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Waylon1104/草稿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陆军有八位将军先后担任过集团军群司令,身居高位之人必不可能平平无奇,以下将简单介绍这几位将军:

费迪南·福煦[编辑]

福煦的军事思想可以简单用几句话概括,他认为真正的会战是由指挥官所准备、发动到指导的运动战,而决定性的进攻是会战的关键,且只有它才能带来胜利,指挥官与全体将士都必须毫无余地投入所有力量与资源,指挥官必须坚信“精神永远强于物质”。这种想法在战前法军内部广受欢迎,但在后世饱受批评,被称为“进攻邪教”。不过福煦不同于他的同僚,他在战术上懂得利用炮兵与步兵配合,不会死板的直冲敌军阵地。

1914年战争爆发,福煦的第二十军投入到对洛林地区的牵制攻势,并在德军反攻期间成功掩护南锡与沙尔姆峡。之后,他晋升为新成立的第九集团军司令,在马恩河战役的圣贡德沼泽防御。福煦面对素质较高的德军部队,迟迟未能打开局面,但其本人与部队也未动摇,直到德军于9月10日撤军。他接着成为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奔向大海”期间与德军不断交峰,然后在伊普尔战役成功挡下德军的攻势。1915年,福煦主导了5月与9月对阿图瓦地区的攻势,并在期间尝试以重炮为基础,突破壕沟战带来的防守优势,但两次攻势都作用不大且伤亡惨重。1916年,他与麾下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埃米尔·法约勒一同在索姆河战役中表现出色,在7月1日面对守备空虚的南线,成功以1,590人伤亡的代价俘虏约4,000德军,在整场战役中也与德军保持一比一的交换比。1918年4月,福煦成为协约国总司令,率领联军赢得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并发动百日攻势迫使德军停战投降。

爱德华·卡斯泰尔诺[编辑]

卡斯泰尔诺绰号“战斗修士”,是一位强硬的天主教徒,也因此他在战后名声不显。他在战前是霞飞的副手,开战后负责指挥第二集团军对洛林的攻势,他在初期的失利后迅速调整,在8月24日的沙尔姆峡战役与9月初的格朗库罗内战役两度击败德国第六集团军。之后,他被调派至北法地区,在那里以新式的作战方法赢得胜利。1915年,他身为“非西线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在西线采取守势,在巴尔干半岛发动大型攻势,但遭到霞飞等人的反对。该年年中,他成为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主导了失败的香槟战役。1915年底,他晋升为法国总参谋长,并有见识地加强凡尔登地区的防御,并任命菲利普·贝当为当地的第二集团军司令。之后,他将贝当撤换成罗贝尔·尼维尔,积极地参与指挥作战,在下半年下令法军发动反攻。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东方集团军群司令,但因为德军接下来的进攻方向都不是这里,所以直到战争结束他都没有在积极参与到大型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