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anmosa/Draft/荃灣行人天橋網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

145:1961刊憲荃灣衛星城市發展,1962華僑日報特稿討論衛星城市建行人天橋必要性,1979青山公路大涌道交界跨行車道行人天橋落成(荃灣首條),1982荃灣站及其附近行人天橋網絡開通,1983荃灣運輸綜合大樓落成(平台設計:荃灣西行人天橋網絡開端),1988填平大涌道明渠建新大涌道及三條跨大涌道行人天橋,1991荃灣站行人天橋網絡延伸至關門口街,1998愉景新城落成(600米長天橋接駁荃灣站,天橋接駁大型商場濫觴),2001荃灣大會堂跨沙咀道天橋落成,2003荃灣西站啓用,2007刊憲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工程並建大河道A橋,2013大河道A橋落成並連接兩網,2019路政署開展C(關門口街、聯仁街)E(馬頭壩道)橋工程顧問合約,2019力生廣場外由商場業主委員會管理的行人天橋日久失修且有倒塌危機,2019如心廣場二期竣工(5橋隨後開放,荃灣西站接入天橋網絡),2021建議刊憲大涌道B橋。荃灣居民利用天橋到達市中心各處並可接駁大部分公共交通。

146:青山公路1919通車,荃灣與九龍發展區距離大減,1950年代荃灣急速起飛,市區土地不足,中外工業家到荃灣設廠,荃灣無整體規劃,(147)工住混合發展,寮屋處處,混亂。1961刊憲荃灣衛星城市發展,汲取觀塘經驗,填海增住宅供應,建福來邨,遷臨海鄉村至山上,市中心始高空發展。人口增加,1970年代大舉開發新界,1972麥理浩十年建屋計劃,1973成立新界拓展署發展荃灣沙田屯門(第一代)新市鎮,荃灣早發展,非從零開始,有別於花園城市地貌。天橋網起點荃灣站,經西樓角路多橋接駁市中心各區。

147:19621029華僑日報特稿討論衛星城市建行人天橋必要性,(148)青山公路荃灣段交通極繁忙,(引文),試圖引起大眾對在交通要道上建橋的關注。荃灣真正建橋約20年後。1979青山公路大涌道交界跨行車道行人天橋落成(荃灣首條),往返北面山上鄉村+中國染廠與南面福來邨+市集。1988填平大涌道明渠建新大涌道(+8行車線)及三條跨大涌道行人天橋取代原過路處。1980年代建MTR,荃灣綫取道青山公路以北大帽山山麓,截斷村民上下山的路,建兩橋跨鐵軌連接芙蓉山一帶。1982荃灣綫通車,跨西樓角路青山公路天橋同步開通。

149:荃灣站地面車站,屯門、元朗或荃灣郊區通勤者在市中心轉車,周邊為PTI,大堂在一樓,經行人天橋接駁,西面出口經南豐中心至力生廣場,東面出口經綠楊坊、富華中心、荃灣多層停車場大樓等至眾安街一帶,荃灣行人天橋網絡雛形,後因人流增加而擴闊或加建。

150:南豐中心與荃灣站幾乎同期落成,地面巴士總站,一二樓商場,民生店舖為主,有商舖面向建築外圍半戶外空中通道,如同地面街道,行人天橋連接帶來無盡人流,1986荃錦中心延續(不含半戶外通道),1994《荃灣交通情況匯編》提到南豐中心外部通道小販聚集問題。1987荃豐、華都、荃昌(書誤將昌安當成不同的商場)、豪輝花園基座商場經天橋相互連接產生連鎖效應,1989千色店百貨商場經荃豐外天橋連接,以民生小商舖為主,商場以包羅萬有的商店招徠,居民前去商場購物可全程離地,生活方便。

152:1990年代再擴張。1991豪輝花園對開建約200米跨青山公路關門口街天橋,約1997連接悅來酒店。1997/8愉景新城落成,發展商建600米長天橋接駁荃灣站,北段1.5公里網絡成形。愉景新城天橋規模香港罕見,天橋接駁大型商場濫觴,8咪半有通道連接該橋,天橋連接為私人物業帶來價值,此後各區行人天橋發展越發冗長、沉悶、輸送帶化。

158:1980未填海時荃灣大會堂啓用,汲取香港大會堂經驗加以改良,設>1400座位演奏廳、文娛廳、展覽館、演講室、會議室、咖啡廳,提供優質、相對低廉的文化活動場所(第一代新市鎮重要元素),與其他公共設施整合,凸顯公共建築羣在新市鎮的重要性(此後的新市鎮不存)。荃灣大會堂設行人專用平台,今天橋網一部分,(from報章)本為公共建築總體規劃的一部分,旁本擬建政府合署,利用大型平台與大會堂融為一體,(159)有天橋連接旁邊的四季大廈(今萬景峯),建大會堂時順帶建造平台在大會堂地界內的一小部分,巴士總站搬遷後本料即始建政府合署,最終未建,成荃灣大會堂廣場。

159:1983填海,遷荃灣碼頭,建荃灣運輸綜合大樓(include巴士總站、小巴總站、的士站、公眾停車場、政府辦事處、少量零售餐廳舖位),政府曾欲使之為荃灣海旁交通交匯重鎮。落成時周圍皆待發展土地,四邊為馬路(臨海一邊為碼頭),利用平台天橋前往市中心,空間規劃以平台為分水嶺,下為PTI,上為1000車位公眾停車場,平台層為政府辦事處、舖位。幾乎純為車輛而設,設計粗獷前衛,港版巴比肯中心(?),巴士總站部分尤為明顯,每月台有獨立樓梯至平台,如15組紅色圓柱拾級而上,周邊住宅項目(祈德尊新邨89、荃灣廣場90、灣景廣場95)有天橋連接綜合大樓。

160:荃灣海旁發展滯後,交通政策改變,綜合大樓人流稀疏、被露宿者佔用,產生治安問題。1998決議建西鐵,荃灣碼頭因填海再遷,綜合大樓相連者改為荃灣西站,行人至此甚少行經平台,2013拆卸,自始至終未完全發揮交通樞紐作用。(大會堂、綜合大樓、未建政府合署)荃灣西站周邊可能成比荃灣站周邊規模更大、以公共建築與交通樞紐主導、私人發展項目配合的空中步行網絡。

161:1998大會堂平台連接荃灣廣場,2001加建跨沙咀道天橋,為日後大河道天橋作準備。萬景峯+荃新天地一期商場、如心廣場2007至2009打通往大會堂、荃新天地二期商場、楊屋道市政大廈天橋,南端網絡逐漸成形。荃灣海旁發展緩慢,區域會歸咎於行人設施缺乏,明示行人天橋=發展的靈丹妙藥,1990荃灣廣場開放初期須倚靠穿梭巴士來往荃灣站與商場帶動人流,發展商當時向政府表示願建天橋往大河道,終未建。1989拓展署研究大河道天橋計劃,2013啓用,計劃到完工歷時>20年。2007刊憲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工程,建大河道A橋、分支往荃灣站、富華中心,為原系統分流。(162)大河道A橋啓用後連接兩網,形成幅員遼闊、史無前例的空中步行網絡,荃灣西站走到悅來酒店全程約半小時。

162:遷就大河道兩邊上下橋位,採之字形設計,跨大河道兩次,景觀嚴重走樣。大河道A橋採天窗設計,引入更多自然光,兩旁加入綠化裝飾,部分位置為保障鄰近大廈居民私隱加裝不透明擋板。大河道兩旁多數為舊樓,天橋與周邊互不相干,樓梯維繫行人與天橋關係,居民活動空間集中於地面。

163:西樓角花園緊接大河道A橋,荃灣站天橋網人流不斷,店舖集中在天橋層,花園被車路包圍,成難以到達的空間。2013區議會撥款重建,2019落成後,花園比以往更受歡迎。

166:荃灣西站周邊發展緩慢,綜合大樓荒廢,2003西鐵通車,荃灣西站一段時間乏人問津,萬景峯+荃新天地一期2007、如心廣場2009落成後有起色,2019荃灣西站上蓋海之戀、毗鄰的全·城滙+如心廣場二期落成後開展真正的新階段。如心廣場二期=原綜合大樓所在,地契條款要求建5橋連接鄰近地界的建築(include荃灣西站、PTI),恢復綜合大樓原有連接模式,荃灣西站成南段網絡起點,(167)經四通八達的高架行人網絡連接北段。荃灣西站周邊項目地塊面積相當大,新商場內部動線設計(與線性商場連接不同)更重視購物體驗,較難辨別出口方向,從天橋入商場找另一天橋須四出搜尋指示牌,城市出行更費時。

167:2020映日灣、荃灣88落成,兩項目行人天橋連接荃新天地與既有天橋,到達爵悅庭、立坊、樂悠居、德士古道工廠區。天橋網絡發展,但通道是建築中切割出來的孤立空間,甚少與外面的街道產生聯繫,行人不多。

172:荃灣存在孤立的行人天橋(2x大涌道,2x沙咀道關門口街交界)。5號幹線出口使2x大涌道天橋成柴灣角工業區橫跨大涌道的唯一方式。2x沙咀道關門口街交界天橋無法與天橋網連接,幾乎無建築連接,橋下有交通燈過路處,使用者絕無僅有,與關門口街擬建天橋有關,納入地契條款中,政府計劃以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工程連接孤立行人天橋。2021.3建議刊憲大涌道B橋,北接愉景新城天橋,南接荃灣廣場,成西部網絡,2019路政署開展C(關門口街、聯仁街)E(馬頭壩道)橋工程顧問合約(批出),事成可由悅來酒店步行至柏傲灣、荃灣體育館,成東部網絡,市中心由2個環迴天橋網絡包圍。

173:天橋阻礙樓宇景觀,關門口街路面狹窄,大涌道因地底排水道而無法將天橋建於路中心,其中一邊的業戶的景觀會被犧牲,實際施行困難重重。擬建天橋連接私人管理橋段與欠24小時通道的建築物私人範圍(如荃灣廣場),衍生橋段管理權、通道開放時間的責任問題。擴充現有行人天橋網絡加建,技術困難,契約修訂與管理責任上的限制,過度依賴私人發展項目提供公眾通道的結果。荃灣有繁華喧鬧的街道網,不乏富有特色的行人環境和公共空間。荃灣綫通車前,眾安街區內最繁華,荃灣的彌敦道,不是所有人經鐵路至荃灣,荃灣郊區、葵青區居民經巴士、小巴在沙咀道、川龍街、大河道等地方下車,直接走近地面市集。從沙咀道離開大街,沿行人路有幾個狹長的綠化行人專用空間,有兒童遊樂場、球場、座椅等,大二三四陂坊。陂坊四面被建築包圍,(174)為市民提供行人專用公園、遊樂場空間,二陂坊遊樂場在“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的“眾·樂樂園”項目下獲翻新,2021重新開放,成色彩鮮艷的兒童天地。

174:當初陂坊的規劃暢達性不足,過密的樓宇令街外行人難以看到陂坊內的情況,令外人遊走陂坊多少帶探秘的味道,如此格局的都市規劃香港罕見。除陂坊行人路外,還有不少由後巷構成的次行人網絡,由於舊區樓宇一般不高,後巷有充足自然光而吸引行人取其為捷徑、穿梭當中。

175:區內街市有荃灣街市、楊屋道街市(天橋網終點之一)、香車街街市、鱟地坊小販市場等,後面的河背街、新村街仍舊車水馬龍,店主叫賣、地面濕滑、買菜的人潮與上落貨活動同時進行,非商場式管理的市集是最原始、最富人情味的墟市形態,越發罕見。地面空間與天橋同樣重要,萬景峯+荃新天地一期商場設計中包含類似陂坊、市集的地面廣場格局。一體化設計管理下,這些空間不會有機生長,與河背街、新村街一街之隔,社區氛圍截然不同。

參考資料[编辑]

  1. ^ 新界衛星城市發展 需有行人天橋或闢隧道. 華僑日報 (香港公共圖書館). 1962-10-29: 9 [202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2). 

參考書籍[编辑]

  • 胡漢傑; 陳智峰. 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橋的觀察與想像. 三聯書店(香港). 2022: 144–177. ISBN 978-962-04-4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