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ckhui/傅飛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飛嵐,1952年10月10日生於悉尼(澳大利亞),法國歷史學家、漢學家、中古中國和道教研究專家。

法蘭西學院院士、原法國遠東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劍橋大學克萊爾學堂終身研究員。


生平[编辑]

傅飛嵐在牛津大學和法國高等研究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先後執教於法國高等研究學院和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授中國宗教史。1991年起供職於法國遠東學院,任道教史講席教授(2002—2021),並先後擔任該院臺北中心主任(1992—1995)、香港中心主任(2000—2004, 2014—2021)。嗣後任法國遠東學院院長(2004—2014),並在法國和歐洲多家機構擔任指導和咨詢委員,如擔任法國高等教育署顧問及歐盟科研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項目專家。

獲獎及榮譽[编辑]

北美出版協會大獎(2005)

美國宗教研究院大獎(2007)

當選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終身院士(2008)

獎章[编辑]

北美出版協會大獎(2005)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2009)

學術棕櫚勳章司令級(2020)

柬埔寨皇家勛章軍官級(2007)

發表成果[编辑]

傅飛嵐的主要論著討論公元二世紀至十世紀道教的信仰體系、文本傳統以及儀式活動。近期研究的焦點集中在大唐帝國(618—907)之崩塌以及唐宋轉型時期(907—965)——即宋代復興前夕——宗教界和文化思想界對於社會動亂的反應。

——《命途多舛——中國中古道教對救贖之追求》,劍橋(麻省),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哈佛大學出版社,2019年(法語版2021年)。

——《高駢南征戰役及唐代安南都護府之終結》,《海洋史研究》第十冊,2017年,第115-132頁.

——《道門生活》,與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合編,2卷:《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敘述與實踐」專號(第8期, 2016年);《遠東亞洲叢刊》「團體與地點」專號(卷25, 2016年)。

——《高王鎮安南及唐末藩鎮割據之興起》,饒宗頤中國文化講座第4講,香港,香港大學,2015年;

——《遠東亞洲叢刊》「佛教、道教與中國宗教」專號,與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合編,卷20, 2011年;

—— 《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雙語年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至今(聯合創刊人、聯合主編);

——《道藏通考》,與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合編,三卷本,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4年;

——《遠東亞洲叢刊》專號「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卷10,1998年(主編);

——《道教的神話》,載《神話辭典》,第6期,頁739-863,斯圖加特:Klett-Cotta Verlag出版社,1994年;

——《杜光庭(850-933):中古中國末葉的皇家道士》,巴黎:法蘭西公學院,1989年。

外部連結[编辑]

英文版: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ciscus_Verellen

法文版:https://fr.wikipedia.org/wiki/Franciscus_Ver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