有頂尖球員的風采,一年奪得三大滿貫冠軍,六個大師賽冠軍,一度的41連勝讓外界認為費納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王者也將要誕生。[4][5]2012年,四巨頭的另外一位球員穆雷,在奪得美網冠軍以後,也正式加入了大滿貫冠軍的行列,讓四巨頭的名分變得實至名歸。[6]當外界認為由於費德勒已過職業巔峰期,納達爾時常出現傷退的情況以後,網壇今後的引領人物將是喬科維奇和穆雷。但是2013年賽季納達爾的強勢回歸,讓人看到了納達爾的競爭實力依舊非常雄厚。[7]而此時喬科維奇似乎走過職業巔峰,面對熟悉摸索自己的打法的球員,加上體力不如前幾個賽季良好,心理調節能力也大不如前,喬科維奇仍然存在著被打敗或爆冷的可能性。世界第一的爭奪也變得更加激烈。但相對於其他四巨頭成員,喬科維奇在2013年賽季四大滿貫一冠二亞一四強的成績,穩定性是最好的,因此競爭實力依舊在所有球員的頂端。[8]相對於喬科維奇,穆雷則顯得起伏不定,儘管他在溫網擊敗喬科維奇奪冠,但美網被排名前十的球員擋在八強門外,[9]成績的穩定性與心理素質的提升仍然是Big4主要要面對的問題[10]。未來的網壇是Big4繼續引領還是有年輕的球員衝破壟斷,都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與分析。[11]

    1. ^ 德尔波特罗美网夺冠男单王朝提前交接?騰訊體育 2009年09月15日(简体中文)
    2. ^ 小德终结费纳8年垄断,温网首度折桂庆祝登顶No.1。新浪體育 2011年07月03日(简体中文)
    3. ^ 小德打破费纳8年垄断,折桂圆梦--历届温网男单冠军。新浪體育 2011年07月03日(简体中文)
    4. ^ ATP官网评2011赛季十大成就,德约科维奇霸占前三。體壇週報 2011年12月20日 (简体中文)
    5. ^ 德约科维奇10冠称霸2011年,赛季末收尾小留遗憾。體壇週報 2011年11月15日
    6. ^ 穆雷首夺大满贯解脱,从千年老二跃升到国家英雄。體壇週報 2012年09月12日 (简体中文)
    7. ^ 纳达尔用10冠书写神奇复出,硬地也强势开辟新领地。新浪體育 2013年12月12日 (简体中文)
    8. ^ 小德大满贯最稳定却留有遗憾 赛季末24连胜收获信心。新浪體育 2013年12月12日 (简体中文)
    9. ^ 卫冕冠军穆雷连输3盘止步美网八强。人民網 2013年09月06日 (简体中文)
    10. ^ 美网男单八强战:穆雷“掉链子”德约强势晋级。搜狐體育 2013年09月07日 (简体中文)
    11. ^ 2013网坛大事件:史上最强小威,四巨头格局瓦解(1)(全文)網易體育 2013年12月16日。 (简体中文)

    球員現狀內容存檔[编辑]

    穆雷的地位[编辑]

    有些網球評論員經常把現今的男子網壇形容為“三巨頭”或是“三國鼎立”的局面[1],認為以穆雷的實力更應該排在三巨頭之後[2][3],但又優於第二梯度的球員的位置,關於這一點,穆雷自己也說明了自己的立場。[4]。從2008年9月到2013年1月,穆雷是四巨頭裏面唯一一個曾經掉出世界前四的球員。但從2008年到2013年之間,穆雷拿到了九個大師賽的冠軍,2011年到2012年連續五個大滿貫四強,2012年倫敦奧運會金牌得主,2012年到2013年四次進入大滿貫決賽,最後成功摘得2012年美網及2013年溫網冠軍。媒體及評論員認為,以這樣的斐然成績并名列世界第二的成績,足以讓穆雷成為四巨頭的一份子,已足以讓他在四巨頭的陣營站穩腳跟。[5][6] 之後在2016年澳網、法網得到亞軍,拿下溫網冠軍、奧運金牌和年終賽冠軍,終於成功在2016年登上世界第一,才讓許多人認同莫瑞為四巨頭之一。

    費德勒的狀態[编辑]

    2013賽季低潮期[编辑]

    2013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費德勒在次輪被排名100開外的選手爆冷出局,是其從2004年以來首次無緣大滿貫八強。由於無法衛冕溫網冠軍,讓其損失了巨分,扣除去年的溫網積分,費德勒的即時積分排名掉到了世界第五的位置,這也是他自2003年以來首次掉出Top4的位置。溫網過後,費德勒參加了兩個小型的巡迴賽,然而兩次都被50名開外的選手爆冷出局。8月份美網系列賽,費德勒在辛辛那提有不錯的開始,但隨著八強戰被納達爾淘汰出局以後,他的即時積分排名史無前例掉到了世界第七的位置,這也讓外界懷疑四巨頭是不是已經瓦解了對Top4的壟斷統治。9月份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位列賽會7號種子的他被同時與納達爾安排在下半區,原本賽前被媒體及眾球迷高度期待的第32次費納决鬥卻隨著費德勒倒在第四輪而落空。去年闖進賽會八強的他又損失了少許積分。年度最後一項大滿貫落幕也標誌著費德勒自2002年以來第一次無緣四大滿貫的決賽。[7]

    2014賽季復甦[编辑]

    2014賽季開始,費德勒宣佈和自己的偶像艾德伯格合作,成為他的新教練,並陪同費德勒練習與參加2014賽季的比賽。[8]隨後費德勒在首站比賽布里斯班國際賽闖進決賽,但最後不敵萊頓·休伊特獲得亞軍。[9]隨後,費德勒轉戰年度第一個大滿貫澳洲網球公開賽,八強當中擊敗穆雷,連續11年闖進澳網四強,但最終在四強的比賽中不敵納達爾。[10]

    2013年的平平的表現,使得他的排名從世界第二掉到年終的世界第六,全年只獲得一項250級別的冠軍,媒體一度認為率先掉隊的費德勒標誌著四巨頭的瓦解,[11]但是新賽季開始,費德勒除了更換教練,同時也更換了大拍面的球拍,隨後在杜拜網球錦標賽擊敗喬科維奇,收穫賽季首冠,也加冕了杜拜錦標賽第六冠。[12]針對此,費德勒解釋說自己的狀態很好,並回應了四巨頭瓦解的事實,他認為現階段,四巨頭不會輕易瓦解。[13]

    --Phalanx0511留言2018年10月6日 (六) 04:25 (UTC)[回复]


    建議改名:“網壇四巨頭”→“網壇三巨頭”[编辑]

    網壇四巨頭” → “網壇三巨頭”:網壇已經是公認的三巨頭,三人的GS數亦是歷史前三高,而第四的梅利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與前三人望塵莫及,華文傳媒和現時的外國主流已經改稱三巨頭。我有點懷疑稱為BIG 4是因為梅利是英國人而已,他的成績固然不俗但離一個巨頭實在差太遠了,只得3個GS完全不能如三巨頭相提並論。這個移動不一定要先完成,可以開放讓大家討論。--JK~搵我 2020年2月2日 (日) 13:15 (UTC)[回复]

    BTW,我想到一個更好的做法,可以參考G7G8的分割,針對費達拿、拿度和祖高域三人獨立再開一個新的條目,我相信這樣會比直接移動更好,畢竟無論是一直主流的三巨頭,還是曾經盛行的四巨頭,都是很/曾經很普遍的用法。

    (:)回應:這個議題在英文版也討論過很多次了,請參閱en:Talk:Big Four (tennis)#Big Three以及en:Talk:Big Four (tennis)/Archive_2#4_??_no_3_....。簡單地說,四巨頭有非常多可靠來源的有效介紹,三巨頭則是最近變多了,在英文版每次討論也沒有達成新共識,只有維持現狀而已。--Mark Cheng留言2020年2月2日 (日) 15:29 (UTC)[回复]
    我知道,一直都有跟進,但個人一直彊持不下,有一部份理由是因為梅利是英語圈的人物。所以,我現在改變了想法,認為BIG 4可以保留,但另外創立BIG 3條目,仿傚七國集團八國集團的做法,我認為這樣會比較合理及理想,亦最符合現代網球的形勢。--JK~搵我 2020年2月3日 (一) 02:10 (UTC)[回复]

    四人關係[编辑]

    有喬科維奇和費德勒之間 莫瑞和費德勒之間 莫瑞和納達爾之間的內容嗎?--洛郡留言2023年9月12日 (二) 20:2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