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页面探讨条目模板主题相关议题;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 发表任何问题或讨论前,请先参阅常见问题解答帮助信息新手入门,或搜索旧讨论记录。
  • 由于互助客栈讨论踊跃,经常遭遇载入及储存过慢等困难,任何条目或模板的交流应考虑先在其讨论页发表,并征求广泛意见↓查阅相关议题);若无人加入讨论,或本涉及较多条目或主题者,则亦可直接在此提案。
  • 提议将条目删除,请至页面存废讨论提出。
  • 提报对条目的破坏,请至对应管理员布告板提出。
  • 发起讨论时,请使用{{存档至}}模板设置讨论结束后应存档到哪个条目或模板的讨论页,以便日后翻查相关讨论;从其他页面移动过来的讨论,请在移出的页面使用{{移动至}}模板标出讨论的去向,并在本页面使用{{移动自}}模板标出讨论的来源。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闽方言条目命名 25 7 CopperSulfate 2024-06-23 03:11
2 移动条目“王守仁”至“王阳明” 68 18 Sanmosa 2024-06-20 22:36
3 关于“Iberia”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 10 3 楫交 2024-06-19 11:08
4 关于日本车站百选的资料 3 2 Joe young yu 2024-06-15 10:22
5 Template:Cite act 15 6 Sanmosa 2024-06-18 22:07
6 条目名称 命名一致性 31 9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 2024-06-18 16:28
7 固定翼飞机 9 3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2024-06-14 21:46
8 重要:涉及限制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讨论之政策修订(续) 5 4 Ericliu1912 2024-06-17 14:34
9 关于注释格式问题。请问现在社群的共识或条目撰写的要求是注释内容不需要与后续的正文内容空一格了么? 3 2 ChiuHsiao1221 2024-06-14 11:21
10 用于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是否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 25 14 Yumeto 2024-06-18 12:02
11 2024全球大选年条目 4 3 甜甜圈真好吃 2024-06-15 20:42
12 为什么维基百科随机条目很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有存在的价值吗? 11 8 SickManWP 2024-06-18 17:03
13 “中国国民党”条目算不算“WP:CTOP/CSRPS”? 6 5 Sanmosa 2024-06-18 21:53
14 关于以“大兴国际机场”为名的类似乡级单位 10 6 Kcx36 2024-06-18 18:20
15 美国县级行政区地图显示故障 5 4 Shizhao 2024-06-19 10:25
16 香港车辆号牌使用{{CURRENTMONTH}}时日期格式违反MOS:DATE 4 4 YFdyh000 2024-06-18 10:38
17 Category:连横家族 2 2 克劳棣 2024-06-19 00:03
18 电视剧演员名单序列 14 8 HK5201314 2024-06-20 19:21
19 关于台湾闽南族群相关名称争议 14 7 HYHJKJYUJYTTY 2024-06-20 23:55
20 移动条目“台湾闽南语脏话”至“闽南语脏话” 11 6 Wengier 2024-06-23 07:16
21 关于“法语系运动会”和“法语系运动会足球比赛”条目的名称 4 4 Kethyga 2024-06-21 10:42
22 关于影视作品配音资料相关问题的困惑。 5 3 甜甜圈真好吃 2024-06-20 21:32
23 瑞士区划单位“Canton”的台湾译名是什么? 2 2 Happyseeu 2024-06-24 02:13
24 ‘刀剑神域’角色“结城明日奈”标题名字问题 19 8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2024-06-23 17:13
25 钱浩梁的名字 5 4 自由雨日 2024-06-24 03:02
26 关于维吾尔人因私下使用新疆时间而被送往再教育营的有来源内容被删除6次 16 13 Akishima Yuka 2024-06-24 00:52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传记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经济、贸易与公司

Talk:X (社交网络服务) § Twitter及X内容分拆处理进度

历史与地理

Talk:寒潮 § 关于近年的严重寒潮部分

Talk:亚美尼亚行政区划 § 一级行政区单位的称呼

Talk:乌克兰行政区划 § 如何翻译селище?以及注意第四级“长老区”的信息

语言及语言学

Talk:道本语 § Toki Pona中文名寻求意见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闽方言条目命名

数学、科学与科技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媒体、艺术与建筑

Talk:X (社交网络服务) § Twitter及X内容分拆处理进度

政治、政府与法律

Talk:2024年立法院改革争议 § 条目拆分

Talk:法轮功 § 从英文维基百科翻译了一段内容

Talk:反共主义 §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

Talk:乌克兰行政区划 § 如何翻译селище?以及注意第四级“长老区”的信息

宗教与哲学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Draft talk:台湾妖怪列表 § 恢复正式条目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列表 § 关于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于条目中罗列

Talk:X (社交网络服务) § Twitter及X内容分拆处理进度

闽方言条目命名[编辑]

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第1版”)将汉语方言(指汉语族下除了东干语的方言连续体,下同)分成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官话区、闽语区两个方言区列为大区,下设区;其它方言区下设片。闽语的划分人张振兴在载1997年《方言》第4期的《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说:

2012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闽语就降格为区,譬如闽南方言原称闽南区现称闽南片

今天我注意到@桜花雪 君根据12年地图集做了一些更改,包括将闽东语移动到闽东片,将长乐话 (闽东语)移动到长乐话 (闽语),将条目中闽语的语(区)改为片、片改为小片等。

我认为首先“闽东片”可能不符合WP:COMMONNAME:谷歌搜索"闽东语"有一千七百万结果,"闽东话"三万六千,"闽东方言"一万两千,"闽东片"仅964。闽南语-闽南话-闽南方言-闽南片则是6.7亿-673万-13万-3220。再看泉漳片:泉漳小片是48700:818,虽然没有排除2012年以前的数据(忘设置了,懒得重搜)但是几个数量级的差异面前我认为闽东片还是不适合作条目名称的。

另外就是12年地图集中闽语方言的新名字在学术文章的流行度也存疑。找了近年的几篇文章有用12年地图集片-小片的,也有按传统区-片的。

  • 前者如
    • 2024年陈浩淼《再论泉州方言豪韵[-ɔ]和[-o]的关系》(12年地图集)“归入闽语闽东片侯官小片的尤溪方言”
    • 2024年陈浩淼《闽北方言豪韵语音层次》“一些闽语闽南片雷州片琼文片方言”“属闽语邵将片的光泽方言”
    • 2023年徐睿渊《福建厦门方言的动词重叠》“据(12年地图集),厦门方言属闽语闽南片泉漳小片。”
    • 2022年张燕芬《广东揭阳(榕城)方言同音字汇》“(揭阳)境内闽方言属于闽南片潮汕小片”
    • 2022年江裕婷《汉语“缺少”义词研究》“闽语闽南片的厦门话”
    • 2022年林玲《20世纪中叶浙江方言词语的地理语言学考察》“属闽语闽东片方言”
  • 后者如
    • 2024年张爱玲 et al.《探究地名用字“屿”》“调查了闽南区泉漳片
    • 2023年秋谷裕幸《闽东区方言的{眼睛}义词及其相关的词语》“闽南区潮汕片海丰方言”
    • 2022年任翔宇《闽东方言的形成:地理与历史因素的交汇》“闽东方言南片(侯官片)和北片(福宁片)”
    • 2022年陈泽平 et al.《〈戚林八音〉“遮同奇”初探》“(87年地图集中)宁德方言属于侯官片,本文则把它归属福宁片。”“莆仙区仙游方言读作”
    • 2017年陈伟蓉《福建惠安闽南方言的关系从句标记》“隶属闽南区泉漳片”
  • 甚至还有颜铌婷 et al.《永春方言先行事态助词的形式、分布及来源》混用。

另外,本站还会参考ISO 639-3,如果将语改片的话会不会很奇怪?但是如果不从12年地图集的话,可能后续新的方言片的调整会遇到命名难题,无法向后兼容了。

因此我向客栈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代号为cdo的语言的命名,以及对闽语各方言的划分和称呼。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25日 (六) 21:48 (UTC)[回复]

《中国语言地图集》显然并非唯一且毫无争议的划分标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6日 (日) 23:39 (UTC)[回复]
首先、阁下你得要看闽语方言内部划分的历史:
“闽东语”这一词最早也是有中国大陆语言学界提出的、台湾只有也只认闽南语和闽北语两语划分称谓。相反到最后台湾学术界也是慢慢的采用中国大陆的这套划分标准。
但到了西历2012年后、闽语方言内部就又划分成把闽语内部所谓的“语换片”(即:闽东片・莆仙片・闽南片・闽北片・闽中片・邵将片・琼文片・雷州片)和“片换小片”(即:侯官小片・福宁小片・泉漳小片・大田小片・潮汕小片・浙东南小片・赣东北小片・建瓯小片・建阳小片・邵武小片・将乐小片・府城小片・文昌小片・万宁小片・崖县小片・昌感小片)。至此划分情况基本和粤语吴语一致统一定性。
在现有划分(即:语-片-小片)之前、也有学者对闽语方言内部的(即:语-语)颇有争议。如:在詹伯慧的一篇‘关于闻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的论文里就提到过:
故此、现已经在‘中国语言地图集’提出了最新版本的划分、目前看也是没有争议的(‘关于闻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也是在西历2012年出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之前发表)、故此应当引用新标准的划分更为合适。如果还按照旧制(即:语-语)划分、说明在维基百科闽语条目中引用的文献资料有很严重的知识年代滞后性、要挂上“此章节是已过时的用法、需要及时更新”的模板、并且要在粤语和吴语或者是其它语言条目引用过‘中国语言地图集’(西历2012年第二版)的文献都应该删掉。--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7日 (一) 03:56 (UTC)[回复]
  • 首先我觉得,根据WP:COMMONNAME采用“闽东语”的条目名称,和“拒绝采纳12年地图集”根本没有关系。虽然《中国语言地图集》并不是国家规范,但其划分也是学术的(比较重要的)一说,我没有主张过将12年地图集的参考资料删去。
  • 另外,并非只有第一级方言才能用“语”。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1985)2.1 通名部分就举“闽南语”“苏州语”的例子。后文也只说“语”“一般用来组成方言区的名称”:
  • 再者,《地图集》并不是规范,异说很多,87年提出的晋语、平话独立还辩了二十年呢(好像一直排他性也得打个问号)。闽语也不是2012年一出版就突然从大区变成区了。87版地图集A2图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就提出“闽语大区也许改成闽语区好一点”。张振兴《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1997)也说“闽语大区应改为区”。而从近期的论文来看这种变动并非是广泛接受的,用旧划分法的并不是一个两个。不过原片现小片的可以考虑使用情况改等级(不过如果原来有小片的话就要变成“点”了?好像有点奇怪)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30日 (四) 09:20 (UTC)[回复]
阁下引用的‘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像“福州语”“苏州语”这种以地级市冠名语的一般不是汉藏语系的学术划分、反而更是民间对于当地方言的一种别称、有约定俗成的情况。而“闽南语”则相反、早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在学术界提出来了、这两种情况不能同日而语。故此像“福州语”“苏州语”这种以地级市冠名语的不具有学术意义的采用词汇、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地级市+语的称呼只能放在“又称”一栏后面的原因。
而且阁下引用文献的这个时间段根本就还没有2012年新版划分的问世。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如果说‘中国语言地图集’是具有争议的划分书籍、那应该请阁下拿出自2012年以后(不包括2012年以前)在学术界对‘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的反对观点和意见论文才对、而不是去追究名词采用的问题。阁下引用支持“语-语”的划分文献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证、“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30日 (四) 12:09 (UTC)[回复]
1. 是的,所以我要说语并不是一个方言单位(什么“语—语”“语—片”,都不是地图集的划片方式),大区—区—片—小片—点才是,用“闽东语”也并不违反12年地图集“闽东片”的划分,何况这个词符合WP:COMMONNAME。2. 一部学术作品不可能没有“争议”,确实有一些论文对12年地图集的划片提出意见,但争闽语是区还是大区我连写一篇维基论述都不想写,想来是没有论文愿意去争这个。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2日 (日) 07:36 (UTC)[回复]
一・“闽东片”才符合WP:COMMONNAME、因为这也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并且是有官方认可的划分。如果说是为了WP:COMMONNAME里的:使用常用的名称作为标题也更易于读者搜索。的话、那直接加重定向即可。也就是说“闽东语”直接可以重定向到“闽东片”去即可。就像民间更多把学术界称呼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称呼为水晶宝宝一样处理。而且水晶宝宝一词也更为被民间所人知、比高吸水性聚合物一词说的更多、也更符合阁下所说的WP:COMMONNAME里的:使用常用的名称作为标题也更易于读者搜索。以及和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名称也是较为简短的,可以避免条目名称过于冗长。所以高吸水性聚合物为何不用的水晶宝宝该称呼?
二・有争议就应该拿出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争议、其次是这些类型论文占比一共有多少篇、然后再和02年版本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来相比看哪一个争议会更多、如果说201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争议比0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争议少、那就应当引用该文献里的词汇。阁下说有论文指向对12年地图集的划片提出意见、那就应该展示出来分析里面到底是讲了什么意见情况。而不是说把这些全部意见都打入到反对201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划分中去。--桜花雪 2024年6月2日 (日) 11:32 (UTC)[回复]

闽方言条目是否应采用12年地图集“闽语—片—小片”的命名方式?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2日 (日) 07:38 (UTC)[回复]
目前台澎金马方面有机构正式管理该语,也是某地的官方语言,理应以文化部称呼命名。如果台方官方机构仍在称“闽东语”,那么这反映部分以该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仍然同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证”,而不能视作“历史文件”;中国大陆方面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调整了语言及方言的命名划分,那就只修改中国大陆简体显示模式的变体就好,中国大陆方面的语言政策管不到台澎金马,不应该为此就排除了台方的叫法。此〔闽东语〕→〔闽东片〕移动属为转换地区词而移动条目,应是目前方针不容许的。--西 2024年6月2日 (日) 08:25 (UTC)[回复]
一些台方官方机构的网站上确在使用“闽东语”这一称呼:[1][2]--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5日 (三) 22:43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用“壮侗语族”(或侗台语族)而非“壮侗语系”([3]),在中国知网搜索,“壮侗语族”也呈压倒性优势(若使用关键词搜索“壮侗语系”甚至得到0结果),但中维并不采用“壮侗语族”这一名称。--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3:29 (UTC)[回复]
另外除知网外,根据Google也可明显得出谁是COMMONNAME:带引号搜索,“壮侗语族”681,000结果,“壮侗语系”仅19,100结果。同样是常用性有压倒性差异,同样是有官方机构采用“语族”,为什么对壮侗语和闽语的条目命名不同呢?--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03:43 (UTC)[回复]
这两个条目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壮侗语系”这一条目名也并非一定合适或一定不合适。在下已在下方的讨论中阐释了支持“闽东语”作条目名的理据,如果您确实认为“壮侗语系”条目名不妥,可以另行讨论。--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11日 (二) 08:12 (UTC)[回复]
“闽东片”、“闽东语”乃是观点上的差异,而非地区词。--Ghren🐦🕑 2024年6月10日 (一) 06:50 (UTC)[回复]
在下不是认为这两个词应视作地区词,而是为路西法人君的观点提供一些参考。在下自己认为应当维持现有“闽东语”标题,并在下方的讨论中阐释了理据。--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11日 (二) 08:08 (UTC)[回复]
“闽东片”这种具有官方修正性质定义的才是应当把“闽东语”移动到“闽东片”条目中去、如果其他地区无此共识才是直接使用语言转换变成“闽东语”。--桜花雪󠄁 2024年6月11日 (二) 11:52 (UTC)[回复]
“闽东片”这种具有官方修正性质定义的才是应当把“闽东语”移动到“闽东片”条目中去、如果其他地区无此共识才是直接使用语言转换变成“闽东语”。--桜花雪󠄁 2024年6月11日 (二) 11:50 (UTC)[回复]

即使“可以把闽东方言称为‘闽东片’”是没有争议的,这也不代表“不可以把闽东方言称为‘闽东语’”是没有争议的。将条目名定为“闽东语”,并不需要对“闽东片”这一名称的学术性反对意见,只需要对“闽东语”这一名称的足够支持理据即可。

樱花雪君对WP:COMMONNAME的理解亦让人难以苟同。樱花雪君认为“闽东片”才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的名称,说得就好像“闽东语”不属于“目前学术能搜得到”的名称一样。分别谷歌学术搜索2012年以来使用“闽东语”“闽东片”的文章,会发现前者结果数目显著高于后者。这一事实与樱花雪君的言论给人造成的印象是相反的。如果考虑到学术界之外的日常使用,那么就像魔琴君展示的那样,“闽东语”有着几个数量级的压倒性优势。

此外,樱花雪君还提出了一种惊人的观点:樱花雪君认为,如果将标题定为“闽东语”,就不应引用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作参考资料。这种想法完全没有道理。认为条目应当使用与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所用称呼不同的标题,不等于认为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不应用作条目的来源。即使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是最高的权威著作,在维基百科条目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性地接受其中的观点,而非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完全拒绝。总之,由于WP:COMMONNAME,此条目的标题应当维持为“闽东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5日 (三) 13:16 (UTC)[回复]

阁下对我认为的想法是纯属子虚乌有。首先、我没有说过“目前学术能搜得到”这个说法、而且我的完整说法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并且是有官方认可的划分阁下把我官方后面一句的说法给我断章取义掉可真有意思。
那既然已经有官方背书的‘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情况下的2012年当初在闽语分支历史上为何不新增该文献?还在引用一个20年前的历史文件?是没有人更新?还是闽语区的维基人“刻意隐去”?本人不好说。
还有、如果说不是刻意隐去那为什么粤语和吴语均采用了‘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的文献资料呢?而闽语就没人去新添这一重要的文献资料呢?--桜花雪󠄁 2024年6月5日 (三) 15:01 (UTC)[回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不是中国大陆的语言主管机构。教育部发的稿件2016年还在引用版《现代汉语》的七区说(19年改引12地图集)。这里也没人说不要新增该文献,只是说标题命名仍然按“语”。首段可以这样写:
被ISO 639注册为独立语言这点不知道如何插进去,看看有没人有想法。
侯官小片可以这样写:
至于所谓“刻意隐去”,只是没人更新罢了,晋语官话都没提到12班地图集,平话连地图集都没说,甚至在{{汉语}}中还归到粤语下面。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15日 (六) 13:23 (UTC)[回复]
“被ISO 639视为一种语言”这件事依在下之见不用写,信息框里有ISO 639-3代码足够了。“注册为独立语言”这种说法略显不妥,可能使人误以为“ISO 639认为闽东语是单独的一种语言,不属于汉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15日 (六) 16:54 (UTC)[回复]
 既然按台湾官方的话、明体在台湾的正式官方机构叫做宋体、但是在维基百科上的说明为何标题又是标以明体?本人认可明体在台湾民众传播度的情况、但明体只能作为又称不能作为标题。所以、如果要改的话、也是把闽东语一词转移到闽东片去、然后在使用字体转换到台湾的时候、直接把闽东片转成闽东语即可。而且如果还要再论接管语言的话、也就只有闽东片闽南片是接管的、其他闽语方言如:莆仙片闽北片闽中片邵将片琼文片雷州片不受中华民国管理、那这些就应该改成片。而且关于不互通的还有一个例子、吴语
既然吴语也是内部不互通的情况、那又为何分成片?为何也不是把各个地方叫做语?--桜花雪󠄁 2024年6月15日 (六) 23:40 (UTC)[回复]
宋体/明体字词转换了啊。闽东语和闽东片一个是语言(方言)名称一个是分类地位,感觉不适用字词转换。

方言的名目有专名部分和通名部分之别。比方说,“吴语区、吴语、苏州话”,“区”字是指分布范围的通名部分,“语”字和“话”字是指方言的通名部分,……

——1987地图集A2
如果用1987地图集的话说就是,一个是方言的通名,一个是分布范围的通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吴语不分为五个区,大概是习惯使然吧,搜了一下似乎没有相关论述。另外小片以下好像没有词了?(点应该指的是某一处而不是划分范围。)陈波《海南方言的分区》(1986)把琼文方言从区分到小片,改用琼文片的学者分到小片好像就不再分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16日 (日) 02:32 (UTC)[回复]
小片下面就是话了啊。如:闽语-闽东片-侯官小片-福州话・闽语-闽东片-福宁小片-霞浦话。而且闽东片和闽东语两个都是相同的分类、就只是名称不同。而且如果要这么“语-语”分的话、那其他地方的语言应该也要划分成:粤语-粤海语・吴语-上湖语。而且宋体/明体字词转换了、那为何不按照人家的官方的说法来?上面所谓的“闽东语”又引用台湾官方、这个宋体/明体就又不引用官方的了、什么双标和选择性失明?——桜花雪󠄁 2024年6月16日 (日) 03:17 (UTC)[回复]
@桜花雪之前有些地方没说清楚,我重新解释一下吧:
一、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闽东语”都比“闽东片”常用得多,因此条目名应根据“使用常用名称”这条命名原则选用前者。
二、《中国语言地图集》采用“闽东片”,不影响第一条的成立。
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命名、宋体的字词转换、粤语吴语采用的文献资料,都与闽方言条目命名无关。--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22日 (六) 19:11 (UTC)[回复]

移动条目“王守仁”至“王阳明”[编辑]

“王阳明”远比“王守仁”一名通行,“王守仁”是否应移动至“王阳明”?正如中维用“王重阳”而不用本名“王喆”,用“章太炎”而不用本名“章炳麟”,用“孙中山”而不用本名“孙文”或“孙逸仙”。--Banyangarden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17:23 (UTC)[回复]

(+)支持,且早就有人提出了。只是有人打着“阳明是号,以号称呼其人是一种礼仪,其实无关知名与否。历史人物在百科书写时应以本名为宜”的奇异理由反对了改名提议。--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3:14 (UTC)[回复]
--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3:28 (UTC)[回复]
(?)疑问WP:常用名称嘛......那么为什么苏东坡重定向到苏轼、郑板桥重定向到郑燮、纪晓岚重定向到纪昀、唐伯虎重定向到唐寅、祝枝山重定向到祝允明、小野重定向到李远 (作家)、司马玉娇重定向到廖涓琄、马永霖重定向到马永玲,而不是反方向?-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日 (六) 07:34 (UTC)[回复]
  • @克勞棣阁下所举的例子,情况与“王阳明”与“王守仁”的相反。在学术界,“苏轼”远比“苏东坡”常用;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苏轼”有记录10666条[4],而“苏东坡”只有2045条[5],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苏轼”而不是“苏东坡”。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纪昀”有记录617条[6],“纪晓岚”则只有281条[7],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纪昀”而不是“纪晓岚”。也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唐寅”有记录429条[8],而“唐伯虎”则只有194条[9],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唐寅”而不是“唐伯虎”。“王阳明”和“王守仁”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在同一个期刊数据库,“王阳明”有记录4363条[10],而“王守仁”则只有557条[11],数目远少于“王阳明”,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王阳明”而不是“王守仁”。--Banyangarden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9:04 (UTC)[回复]
    • 算了!当作我写了离题的言论。总之,尽管出发点与阁下不同,但我也是支持“王守仁”应移动至“王阳明”的。-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日 (六) 10:42 (UTC)[回复]
      那"蒋中正"和"蒋介石"呢?--Daniel1023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13:45 (UTC)[回复]
      这属于海峡两岸命名差异问题。据我所知,台湾用“中正”者多,至少不亚于“介石”。另外,中正“同时”也是其本名,故更得以采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日 (六) 16:18 (UTC)[回复]
      (?)疑问:话说……有没有汉字文化圈人名采用地区词转换的先例?我觉得蒋介石/蒋中正应该地区词转换😂两岸都有使用的名称,即便某一名称在某地常用而另一地不常用,也无需转换;但“蒋中正”在大陆地区使用率属于是极低的(很多人甚至并不知道这一名称。在CNKI用关键词搜索,“蒋介石”:“蒋中正”=1728:5),要不是人名,按其他类别的名称来恒量的话完全算作是地区词了。--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9:55 (UTC)[回复]
      但本人的话还是觉得说还是尊重人家本名会好吧?而且即使如果使用地图词转换的话、那介绍那一栏就很难写了。就比如说如果是把“蒋中正”换成“蒋介石”的话介绍那一栏就得重新改了。而且重新改的内容有多半可能是:“蒋介石,字介石,本名蒋中正,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如果在台湾地区出现的话就会出现“本名蒋中正”一句、那这就显得很突兀了、因为觉的条目就已经是蒋中正了、然后还要再介绍里重复写蒋中正、这不是很怪吗?故此“蒋中正”问题只能维持现状了。--桜花雪󠄁 2024年6月9日 (日) 06:41 (UTC)[回复]
      中维没有硬性规定首句第一个词必须是标题词(只是要求可以的话尽量、且否则也要早出现),所以首句仍然可以不变;或者全句使用转换,即“-{ zh-cn: 蒋介石,名中正; zh-tw: 蒋中正,字介石 }-”。我认为主要还是看该地区中文文献的常用称呼,更何况“蒋介石”也不带有侮辱义,没有“不尊重”的意味。当然,蒋介石条目中不论“蒋介石”还是“蒋中正”很多是出现在引文中,这些不应转换,以及大量的文字都直称了“蒋”,需转换的地方不是非常多;但其他一些条目就很混乱了,比如蒋中正考察苏联标题是“蒋中正”,蒋介石访问印度标题却是“蒋介石”,但首句却又用“蒋中正”,等等,这些完全可用地区词。--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2:06 (UTC)[回复]
      参看中正路。同性质的“介寿路”有“蒋公延寿”之意,规模上不如中正路普遍。--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6:59 (UTC)[回复]
(+)支持--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1日 (六) 14:30 (UTC)[回复]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日 (六) 16:18 (UTC)[回复]
(&)建议:我是支持只要正名有一些知名度就采用正名“王守仁”而非外号的,不过我也支持正文采用更常见的“王阳明”,目前貌似正文两个名字是混用状态,首先大家可以在正文统一一下。话说孙中山这个条目我其实支持叫孙文的,但既然kmt自己都这么叫我也就当它“名从主人”了。--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0:19 (UTC)[回复]
(+)支持。--东风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4:05 (UTC)[回复]
(-)反对、人家生前本名就是叫王守仁、王阳明名号在当时只是世人对于他本人的尊称、与蒋中正和蒋介石名号同理。--桜花雪󠄁 2024年6月4日 (二) 12:32 (UTC)[回复]
并不同理。“蒋中正”这个“本名”的地位是依循着中华民国《姓名条例》第一条,但是有任何法令规定“王守仁”是本名吗?如果您说父母或其他长辈取的“出生名”就是“本名”,那么显然“蒋中正”、“蒋介石”都不是本名。况且维基根本没规定应使用本名作条目名,而是讲常用名称,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您知道《汤姆历险记》的作者是塞姆·朗赫恩·克莱门斯吗?这肯定是对的,却与现实脱节。-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4日 (二) 16:00 (UTC)[回复]
那清朝的皇帝呢?--Daniel1023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9:20 (UTC)[回复]
(:)回应:中国历代君主条目的命名有专门规定,不受其他命名惯例或原则所限制。-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2日 (三) 09:43 (UTC)[回复]
孔子和孔丘,孟子和孟轲呢?--Daniel1023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0:01 (UTC)[回复]
这些是诸子百家的称呼。--宇治浦井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07:12 (UTC)[回复]
(-)反对,虽说二十四史列传是有人物以姓氏+表字的例子,但也只是少数,《明史》列传可是使用姓氏+本名称“王守仁”。--D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1:31 (UTC)[回复]
这里不是维基大典,命名应主要参考当代学者(即现代汉语文献)的常用名称。--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1:49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古代人物在正史及地方志、传记集有立传者优先采用其列传的传名,未立传的古代人物及近现代人物才依WP:常用名称使用最常见的名称。--D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01:57 (UTC)[回复]
古代人物的名字有何特殊之处,需要绕开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12:59 (UTC)[回复]
如果都要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搜索结果为准,那孙武需改名孙子,蔡琰需改名蔡文姬,关羽需改名关公,尉迟敬德需改名尉迟恭,朱之瑜需改名朱舜水,是不是还得为了用别号、表字或本名引据争论。现代人物就不论了,因为有些人物表字和笔名比本名更有名。古代人物至少有个参考标准,正史及地方志、传记集的传名。常用名会随时代及使用人数变化,但列传的传名不会。况且列传也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在介绍该人物。--D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1:48 (UTC)[回复]
1.孙武条目标题不改成孙子,是因为孙子最常用的释义为为“儿子的儿子”。2.我个人支持将蔡琰改名为蔡文姬,因为谷歌指数显示“蔡文姬”更具知名度。 3.谷歌指数显示,关公和关羽的知名度不相上下,而关羽是本名当然可以采用。4.“尉迟恭”理由同2。 5.“朱舜水”理由同2。--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7:36 (UTC)[回复]
话说如果以二十四史为准,秦琼应该重定向至秦叔宝,《新唐书》“秦琼,字叔宝,以字显”,《旧唐书》“秦叔宝,名琼”;如果要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准,那就是维持秦琼这个名字不动。--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48 (UTC)[回复]
中国知网是秦琼多于秦叔宝,台湾的《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只能查到“秦叔宝”查不到“秦琼”。不知怎样才算常用人名呢?--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53 (UTC)[回复]
若是古代人物遇上同一个人物在二十四史、地方志及传记集的列传有两个以上传名的情形,我的建议是以搜索结果最多的名称作为解决方法。--D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0:05 (UTC)[回复]
从谷歌趋势的结果来看,秦琼比较常用[12]。--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7:16 (UTC)[回复]
《明史》之所以用“王守仁”,更多是和当时的哲学风气有关吧。清初官方崇宋学,怎可能用“王阳明”这个名称。--Ghren🐦🕛 2024年6月17日 (一) 16:34 (UTC)[回复]
我提出就以二十四史、地方志、传记集及近代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人物志的列传传名作为古代人物名称的解决方法。其命名规律:一、古代人物有立传者以传名为主。二、古代人物遇上有两个以上传名的情形,以搜索结果最多的名称为主。三、古代人物名称会与现今使用的词汇释义发生冲突者,另采其他常用名称。四、古代人物未见有立传者,以最常见的名称为主。--D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23:13 (UTC)[回复]
个人支持二、三、四。--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05:23 (UTC)[回复]
个人认为“唯官修史书论”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另外烦请你请解释一下“传记集”的涵盖范围。--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05:27 (UTC)[回复]
这是个人的意见,至少史书列传的传名是固定的,名称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及使用人数而变化。“传记集”是指多人合传的传记,如《高僧传》,《清史列传》,《明儒学案》,《中华民国外交官列传》等等都是。--D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2:24 (UTC)[回复]
二十四史的范围吗?--宇治浦井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2:20 (UTC)[回复]
(-)反对,以字号行者在内文陈述即可,条目命名当然应该用人物之姓名为准。->>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6月12日 (三) 05:54 (UTC)[回复]
典范条目张伯苓金圣叹薛范荀子标题用的都不是姓名,其中前两个就是用字。--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9:35 (UTC)[回复]
鲁迅也是(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3日 (四) 20:48 (UTC)[回复]
笔名、艺名应该不在讨论,我只是认为姓+字、姓+号这种都应该移动至姓+名。--。->>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6月13日 (四) 23:54 (UTC)[回复]
我感觉在常用名称方面会有很大问题。上述所有用法都符合“名从主人”,故差别在于常用与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4日 (五) 00:38 (UTC)[回复]
不甚同意,字为他人称呼,号本身是别名,与姓连用亦为他人称呼。只有姓名才是严格意义的名从主人。--。->>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22:19 (UTC)[回复]
按照你的说法,王明应该移动至陈绍禹,凯丰应该移动至何克全,博古应该移动至秦邦宪,杨绛应该移动至杨季康,汪精卫应该移动至汪兆铭,胡汉民应该移动至胡衍鸿,成龙应该移动至房仕龙,列宁应该移动至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斯大林应该移动至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12:55 (UTC)[回复]
古今中外,众多名人都是以笔名/艺名/化名/字号闻名于世的,这是比较客观的事实。--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13:05 (UTC)[回复]
我上面说过了笔名艺名都不在讨论,外国人也不讨论。化名我认为需要移回本名,但比如王明博古等,他们在世时正式文件中也是这么叫的,那沿用也可以接受。你讲的这一堆里可能只有汪精卫我倾向于移动。
至于古今中外众多名人以笔名/艺名/化名/字号闻名于世我当然同意,我也没有说移动条目名就要把内文的称呼通通改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总体上并不会影响条目的质量。--。->>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6月17日 (一) 22:59 (UTC)[回复]
维基百科不是规范性词典。维基百科条目的标题命名,理应要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12:57 (UTC)[回复]
其实我一开始就是想到鲁迅()后来觉得笔名可能情况不太一样,不过貌似薛范也是笔名。说回正题,WP:名从主人似乎没有对汉族历史人物的这种情况作出详细说明。我觉得百科类似于传记,没有理由要求必须以姓名命名,因为百科(传记)就是以“他人”(第三方)的视角在介绍该人物,而不是自传;而且字号并不带有贬义,或许“当事人”也希望他人或后世人用字/号来为其作传呢()--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02:18 (UTC)[回复]
相比称呼而言,维基百科更重要的是中立性,我认为使用本名是维护中立性最好的方式。或许“当事人”也希望他人或后世人用字/号来为其作传呢就显得非常主观了。--。->>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6月17日 (一) 23:04 (UTC)[回复]
按照你的说法,移动孔子、老子、孟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墨子、列子这些条目明显更能促进“中立性”。--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7:24 (UTC)[回复]
我给大家另一个方向吧: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王阳明”与“王守仁”这两个名字里,哪个名字更具可适别性。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7日 (一) 23:23 (UTC)[回复]
我个人以为“王阳明”更具识别性(毕竟阳明学也不叫守仁学啊。)--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7:19 (UTC)[回复]
顺带一提,刘伯温条目用的是字号。--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7:20 (UTC)[回复]
此外,项羽、屈原、张仲景、房玄龄、杨士奇、谢灵运、曹雪芹、苏定方、王实甫、胡雪岩、徐悲鸿、梁实秋、张灵甫等条目用的也是字号,烦请部分编者注意。--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8:01 (UTC)[回复]
补充:伍子胥、孟浩然、蒋百里、罗贯中、薛仁贵、刘伯承、严白虎、八大山人这些条目用的也是字号。--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8:09 (UTC)[回复]
吴中四才子、郑板桥等条目迟早也是要改名的。毕竟"以字行""以号行"也是理应记载的客观事实。--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8:11 (UTC)[回复]
建议各位讨论标题移动的时候,先去谷歌趋势对比一下,看看哪个名字更常用。(然后再去cnki等各大学术数据库查询一下字眼的出现频率)--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8:14 (UTC)[回复]
(怎么我以前听得多的反而是“刘基”?)这里我可以粗略地得出一个结论:就以字或号行的人物而言,“姓+字或号”组合的可识别性通常不低于“姓+名”组合的可识别性。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8日 (二) 13:57 (UTC)[回复]
这是中国人物的一大特色。本名事实上往往远未有想像中通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8日 (二) 15:44 (UTC)[回复]
这样说来,根据WP:共识的规定,“共识应当考虑到所有正当合理的意见”、“部分编者在特定地方和时间所达成的共识,不能凌驾更广泛的社群共识”,因此相关条目的命名应该依照WP:命名常规的规定来处理,而WP:命名常规的规定是“使用常用名称”、“易于识别”为命名原则、条目命名符合愈多命名原则愈好,因此我认为可以认定此处讨论中所有无视上述WP:命名常规相关规定的意见为并非正当合理的意见。Sanmosa 蚌埠 2024年6月20日 (四) 12:36 (UTC)[回复]
(+)赞成WP:命名常规的原则精神理应得到贯彻,而非以“正名化”的名义将其抛之脑后。--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2:47 (UTC)[回复]
如果王阳明的条目标题移动成功,那么其他问题类似的条目也可以参照王阳明条目的处理惯例,进行移动。--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2:49 (UTC)[回复]
可以在王守仁下保留重定向页面。--宇治浦井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2:53 (UTC)[回复]
我认为这里的讨论并没有提及到任何有关于移动不留重定向的事情,在此情境下,所有提到移动的场合都默认指会保留重定向的移动。Sanmosa 蚌埠 2024年6月20日 (四) 13:27 (UTC)[回复]
该用户是新手,我猜他可能将向史公哲曰说的“其他条目进行移动”误解为了“将其他条目中出现王守仁的内链文字改为王阳明”……--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3:30 (UTC)[回复]
对,我说的是这个。--宇治浦井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4:01 (UTC)[回复]
那我可以向你确认,这讨论完全没有触及过这种事情。Sanmosa 蚌埠 2024年6月20日 (四) 14:36 (UTC)[回复]

关于“Iberia”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编辑]

Iberia西班牙国家航空公司,于2016年6月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并设立“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然而,该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是西班牙语所称的“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楫交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02:30 (UTC)[回复]

如果是条目内,不能写两个吗?如果要问条目名称,请根据命名规则。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5:11 (UTC)[回复]
@春卷柯南论《中文维基百科》之“名从主人”原则,“Iberia”这一航空公司官方微博和微信号都叫“西班牙国家航空”。此外,请看这样的Google 搜索。--楫交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0:13 (UTC)[回复]
但是,“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于2019年1月更名为“西班牙国家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那这两个名称是如何?--楫交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21 (UTC)[回复]
我找@MNXANL来看看了。--楫交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02:43 (UTC)[回复]
但是,针对西班牙语所称的“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且有两个全称,就是“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 Operadora”和“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 Operadora Unipersonal”。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楫交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03:08 (UTC)[回复]
(&)建议:标题、模版title使用常用中文名称(西班牙国家航空+Iberia),正文引述时使用常用名称或常用简称,导语主语使用原文全称(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 Operadora Unipersonal)并介绍常用名称(西班牙国家航空+Iberia)。同理似乎也可适用于哥伦比亚航空条目--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6月14日 (五) 03:50 (UTC)[回复]
(~)补充似乎IB在进入大中华市场前,繁体材料多写作“西班牙国家航空”(疑似是国泰在加入寰宇一家时搞出的翻译),简体材料多写作“伊比利亚航空”--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6月14日 (五) 04:06 (UTC)[回复]
@MNXANL您意思是我完全不理解。--楫交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08:42 (UTC)[回复]
@MNXANL我只提出的是“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这个名称,你直接看上面的解释吧。--楫交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55 (UTC)[回复]

关于日本车站百选的资料[编辑]

请问各位热衷日本铁路的用户,有无日本车站百选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报纸新闻等)?比如历次关东车站百选中部车站百选近畿车站百选选出的25个车站名录等资料,因互联网上暂未找到相关信息,特来客栈向各位请教。--Joe young yu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3:26 (UTC)[回复]

国土交通省关东运输所?--Sinsyuan✍️🌏🚀 2024年6月14日 (五) 11:52 (UTC)[回复]
@Sinsyuan这个我知道,我需要的是日本车站百选举行时当时的报纸、杂志或者书籍等资料。——Joe young yu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02:22 (UTC)[回复]

模板Template:Cite act理论上来说应该可以用语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府公文(法律性质的文件,包含发文字号),但是其目前的格式和中文习惯差异比较大,不知道如何适应中文,又或者比较适合单独创建一个新的?--Kethyga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5:22 (UTC)[回复]

话说……一般中文文献引用法律是用什么样的格式?《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里没有提到法律。似乎法律相关论文中引用法律也有自己特殊的格式(如[13])--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5:49 (UTC)[回复]
感觉不太容易兼容多语言。参数看上去不错,但单独一套模板和规范、手动整理,目前确有必要吗。--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07 (UTC)[回复]
单独的话,en:Category:Law citation templates有不少美国之外的法律引用模板,中文Category:法律引用模板也有几个,不过相对少。《法学引注手册》中,法律条文相对适合{{cite act}},规范性文件(或其他文件)似乎不太适合。用模板主要是为了统一风格和统计,实际不用任何模板都可以。--Kethyga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32 (UTC)[回复]

我觉得引用法律的话直接在维基文库里找然后引用维基文库就好,用{{cite wikisource}},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中国大陆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文库基本上都是全的。———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6月11日 (二) 03:54 (UTC)[回复]

维基文库是否属于可靠来源?(之前就遇到过维基文库版本和辞典书证版本中引文不一致的情况,当然当代法律一般是不会不一致。)--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03:57 (UTC)[回复]
以前在互助客栈我记得聊过这个问题。维基文库本质上属于图书馆,问图书馆是否属于可靠来源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应该具体判断图书馆里的图书是否属于可靠来源。--———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6月11日 (二) 04:14 (UTC)[回复]
我的意思主要是从维基文库这一图书馆是否“忠实反映图书原文”的角度去判断它是否“可靠”。比如之前在马达加斯加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近现代汉语辞源》中引文中梁启超《新民说》中用“马达加斯”一译,但维基文库中却用的是“马达加斯加”(其他文字也略有出入),我认为维基文库的“可靠性”是低于正式出版物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04:22 (UTC)[回复]
所以我说“具体判断图书馆里的图书是否属于可靠来源”嘛,有些用户确实在维基文库上传文献时不仔细不认真,拿来当来源确实不好。不过维基文库一样可以改,碰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顺便把文库里的这个错误给改掉,这样你在引用时就是正确的。再就是,既然存在{{cite wikisource}}这个模板(不仅是中文,其他好多语言版本都有),本质上表示社群认可将文库作为来源。--———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6月11日 (二) 04:33 (UTC)[回复]
哦,原来您本来就是此意。我觉得“判断图书馆里图书是否可靠”这一比喻容易让人误会成判断文献本身的“内容”是否可靠,可能“判断图书誊抄出版过程是否可靠”之类的会更好些,更突出可靠性会发生问题的重点(也就是录入文库这一“程序”)。(尤其是古代的图书出版,没有印刷机,纯誊抄,就很类似现在的“录入文库”这一行为。)另外,提到文库的可靠性问题,可以ping一下“马达加斯加”词源内容当时的主编@Allervous。--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2:20 (UTC)[回复]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项目提供含原文影印本的文献,可能会比维基文库更可靠。而英文维基文库有些书籍通过.djvu格式的影印本文件,大概可以保障“忠实反映图书原文”,建议中文维基文库参考一下。--Allervous初音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4年6月11日 (二) 13:15 (UTC)[回复]
使用{{cite wikisource}}可以,用{{cite website}}或其他模板也可以,这里是想讨论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应用或法学引用的格式。平时引用习惯“标题(发文字号)”,这里的“发文字号”在这几个模板中目前似乎只能和标题放一块,“发文字号”独立一个参数比较好。--Kethyga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1:55 (UTC)[回复]
直接在模板里加“发文字号”的参数?--———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6月12日 (三) 02:33 (UTC)[回复]
不建议。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8日 (二) 14:07 (UTC)[回复]
我推测{{Cite act}}默认是来引用普通法(相对于大陆法而言)下的法规、法令、法案、条例等的(虽说引用大陆法的法规、法令、法案、条例等应该也没问题),因此以这模板来引用公文(而非法规、法令、法案、条例等)自然水土不服。现时不存在任何一个专门引用公文的引用模板,我个人推荐在wikisource有文本的时候引用wikisource,其他情况下使用{{Cite report}}(有分卷、期的话也可以使用{{Cite journal}})。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8日 (二) 14:07 (UTC)[回复]

条目名称 命名一致性[编辑]

请问下列条目的名称是否可按NC:一致性统一一下?

有关Iowa战舰还有一个小问题,已于技术版提出但获告知应移至此讨论。简单来说,Iowa的简中似乎应为“艾奥瓦”,繁中为“愛荷華”,所以未知以繁体“艾奧瓦”命名是否合符规范。另这些题目的字词转换可能需调整一下。--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0日 (一) 02:21 (UTC)[回复]

请看注一“ 使用地区词处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奥花=奥普拉,所以就是符合一致性。--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2:38 (UTC)[回复]
额那个注完全可以写在同一行吧。。。那请问“艾奧瓦”使用繁体“奧”,以及繁体标题使用简体地区词会否视作违反繁简统一?--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0日 (一) 05:16 (UTC)[回复]
艾奥瓦+号战舰(中国大陆译名繁化+其他)如何判断,有点卡bug,个人不太清楚这个情况如何处理。--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5:40 (UTC)[回复]
如果某一简体用词在繁体世界也不算罕见个人认为可以予以保留并在NoteTA里写成:zh-hans:艾奥瓦; zh-hant:艾奧瓦; zh-tw:愛荷華...。反过来亦同理。--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08 (UTC)[回复]
我对“使用地区词处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的理解为:为了使某一主题下的所有条目命名一致,可以将所有页面统一至某一地的用词而不考虑先到先得的问题。--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04 (UTC)[回复]
“所有页面统一至某一地的用词”绝对违反另一个指引地区词
题外话,“一致性”这个原则,是很后期才有的, 2021年5月才通过,而且备受争议。大部分编辑都在明里暗里地不合作抗议,通过次月就被提出删除(1), 2023年7月的修订也可以看到有部分人不满这个做法,最终降低了这个规则的使用方式,从略带强制的“技术上”变成“命名惯例”。(2
实施前很多条目都不跟这个做法,追溯过去内容,会发现很多冲突的情况。由于潜在反对声音很多,所以没有出现从者如云,普遍推行的情况。--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28 (UTC)[回复]
我觉得可能是为了方便分类?比如说Category:2011年发现的系外行星为例,当中有一大堆开普勒和克卜勒,分类排序起来应该会很麻烦,除非直接用Kepler作为默认排序。或者是可能会遇到地区词混乱,统一至某一地用词有助于正确实现地区词转换的情况(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可以进一步为各个专题设立自己的“命名一致”规则应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55 (UTC)[回复]
不对吧?是无论用什么技术手段处理,祇要显示(给读者的)结果“看起来一样”就好。大概正好与您说的相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1日 (二) 15:27 (UTC)[回复]
可能我们对条文的理解的方式不一样吧。--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5:35 (UTC)[回复]
因为除少数技术限制外,仅仅为了实现某种用词而移动条目或更改内容,正可能构成繁简或地区词破坏,同相关方针与指引之精神相违。所以我想大概是相反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1日 (二) 16:25 (UTC)[回复]
如果不利于地区词转换的话,可以考虑移动标题。--东风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5:51 (UTC)[回复]
最初我正是遇到这个问题。
例如奥花·云费的条目,#早年的第二段中的“奥普拉·温弗里秀”,中港台三地的转换都令节目名和人名不一致。
我修改前的姊妹舰历史版本,#军用例子写着“愛荷華號戰艦 (BB-61)、...共同組成衣阿華級戰艦”,我不知道大陆该用艾奥瓦还是衣阿华,反正就该一致,港台版同理。--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0日 (一) 06:14 (UTC)[回复]
舰队名称源于美国地名,美国各地翻译有转换组,你可以参考里面的翻译。--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6:24 (UTC)[回复]
这我知道,但不知为何例如百度百科虽然写艾奥瓦州,但写依阿华级战列舰。原因我不深究,反正至少维基的船级和舰名应一致。--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0日 (一) 06:33 (UTC)[回复]
2005年的资料已经是依阿华级战列舰([14]),当然中维条目是2004年创建的,不排除是循环引用。--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7:57 (UTC)[回复]
进一步查找资料,1994年的中国大陆军事杂志已经使用“依阿华”级战列舰([15])的说法,可能是为了区分地名和战舰,以采用了不同译名。这个情况不适用于“一致性”。只是单纯的译名问题。
PS:对比查证“艾奥瓦级战列舰”在知网没有搜索结果。--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03 (UTC)[回复]
“依阿华”/“衣阿华”在战舰中适用于约定俗成,后出现的“艾奥瓦号”相关新闻不排除是直接套用iowa的中文地名。这里面的战舰名和州名要分开讨论。--东风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08:57 (UTC)[回复]
对于一致性的要求,我倾向认为是同主要类型(例如:衣阿华级战列舰艾奥瓦号战舰 (BB-61)艾奥瓦号战舰 (BB-4)可以归为主要类别是战舰)或者关联性衍生(例如:作品条目及其衍生列表条目等)条目有这个需要。对于奧花·雲費奥普拉·温弗里秀,可能是编写时用字模式选择导致有差异(在oldid=64924556版本,一致性原则不存在,对于名从、常用冲突的处理是先到先得原则)。——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1日 (二) 06:13 (UTC)[回复]
“命名一致性”原则问题很多,而且定义模糊。最近才又见到相关案例。我认为相关方针与指引实在很有商榷的必要,此原则一般而言应该仅局限于经社群个别商讨确定的个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1日 (二) 16:27 (UTC)[回复]
分类名称指引相关内容也需要调整,明确保留原则。——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1日 (二) 16:38 (UTC)[回复]
依我简单研究后的理解,NC:一致性所管的主要为“格式”而非“用字”,所以其实应该不适用于此讨论串。假设属实,我所列的条目的用字不一致有否违反任何规定?
  • 假设有,是否需统一,如何统一
  • 假设无
    • 可否统一,如何统一
    • 有否需要增设相关指引
奥花·云费奥普拉·温弗里秀的问题,其实在奥普拉·温弗里秀的页面补个noteTA就应该可以解决了,该系列战舰的问题同理。问题在于:
  1. 于其他条目使用这些命名不统一的字词时(例如姊妹舰),很大机会是不会加noteTA的,这就转换不了,问题并未解决
  2. 繁体艾奧瓦等情况,尤其是不属于“简体用词在繁体世界也不算罕见”的情况者,如何处理
--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2日 (三) 02:50 (UTC)[回复]
技术上来说没有,由于其他条文的影响(NC:先到先得),除非是遇到地域词转移问题,否则创建条目时如何,之后也如何,就是上面Easterlies提到如果不利于地区词转换的话,可以考虑移动标题
我看到舰队转换组,艾奥瓦号战舰是香港地区译名。个人不熟悉相关领域,无法判断。若舰队转换组内容为真,现在已经是地域词形式上的“一致性”。--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07:44 (UTC)[回复]
命名一致性条文订明“使用地区词处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排除地区词差异,故不追求统一至同一地区词。同一事物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名称:若应包含在转换机制之中,即为任何一地可靠来源最常用用词及字形,则不作修改,不必强求一致;若不应包含在转换机制之中,即不属任何一地可靠来源最常用用词及字形,一般则需改为任何一地可靠来源最常用用词或增设针对同一事物的两层或多层转换,以使任何一地用字模式恰当转换并正确展示用字。但若有名称在所有6地都常用但皆非最常用,则不必修改;不过这种巧合不多,更有可能出现某个名称在1地最常用、3地常用、2地罕见等情形,仍需修改用字或增设多层转换以照顾后2地转换效果。--— Gohan 2024年6月16日 (日) 02:36 (UTC)[回复]
这篇文章里的内容可以参考一下(虽然作者是自媒体):https://i.ifeng.com/c/8WebW2hOuBA 标题:“从“爱我华”到“衣阿华”再到“艾奥瓦”,这个州都经历了什么”--桃花影落飞神剑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5:45 (UTC)[回复]
主要的关联到地区词处理、常用名称等概念。译名的会试着时间和传播改变的,严复早期将telephone翻译作“德律风”,最后流行的是“电话”。译名可以溯源,但在本话题作用不大,重点的当前的各地译名。--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01:18 (UTC)[回复]
借用电子游戏命名方针的思路,这个问题可以倒过来考虑:每篇条目理论上要分别维护6个标题,即zh-cn、zh-hk、zh-mo、zh-my、zh-sg、zh-tw标题。然后确定标题时,每个用字都应该按照WP:NAME来跑一轮,分别得到各自的最优标题。具体到Po主的问题,就是Oprah在zh-cn标题中有没有统一命名为“奥普拉”,在zh-hk区域中又是否统一译作“奥花”?
至于条目的实体标题(即zh),应该是上述六个标题之一。但是zh只能有一个,那就跟着创建时版本的用字走,这样“先到先得”也是标准一致,谁都不会有意见。这样zh就成了纯粹的技术性id,对读者来说不再有实际意义。而且现在小工具对zh用字会有驱离提示,也算明确表示zh不是给读者看的
这样来看,很多时候要讨论的是条目字词转换,而不是条目标题本身。毕竟读者看的是转换标题,而不是实体标题。例如认为要某地的标题需要修改,但又觉得有争议,那就应该比照移动请求的规格来申请。如果而实体标题正好是该地区,那就条目自然会随转换规则的修改而移动😂--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2:19 (UTC)[回复]
PS:地区词和简繁转换问题要分开。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在条目正文里用简体打hk/mo/tw地区词,或用繁体打cn/my/sg,是否算不佳做法?如果答案是“算不佳做法”,那我们就考虑这种正文打繁体字(简体字),但用词却和cn/my/sg(hk/my/tw)标题相同的情况:
  • 繁体字打的词在hk/my/tw某地最常用,只是对应的转换规则不对。这自然应该修改转换规则,没什么可说的。
  • 繁体字打的词在hk/my/tw某地较常用。此时可以认为用词对该地合适(就像乙醇条目里也可写“酒精”),亦即不用附加转换规则。
    • 如果其他地区罕用该词,则可以附加单向转换,映射到该地最优名称(一般为该地条目标题)。
    • 当然处于用词一致性和维护便利的考量(特别是专名词),也可以直接修改源代码来配合转换组。
  • 繁体字打的词在hk/my/tw全都不常用,这可能是早期编者复制标题时,条目还没有定义地区词转换规则。这算输入不佳,应该直接修改源代码(或者转简繁体,或者简繁不变而改换用词)。
但是关键在于,一般编者可能只熟悉当地用法,如何给其他地区的用法背书😂--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3:49 (UTC)[回复]
我个人的想法是,简体区用词用简体写,繁体区用词用繁体写。技术上,若不依照此原则,(可能)会影响地区词转换的匹配,具体结果就是转换失败。
假设有组词的转换为“cn:cn; my:my; sg:sg; hk:HK; mo:MO; tw:TW”,小写为简,大写为繁。若今天有人写了“CN”,甚至“Cn”或“cN”,系统能正确转换吗?如无其他相应转换规则,应该会显示成“cn/my/sg:cn; hk/mo/tw:CN”吧。完善转换组(对应简区常见繁词、繁区常见简词)可能可以涵盖“CN、MY、hk、mo...”等情况,但也处理不到“Cn、mY、Hk...”,除非。。。
若系统无法处理,就只能 1)改良转换系统 2)避免情况--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8日 (二) 03:58 (UTC)[回复]
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序言就有说中国大陆(zh-cn)、新加坡(zh-sg)及马来西亚(zh-my)的地区词使用简体中文;台湾(zh-tw)、香港(zh-hk)及澳门(zh-mo)的地区词使用繁体中文。违反这个原则是会影响转换规则运作,极端的案例就是快打旋风,简繁用错就直接GG。但是“地区词处理”藏的比较深,很多人注意不到。而命名常规又只规定了繁简统一,没有讨论地区词问题;Wikipedia:命名常规_(日本动漫游戏条目)最底部是说X体区有X体标题的问题,但这又只是个领域方针😂--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6:50 (UTC)[回复]

现在Wikipedia:命名常规的框架可能不好。现行命名常规指出:“条目命名都应当首先使用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这句话指“条目实体标题全球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的问题”,这就比较有问题:一方面我们字词转换,就是因为这点很难做到;另一方面读者也实体标题,争这个“中文界最优标题也没有意义”😂。可能我们是参考英维,但英维是没有地区词转换问题的。我想在中维,这句话的含义是“条目各转换标题该区域大多数中文用户最容易理解的问题”。

虽然说从读者角度,只要转换标题正确就ok;但是实体标题终归是存在的,从编者角度也不能不讨论。这里举几个例子:

  • zh-Hant-CN/zh-Hans-TW式输入影响转换规则,是否应该禁止?目前命名常规只说繁简统一,这应该就是只考虑无地区词差异条目的结果。
  • “快打旋风”有段时间简繁标题的内容不同:简体导向街头快打系列(大陆指Final Fight,而繁体快打旋风是消歧义页(香港指Final Fight,台湾指Street Fighter。这种做法好处是方便使用简体的大陆读者,但坏处是麻烦了简繁不敏感的用户。所以只有简繁(非地区词)差异的标题是否应该视为一个?
  • 高达系列实体标题用英文,再通过“原文:高达;大陆:高达;台湾:钢弹;香港:高达;”将各地标题转换为中文。这种“实体标题以外语中立,各地标题通过转换解决”的做法ok吗?
    • 更广义地说,如果实体标题和所有地方的用字都不同,我们先假定各地转换标题是正确的,那这个和任意一地的最优标题都不同的实体标题为何会符合命名常规?
  • 地区词有分歧时,选择哪个词语做实体标题不会吵架?(目前的做法是WP:先到先得

由此可见,实体标题和转换标题也是紧密相连的。就如同我上面举的例子:对于有地区词差异的主题,zh-cn等转换标题如何判断,实体标题又该如何选择;对于没有地区词差异的主题,标题又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问题,只在“命名原则和惯例>其他命名惯例>先到先得”这个角落谈就很low了。将章节应该改组成大标题“== 实体标题与转换标题 ==”放在“== 命名原则和惯例 ==”前,先讨论要不要处理地区词,如果要处理地区词,再根据命名原则敲定各地最优标题,这才是正常的顺序。相信这样做,包括po主提到的一致性问题在内,许多问题会有更清晰的解说--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8:28 (UTC)[回复]

刚刚想找一个关于“固定翼”但又不一定是一般视作“飞机”的条目,发现最接近是固定翼飞机,但整篇都是莱特兄弟,波音空客那种飞机。问题来了,英文是en:Fixed-wing aircraft,涵盖所有有“固定翼”的“飞行器”(aircraft)而不只是“飞机”(airplane)。仔细一看,中文条目顶部有三个消歧义,

  1. “飞机”和类似名称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含义,请见“飞机 (消歧义)”。
  2. 此条目页的主题是是(原文如此)一种有动力装置的固定翼航空器。关于没有动力装置的固定翼航空器,请见“滑翔机”。
  3. 关于指由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向前推动的固定翼飞机,请见“飞机”。

首先“飞机”并没有重定向至此,而飞机(消歧义)列出了1.固定翼飞机(此条目)2.飞行机(飞机条目)3.航空器(aircraft)。

然后若然没动力该去“滑翔机”,有动力该去“飞机”,那这条目的主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飞行器#分类树航空器#分类都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

现时这条目大错特错,应当砍掉重练,参考英维重写一遍。--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1日 (二) 13:42 (UTC)[回复]

“固定翼航空器”与“固定翼飞机”应该分成不同的条目。现有的“固定翼飞机”条目不用动,新条目“固定翼航空器”写好后,改Wikidata对应英维的en:Fixed-wing aircraft。--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6:32 (UTC)[回复]
之前忘了说条目重写后应移动至“固定翼飞行器”(或航空器),这样会更准确。至于“固定翼飞机”条目有否必要存在,我个人极度怀疑,因绝大部分“飞机”都是“固定翼”的,除了如F14可变后掠翼,或NASA AD-1等实验。--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2日 (三) 01:36 (UTC)[回复]
刚刚查了一下,可变掠翼飞机也归类为固定翼飞机,“固定翼飞机”应重定向至飞机,新建条目“固定翼飞行器/航空器”。--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2日 (三) 05:10 (UTC)[回复]
同意。查了一下ChatGPT,飞机就是有动力、固定翼的飞行器。--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6:09 (UTC)[回复]
有严格定义的,看这。没有一项叫做固定翼航空器。--Dragoon17cc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23:27 (UTC)[回复]
阁下可否详细说明一下?该页面确实没有“fixed-wing aircraft”一项,但这组字词是颇为常见的,“Airplane”的定义就是An engine-driven fixed-wing aircraft heavier than air, that is supported in flight by the dynamic reaction of the air against its wings.,依我理解可以说为“以引擎为动力的定翼飞行器(航空器)”(外加重于空气,由翼提供升力)。
退一万步来说,“固定翼飞机”和“飞机”必为同一条目,而个人认为“固定翼飞行器(航空器)”条目有一定需求,用以讲解“由翼提供升力”的飞行器。--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4日 (五) 00:47 (UTC)[回复]
因为Airplane一定是有fixed wing--Dragoon17cc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2:06 (UTC)[回复]
言下之意您不反对将现时“固定翼飞机”的内容移至“飞机”吧,那阁下对重写一个“固定翼飞行器”条目有没有特别意见?--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14日 (五) 13:46 (UTC)[回复]

重要:涉及限制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讨论之政策修订(续)[编辑]

近月有修订共识方针之提案,将限制编者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发起讨论,大略意涵如下:

一、禁止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发起“仅影响单一条目的讨论”,也禁止将此等讨论移动至客栈,只能发送讨论通告;
二、禁止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发起“影响多个属相同主题的条目的讨论”,也禁止此等讨论移动至客栈,只能发送讨论通告;
三、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发起“影响多个主题条目的讨论”时,应当在主题条目发送讨论通告。

因提案已重行公示,且涉及目前此页面多数讨论,故再一次予以公告提醒,请编者注意并踊跃参与相关讨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2日 (三) 18:25 (UTC)[回复]

三是笔误?是第二项所禁止的。--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06:10 (UTC)[回复]
根据原提案,三应该是指“影响多个不同主题的条目的讨论”,和二没有冲突。--Wolfch (留言) 2024年6月13日 (四) 09:20 (UTC)[回复]
@Liuxinyu970226WolfchYFdyh000按所谓“重行公示”版本调整了内容。但我还是有看没有懂,相信以后其他编者也将如此。行文都这副样子,未来强行执行之效果恐怕是一言难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7日 (一) 06:34 (UTC)[回复]
(-)反对二和三,因为自相矛盾,恐存选择性执行之漏洞,Wolfch的和二没有冲突说法恐怕语焉不详。--Liuxinyu970226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6:23 (UTC)[回复]

关于注释格式问题。请问现在社群的共识或条目撰写的要求是注释内容不需要与后续的正文内容空一格了么?[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记得以前是注释内容要和后续的正文内容空一格隔开。

例如:

正文內容,<ref>注釋內容</ref> 正文內容。

现在是不要求空格,还是统一标准而不再空格?

因为最近我在撰写条目的时候,多次被同一名编辑修改我的格式。如果这个空格格式已经不被允许,我后期编撰条目的时候也可以规避。但如果这个空格格式是可以自由选择,那该编辑专门针对我的条目进行修改是否算是不遵守社群礼节?

--Chiu Hsiao (✉️Message) 2024年6月14日 (五) 01:46 (UTC)[回复]

从未要求过空一格,中文环境下也没有空格的习惯和要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6月14日 (五) 03:17 (UTC)[回复]
多谢。那我知道该如何撰写了。--Chiu Hsiao (✉️Message) 2024年6月14日 (五) 03:21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用于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是否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编辑]

看到将“Category:琉球节日”改为“Category:冲绳县的祭”现象,产生的疑惑--苞米()💴 2024年6月14日 (五) 09:14 (UTC)[回复]

你成功勾起了我对“纪”这个字的心理阴影。--MilkyDefer 2024年6月14日 (五) 12:22 (UTC)[回复]
大草,你是在说这个?--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16日 (日) 18:38 (UTC)[回复]
不应视为中文。汉语“祭”无此用法(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辞源》等等)。--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2:33 (UTC)[回复]
如果此处的祭如同战祭丰年祭,是指庆典或活动的话,可参见《教育部异体字字典》释义五。[16]--夜月辰星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2:44 (UTC)[回复]
如果此处讨论的是Category名的话,或许可以参照Category:日本铁路公司,条目名使用特例的铁道,而Category名则用惯例的铁路。--夜月辰星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2:57 (UTC)[回复]
既然《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给出了这个义项,那么说明“祭”在汉语中确实可以表示“庆典活动”的意思,但我仍不认为可以用来作标题,理由有三:一、《异体字字典》没有给出词性说明,不过从例句(例词)为“雪祭”、“海洋祭”、“音乐祭”等来看,“祭”表示此义时可能只能用作词缀(例如“作者”“读者”的“者”字、“产业化”“绿化”的“化”字等),“冲绳县的祭”中“祭”直接作为成词语素,这可能是不合法的,至少很不符合语感;二、目前只有台湾的词典给出这种用法,可能不是所有汉语地区广泛的用法;三、即便在中国大陆等地区的词典中找到了这种用法,用“祭”来表示庆典活动在汉语中仍是不常见的,完全可以用更常见的方式来表达。--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2:57 (UTC)[回复]
意味不明啊?维基人接纳某些活动常用名称为中文就算了,分类可以自己命名就或许不必如此了吧?不过日本相关分类好像都这样,有整体考虑必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4日 (五) 12:47 (UTC)[回复]
可以改用祭典。--AT 2024年6月14日 (五) 13:20 (UTC)[回复]
中文普通名词“节日”不应换成日语的“祭”,并非是专有名词。现代标准汉语中“祭”一般是祭祀的意思。反对使用祭典,祭典不是节日。百科全书面向的是普通的中文读者。--Kethyga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4:05 (UTC)[回复]
条目祭 (日本)在2007年由武藏创建并使用了“祭”,分类:日本的祭>分类:日本各都道府县的祭>……亦依从了这样的命名。如需更改应一并更改,可使用“祭典”。--绀野梦人 2024年6月14日 (五) 14:08 (UTC)[回复]
如果祭是普通日语词汇而非有特别意义和限定,不应这样用。--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4:13 (UTC)[回复]
同意Kethyga君,贡寮国际海洋音乐祭可以,但Category:冲绳县的祭不行,因为前者是专有名词,而且用“祭”表达活动或庆典仍不是中文圈普遍的用法。固然语文是活的、会改变、会交流的,语文也可以有外来语,但此种用法尚未成为中文外来语。-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4日 (五) 15:26 (UTC)[回复]
应该是一种日文汉字借入中文汉字语境的情况,但仅限于专用名词化(例如札幌雪祭等),如果作为一个独立语素作为其他语素的被修饰对象,类似上述举例,应该没有对应类似“节日”、“祭典”的意思,可能需要对应替换为相应语言的独立语素“节日”或者“祭典”。——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5日 (六) 00:53 (UTC)[回复]
但纠结下去的话,“祭”在中文汉字的语言有“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供奉鬼神或祖先”的意思,对应日文汉字其意思也有类似的语义:因为日本这些“祭”的前身有相当是与“供奉鬼神”等的仪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5日 (六) 00:53 (UTC)[回复]
经我再三考虑,我建议全面废除“日本的祭”以下所有分类,改以“神道祭事”取代(有需要的话可再按都道府县细分),与神道无关的如札幌雪祭等则划入日本年度活动(有需要的话可再按都道府县细分),只有明确区分祭典和活动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AT 2024年6月15日 (六) 08:52 (UTC)[回复]
据我所知,“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使在日本文化相关的语境下也是如此。因此即使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XX节日”也不宜改为“XX的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15日 (六) 17:12 (UTC)[回复]
也许从分类命名一致性出发,所有相关分类都应该使用“节日”为后续。现在Category:各国节日分类之下,也就是“日本的祭”显得独行独立。
看了一下日维,对方是ja:Category:各国の祭,日本的分类有点过分名从主人。--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01:36 (UTC)[回复]
日本节日是可以有的,但是这不等同于祭,例如御盆节本身是个节日,而非祭,尽管在这些节日期间很大机会举行各种各样祭,两者还是不对等的。因此,神道祭事本身也不打算归类至各国节日,日本节日则应该是日本年度活动的子分类。--AT 2024年6月16日 (日) 09:48 (UTC)[回复]
就算是“Category:神道祭事”这个分类,在Category:宗教节日也显得独行独立,其他都是“佛教节日”、“基督教节日”。对比其他语言维基,英维也是“Shinto festivals”(宗教名+festivals),日维是“神道行事”(宗教名+行事)。
还是上面说的日本的分类有点过分名从主人,感觉应该使用“分类命名一致性”处理一下。
就算不说XX祭这个问题,退一步讲,当前应该先创建“日本节日”分类,冲绳县的祭也应该恢复“琉球节日”。--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2:22 (UTC)[回复]
“冲绳县节日”与“琉球节日”是否有差别?严格意义上肯定有(后者传统一些),但宽泛一些的分类是否也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7日 (一) 06:36 (UTC)[回复]
琉球可以指曾经一个国家(琉球国),冲绳县是现在日本一个行政区。当前的移动本来就很怪。
退一步说,未来有祭祀活动的分类,也应该另建“冲绳县宗教节日”,在“冲绳县节日”之下。
关系如下:
琉球节日》冲绳县节日》冲绳县宗教节日--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8:01 (UTC)[回复]
琉球除了是个国家,还是个民族,“琉球节日”在当前语境中更应该不理解为琉球民族的节日--苞米()💴 2024年6月17日 (一) 13:00 (UTC)[回复]
欢迎补充,那么你是否支持改回“琉球节日”,以作为整合琉球文化相关节日的分类,再另建“冲绳县节日”作为下行分类。--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6:52 (UTC)[回复]
分类收录的确实是冲绳县的节庆,这样命名是考虑到与d:Q8447345对应及与本站既有分类一致(随讨论结果同步修改)。琉球国是冲绳县的建前历史(类比Category:夏威夷州>Category:夏威夷州历史>Category:夏威夷建州前历史>Category:夏威夷王国),琉球民族是来自这一地域的族群(类比Category:夏威夷州>Category:夏威夷原住民),这样分类是可行的,如需细分也可再设立子分类。但这已经不是本则讨论的主旨了。--绀野梦人 2024年6月18日 (二) 04:02 (UTC)[回复]

2024全球大选年条目[编辑]

2024过了快一半,会选行大选的国家也有一半已得出结果。我个人感觉,未来数年的世界大事很大可能都会回溯本年的选举结果。而且有些选举可能在国际局势下是彼此呼应的。请问是否可以就媒体的整合性报道,将各国的选举脉络在同一条目中作整合性叙述?还是要等到所有选举都有结果后再进行?还是这比较适合写成列表而非条目?还是这种作法根本多余?还是这种作法别有居心,刻意拔高竞争性选举的重要性?--2603:8000:500:FB00:10E1:2CFB:E07C:4489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17:47 (UTC)[回复]

需要有媒体或者学者对“2024全球大选年”这个概念具体报道或者研究,以符合关注度和非原创研究的要求。单独的“2024年大选”条目似乎没什么收录意义。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15日 (六) 12:24 (UTC)[回复]
至少目前有多个媒体提出过这个概念。([17][18])--东姑阿都拉曼卖华公会是出卖马来西亚华人利益的罪魁祸首--甜甜圈 2024年6月15日 (六) 12:37 (UTC)[回复]
至少有多家媒体提过这个概念。(半岛中文[19]《纽约时报》中文[20])--东姑阿都拉曼卖华公会是出卖马来西亚华人利益的罪魁祸首--甜甜圈 2024年6月15日 (六) 12:42 (UTC)[回复]

为什么维基百科随机条目很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有存在的价值吗?[编辑]

甚至很多写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这样的条目有没有必要存在?--Givl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5:44 (UTC)[回复]

参见WP:关注度。另外,根据统计学规律,越不知名的小地方,乃至越不知名的事物随机出现的概率越大。--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5:47 (UTC)[回复]
@SickManWP这些美国地名条目大多都是SickManWP君的副账号Dawson783建的。倒也没有说“很多”,Dawson783也就建了三万个左右,大概占全体条目的2%吧。
维基百科按照一种称作关注度的标准判断是否应该收录一件事物。有关注度的主题即可收录,否则则不应收录。具体的关注度标准您可以点进链接去看,不过中文维基百科有一条关注度原则,即“法律上认定的有人居住地区都具有关注度”。所以许多行政区划,无论人口面积多少,理论上都符合中文维基百科的收录标准。
虽然我不是很了解SickManWP君具体操作方法,不过简单来说这些条目都是(半?)自动建的,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库里调出记录上的地名,坐标,等等信息,即可按照类似的模板建出一批条目。很多美国地名条目写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即是因为数据库中没有包含该定居点这些信息,不是说此地偏远到甚至世间无一人了解其面积和人口。
您要问“这样的条目有没有必要存在?”我会说它们“可以存在”。维基百科并不限制条目数量。不过说到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条目模板没有更新,他用的参考文献链接https://geonames.usgs.gov/可能是过时了,点进去无法看到具体定居点的数据,而是被重定向到该部门介绍页。所以这些条目几乎全都有违WP:V。建议SickManWP君修复一下。Irralpaca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6:23 (UTC)[回复]
美国地名条目的人口只要查人口普查资料即可知。--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6:33 (UTC)[回复]
若要修复GNIS链接显示错误,需要编辑Template:Cite GNIS内的链接,该模板因使用页面过多而被模板保护,需要模板编辑员改动,本人流下了没有权力的泪水。美国地质调查局于2021年用了新链接,英维早就改了,中维到现在也没改。我早就在去年12月提出要改那个模板,结果不了了之。只要该模板按照英维版修改相应链接,便能正确显示相应的信息页。--维基病夫邀请您加入❤️边缘人小组·🖊️签到 2024年6月15日 (六) 16:53 (UTC)[回复]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苦衷 囧rz……Irralpaca留言2024年6月15日 (六) 16:56 (UTC)[回复]
你说什么?--MilkyDefer 2024年6月15日 (六) 17:18 (UTC)[回复]
显而易见是在说过去请求模板跟随英维更新,但是至今没有消息。(Template_talk:Cite_gnis#Cite_GNIS)也许直接在WP:VPT会快一点?--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6日 (日) 01:25 (UTC)[回复]
@SickManWP没有特别提出编辑请求或在客栈持续求助,其实很难有人注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6日 (日) 04:25 (UTC)[回复]
了解,我这就去VPT请求修改该页面。已于VPT提出请求。--维基病夫邀请您加入❤️边缘人小组·🖊️签到 2024年6月16日 (日) 05:06 (UTC)[回复]

GNIS模板的问题已经修复。目前本人创建的所有条目都能正确链接到对应的信息页。--维基病夫邀请您加入❤️边缘人小组·🖊️签到 2024年6月18日 (二) 09:03 (UTC)[回复]

中国国民党”条目算不算“WP:CTOP/CSRPS”?[编辑]

尽管目前中国国民党已因为“WP:CTOP/1945TWP”被无限期半保护,但我不认同本条目适用WP:CTOP/CSRPS,如果依这样的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否也要纳入“WP:CTOP/CSRPS”?欢迎参与讨论。--Sinsyuan✍️🌏🚀 2024年6月17日 (一) 00:54 (UTC)[回复]

中共也应该纳入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7日 (一) 06:35 (UTC)[回复]
私以为两者皆应纳入高风险主题。--Rice King 信箱 · 留名边缘人 2024年6月17日 (一) 09:27 (UTC)[回复]
我不认为按“逻辑”类推是个好主意,按实际需求决定才是正确的处理。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7日 (一) 23:27 (UTC)[回复]
同意。按编辑战、破坏的历史决定。--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23:32 (UTC)[回复]
当然,如果从你说到的因素来看“中国共产党”条目确实有无限期半保护的必要性的话,我倒是不反对无限期半保护该条目,我反对的是且仅是以按“逻辑”类推为理由。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8日 (二) 13:53 (UTC)[回复]

关于以“大兴国际机场”为名的类似乡级单位[编辑]

北京市大兴区有一个名为“大兴国际机场”的类似乡级单位(非正式行政区划),管辖范围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部分及周边地区。@Liuxinyu970226曾将该类似乡级单位的内容加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条目中(见Special:diff/78814217),后本人认为两者条目应该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都机场街道那样分立,遂将该类似乡级单位的内容单独创建条目。对于这种以机场命名的类似乡级单位,各位维基人觉得应该在机场条目中列出,还是单独创建条目?--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6:00 (UTC)[回复]

不好说,如果这都要分立,那恐怕前三岛乡也要分立,山东江苏各自有管辖各自的前三岛乡部分。--Liuxinyu970226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6:07 (UTC)[回复]
前三岛乡情况比较特殊(不过前三岛乡在百度百科是分立的);大兴机场有一部分在河北省境内(地权属河北省,管理权属北京市),这个类似乡级单位可能管不到河北部分。--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6:23 (UTC)[回复]
典范条目四国岛四国地方都没有分立(都在四国中)……对正式行政区划单位(如首都机场街道)、或专名不一致的两个单位——如一个专名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个是“首都机场”(街道),我更支持分立;但对非正式行政区划单位(如大兴国际机场),我更倾向并入机场本身条目(和统计局“类似乡级单位”的这种处理其实差不多吧,相当于统计局未单列条目)。--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8:14 (UTC)[回复]
然而东京国际机场羽田空港 (大田区)是两个条目。Sanmosa Snipe–Clam Grapple 2024年6月17日 (一) 23:25 (UTC)[回复]
如果没有代码数据库以外的来源,我倾向无足够关注度。类似乡级单位这个概念,是否有足够的介绍。--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08 (UTC)[回复]
类似乡级单位这个条目,对类似乡级单位进行了介绍。--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20 (UTC)[回复]
该条目中没有第三方来源。政府等文件中对文件本身做的注释、术语定义,不一定有普适性和充分关注。--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24 (UTC)[回复]
是的。我刚好也在17:23 (UTC+8)挂了关注度(也许具备)模板()--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09:31 (UTC)[回复]
同意,类似乡级单位只是统计局的一种划定,与实际行政管理不一定一致,写条目时需要参考其他可靠来源。--Kcx36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0:20 (UTC)[回复]

美国县级行政区地图显示故障[编辑]

弗吉尼亚州县级行政区列表密西西比州县级行政区列表密苏里州各县列表马里兰州行政区划爱达荷州县级行政区列表等列表中的小地图显示故障,只显示一个红色块而没有网格,同时对应各县的条目的地图也是一样的问题,好像是原图批量出了问题?

--桃花影落飞神剑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5:43 (UTC)[回复]

是批量出了问题,我建了很多个县都是这样子。经调查,这不是本人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只能坐等一天恢复正常。--维基病夫邀请您加入❤️边缘人小组·🖊️签到 2024年6月17日 (一) 15:51 (UTC)[回复]
是维基共享使用的底图出问题了,各种语言维基都有显示问题。这边不动手,英维那边也会吵起来,让相关人员处理。这个应该算是技术问题?大概很快就有{{Tracked}}的工单。--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17日 (一) 16:59 (UTC)[回复]
怀疑与最近librsvg版本升级有关--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6月18日 (二) 03:02 (UTC)[回复]
根据phab:T367645#9902624的说法,svg文件原本就有问题,只是没有表现出来,librsvg升级后这个问题变严重了。可以参考下这个[21],一大堆的报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6月19日 (三) 02:25 (UTC)[回复]

香港车辆号牌使用{{CURRENTMONTH}}时日期格式违反MOS:DATE[编辑]

香港车辆号牌#民用车辆一节指出现时派发的车牌中,年份及月份是使用{{CURRENTYEAR}}及{{CURRENTMONTH}},但在使用{{CURRENTMONTH}}时,却被显示为“06月”,请问是否需要修改{{CURRENTMONTH}}?还是改为每次更新?--132.234.228.191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1:44 (UTC)[回复]

改成{{CURRENTMONTHNAME}}?Irralpaca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2:12 (UTC)[回复]
每次更新。用魔术字是假装更新过?--Miyakoo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2:16 (UTC)[回复]
不该魔术字,历史版本会显示最新日期。截至应该引用来源,否则原创。--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2:38 (UTC)[回复]

根据台湾作家叶柏祥的著作《台湾庙公连战传奇》,内容已经考证此家族是客家人,跟李登辉一样是福佬客,那个页面分类有错误。--2402:7500:4E6:B6B9:D848:4AD0:E527:D9E5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5:26 (UTC)[回复]

我倒是认为Category:连横家族不应纳入Category:​闽南裔台湾家族,但也不应纳入Category:​客家裔台湾人。因为这太男性中心了,连横本人是闽南人还是福佬客,关赵兰坤连方瑀蔡依珊的族裔何事?她们虽属连横家族,但只是连横的姻亲,不是他的后代。其中赵兰坤、连方瑀就不是闽南裔,亦非客家裔,而是台湾外省人。-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8日 (二) 16:03 (UTC)[回复]

电视剧演员名单序列[编辑]

年初编辑《飞常日志》时我已发起过讨论,当时因陈豪 (演员)在官方网页名列于首,维基条目无奈跟从,此剧男主角实际上是马国明,而陈豪 (演员)只是客串,均是显然易见的、无需争论(撇开拿出官方排名盲目跟从此一理由)的事实。近来留意到《巨塔之后》又出现类似争议,这次轮到马国明客串,他到底应不应列为主演。就此,我倡议不论官方或任何传媒来源,如果在演员名单排序上出现明显偏离实情的情况,维基人应该酌情讨论一个较符合实情的共识,讨论中不应再盲目依从来源(如撇除该些来源而有争议者,则可参考该些来源)。就算是官方排名,也可能是基于一些利益关系去进行排序,一些传媒来源则可能照抄官方;维基向来对自传及非独立/一手来源的中立性有所警惕,因此我认为明显不符实情的排序可视为不中立,维基人应该酌情处理,不要盲目依从,不顾实情。--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3:14 (UTC)[回复]

@RastinitionManchiuPyruvateStevencocoboyCyrussKK1230Ckh3111Apple vTw dramaNickiceYau Sze LongBosco64Will629Ricky36SeoTaeRedmi123465BenkwokmarsTanqrsucks任晏延银色雪莉--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3:35 (UTC)[回复]
你好,我想大概知道发生什么事--Tanqrsucks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3:53 (UTC)[回复]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官方(网页或海报等)的演员名单排序,把一个明显只是客串、戏份甚少的演员放得很前,维基条目是应该依从,还是撇开官方而按实情讨论。我根据以往及2024年tvb剧集编辑记录中看似较活跃者来邀请讨论。--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4:15 (UTC)[回复]
???--任晏延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4:35 (UTC)[回复]
扬子晚报,“在《新闻女王》中有亮眼表现的马国明和高海宁,本次将继续担任主演角色。”,或许陈豪可能比较知名,算是宣传手段吧。--Kethyga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3:38 (UTC)[回复]
当时说明马国明是男主角,陈豪是客串的报道有不少,问题是Wikipedia:格式手册/电视有依照官方的演员名单排序的条文,因此便被拿出来当作金科玉律,什么都不管了。所以本次讨论我特意指出官方有不中立的时候,不可盲目跟从。--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4:03 (UTC)[回复]
  • | X = or ===X===
这个字段只写入X
  • | Y = or ===Y===
这个字段只写入Y
  • | Z = or ===Z===
这个字段只写入Z
  • 因为<ref A>将X、Y、Z混合陈列而在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出现X、Y、Z任2至3项数值混合排序的状况都是异常的
  • 针对其他部分不表述。分类=分类没有疑义,排序=排序没有疑义。分类=排序的议题即使改陈述成排序=分类也同样不可能存在
--Rastinition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4:27 (UTC)[回复]
从列明来源,非原创研究,中立观点等角度,按官方名单没错,也撇开不必要的责任。
纠偏纠错要有其他可靠的非数据来源,加入正文或注释。依赖数据会催生奇怪结论,如角色A的出场时间更多所以该放在B的前面。--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4:41 (UTC)[回复]
接在YFdyh000后方的原因是我懒得编辑源代码。但仍大略依YFdyh000提及的文字作为开头叙述,以我看过的现象,比较少出现角色A的出场时间更多所以该放在B的前面。的情形。
  • 较常看到的状况是信息框的 |主演= 使用来源后,没有完整列出主演,却依照来源排序将"非主演"列在主演中
  • 首段较常见的状况是将|主演=的字段信息重新复制贴上再增加一些叙述,因为有叙述所以通常也会将来源中的分类用散文形式补上
  • 演员名单或演员表的情形较常见的状况是将|主演=的字段信息重新复制贴上后重制成表格,预留一个关系的字段插入异常复杂的谁是谁'的谁"信息
  • 通常经过上面的过程,单一个条目可以连续看到近乎完整的三次演员名单,用3种不同表现方式呈现。(...) 吐槽演员名单连续列明三次,这或许可以称为演员名单炸弹
  • 第一项通常包含列出的信息不准确问题(包含不是主演的对象)。第二项因为首段必定散文化,是最没有问题的。第三项问题很复杂,这牵涉到是否针对演员的性质/角色/剧情分类,因为涉及分类就必定不可能完全按照官方排序陈列。仅有一个情形例外,仅在将性质也列入排列对象时成立。但如果官方名单排序并未经过分类的打散排序时,例外也不存在。
总结为了排序这个目标而排序又希望排序完整,比较可行的位置是首段。但为了可行而刻意每个页面都生成3组演员名单,是否有这个必要也需要考虑。(~)补充我提出的质疑是为了排序而排序,不太可能写出像en:House_(TV_series)(剧情分类式写法)这种品质的页面,从目标或构成结构的角度都不一致--Rastinition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15:41 (UTC)[回复]
维基百科对演员的排名不等同对主配的认定。依据官方名单比较省力便捷,依据实情或多方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费时费力。如有多份官方名单排名不同,可以第一产地的海报为准。不过,若对单一作品达成强共识,或许可豁免官方名单的规限。此外,戏份居次亦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灵魂人物。--— Gohan 2024年6月19日 (三) 03:01 (UTC)[回复]
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依从官方是可以,但总有些不寻常的情况,“单一作品达成强共识,或許可豁免官方名单的规限”大概就是这个原则。--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08:05 (UTC)[回复]
个人认为这个议题是没有讨论空间,因为已成文指引Wikipedia:格式手册/电视#演员及角色资料已解答阁下的疑惑。--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1:18 (UTC)[回复]
请问阁下是不是希望修改此部分条文?如是,请移动此讨论至方针区。--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1:21 (UTC)[回复]

关于台湾闽南族群相关名称争议[编辑]

台湾是个拥有许多族群的地区,包括使用台湾南岛语言为主的台湾原住民族和使用包括各种汉语、日语、越南语、印尼语、泰语、英语等移民语言的移民族群,虽然目前属于移民后裔的台湾闽南人是台湾最大的族群,但是将“台湾闽南裔相关人事物”排他性的仅以“台湾”冠名,例如:将“台湾的闽南式料理”冠以“台菜”之名,忽视台湾料理同样也涵盖许多 非(non-)闽南菜色;以及将“台湾的闽南话变体”冠以“台语/台湾话”,忽视闽南话并非台湾的原生语言、族际通用语言,并且使得台湾的原生语言--台湾南岛语言,竟然沦为被客体化、边缘化的名称,是否应当如此避免此类福佬沙文主义的说法?--Nkywvuong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6:11 (UTC)[回复]

台湾闽南人有权利使用任何名词来称呼自己的母语,“台语”就是绝大多数台湾闽南人用以称呼自己母语的常用名词,没有问题,符合方针WP:COMMONNAME。一些人认为该名词是福佬沙文主义,那只是这一些人自己的意识形态。
再者,阁下提到闽南话并非台湾的原生语言,但是阁下或许不知道闽南话也并非闽南地区的原生语言,敝人建议阁下先去搜索一下闽南语的历史。--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6:47 (UTC)[回复]
那么在台湾的其他族群,也有资格以“台湾”形容其在台湾的族群文化,特别是台湾原住民族,更应该优先使用“台湾”的冠名权,而且既然阁下提到了WP:COMMONNAME,我认为所谓的“共识”不应该和“多数暴力”混淆,也许一部分的台湾闽南人认同以“台语”排他性的代指“台湾闽南语”等类似称呼,但是仍有一些人(包括一部分台湾闽南人和台湾其他族群)并不认同此类称呼,那么这类称呼就不能强行称为通用名,既然并非通用名,也不符合NC:ID、NC:D、NC:FULL的要求,那么使用较准确的称呼,例如:香港粤语,美式英语,巴西葡萄牙语,新加坡华语,墨西哥西班牙语,而非“港语”,“美语”,“巴西语”,“星语”,“墨语”就是共识。2024年6月19日 (三) 17:38 (UTC)--Nkywvuong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7:38 (UTC)[回复]
没有人强迫其他族群必须用“台语”来称呼台湾闽南语。其他族群当然可以用“台湾闽南语”来称呼台湾闽南语。但是,如敝人在上面所述,绝大多数台湾闽南人就是用“台语”来称呼自己母语,而且台湾闽南人在台湾族群中占大多数,因此该名词之使用符合NC:名从主人WP:COMMONNAME。--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2:08 (UTC)[回复]
常用名称吧?怎么定义是一个问题,但“台菜”这类既有称呼还要如此计较背后意涵,那是无理的。至于所谓“台语”问题,我觉得“台湾闽南语”简称“台语”没啥问题就是(但国家语言发展法写“台湾台语”则显然是匪夷所思的“去中国化”行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9日 (三) 17:34 (UTC)[回复]
那么“台湾客家语”能否简称“台语”?-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9日 (三) 19:19 (UTC)[回复]
这要问台湾客家人他们想不想用这个名词。--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2:09 (UTC)[回复]
虽然我是台湾闽南人,无法代表其他族群的意见,但是从部分台湾客家人和其他族群的看法可知,许多台湾客家人相当反对将“台湾闽南语”称为“台语”,甚至支持将“台湾客家话”简称为“台语”,与之抗衡。[22][23][24][25]--Nkywvuong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5:54 (UTC)[回复]
那部分台湾客家人完全可以用“台湾闽南语”来称呼台湾闽南语,随他们自由,没有人强迫他们用“台语”称呼台湾闽南语,甚至他们想称呼台湾客家话为“台语”,也随他们自由(虽然这么做会造成混淆,因为台湾闽南人使用“台语”已经先到先得了)。
敝人还是要强调,台湾闽南人有权利、也有自由使用“台语”来称呼自己的母语,他人无权干涉。绝大多数台湾闽南人使用“台语”也没有贬低其他族群的意思,其他族群的人士没必要想得那么复杂,更没必要为了这件事情大搞政治正确、干涉台湾闽南人的家务事,徒增大家的困扰。--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8:20 (UTC)[回复]
敝人觉得话不能说得太满。阁下肯定台湾闽南人有权利使用任何名词来称呼自己的母语?那么台湾闽南人有无权利使用“维吾尔语”来称呼自己的母语,如果他们愿意的话?(造成混淆没关系,与维吾尔族毫无相干也没关系,不是先到先得更没关系,毕竟这是台湾闽南人的权利与自由)-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20日 (四) 14:57 (UTC)[回复]
单从理论上讲,确实有这个权利啊,因为法律没规定不可以。但是敝人相信绝大多数台湾闽南人会尊重先到先得,因此不会使用“维吾尔语”来称呼自己的母语。--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5:40 (UTC)[回复]
条目名称“台湾闽南语”,内容写“常简称“台语””,是较为准确又中立的处理方式。“台语”条目要消歧义还是重定向,可以讨论。--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9日 (三) 19:28 (UTC)[回复]
  • WP:中立:“所有维基百科条目以及其他百科式内容必须以中立的观点书写,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平等地表达出任何曾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过的重要观点。”
  • 在台湾岛上,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谁排他、谁占用,请引用可靠来源,将相关的观点平等地写入条目中。
  • 参阅WP:FORUM,中文维基百科从来都不是让任何人用来追求公平正义平等平权的地方,这是一个创建百科全书的协作项目,要宣扬任何观点都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
--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4:46 (UTC)[回复]
(!)意见我觉得可以创建族群相关名称方针,类似两岸四地方针,避免争议存在--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5:55 (UTC)[回复]

移动条目“台湾闽南语脏话”至“闽南语脏话”[编辑]

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条目中提到的大部分词汇大陆等地的闽南语也有使用。--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4:16 (UTC)[回复]

此条目中列出的绝大多数词语对于台湾闽南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请问阁下确定世界上其它流行闽南语的地区也一样习惯用这些词语来骂人吗?目前条目中引用的可靠来源几乎都是台湾当地的。建议阁下先试着搜索世界上其它流行闽南语的地区的可靠来源,确认他们也习惯使用这些词语之后再移动条目也不迟。--Matt Smith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5:07 (UTC)[回复]
在下是厦门人,对条目中一些词汇有所耳闻,我可以试着搜索并添加可靠来源。--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05:21 (UTC)[回复]
即使某词汇的可靠来源是台湾的也并不能说明该词汇就只在台湾闽南语中使用,而是说明它至少在台湾的闽南语中使用。而台湾闽南语作为闽南语的一支,也说明该词汇至少在部分地区的闽南语中被使用。如果能够证明某词汇仅限于台湾闽南语,那么可相应说明该词汇仅在台湾的闽南语中使用。--Wengier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23:16 (UTC)[回复]
那不是地域中心的问题,单纯是来源收集各种脏话词语的时候,限于能力、研究目的,或者其他原因,就是只限于收集台湾闽南语的脏话而已。这在学术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刘镇发有《香港客家话研究》、詹伯慧有《广东粤方言概要》,他们所描述的词汇、语法都见于其他地区的客家话、粤语,但因为各种因素才没有将其他片区的内容一起写而已。您应该考虑“台湾闽南语的詈词”这个划分方式是否合适,是否有足够多来源支持,需要保留的话如何和“闽南语的詈词”的来源对接;反过来如果不保留的话如何和那些描写“台湾闽南语的詈词”的来源对接,而不是考虑所谓的“地域中心”问题。另外,维基百科不是词典,单纯收集詈词的解释是维基词典的工作。--Ghren🐦🕒 2024年6月20日 (四) 07:00 (UTC)[回复]
已添加大陆闽南语詈词的可靠来源。--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02:03 (UTC)[回复]
因为我在处理移动时不知道有此处的讨论,因此已经先移动了。如果条目名称是“闽南语脏话”但通篇内容都是描述台湾的用语,反倒才是“地域中心”。若是后续没能将内容扩充成全部闽南语的用语都有,则可以改回“台湾闽南语脏话”。--Iokseng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02:09 (UTC)[回复]
其他地方闽南语的用语会慢慢添加的。--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02:23 (UTC)[回复]
您加的内容都是词典的内容。--Ghren🐦🕖 2024年6月21日 (五) 11:29 (UTC)[回复]
词典算是可靠来源了,不过是第一手来源,如果有可靠的第二手来源,以后会添加上去的。--幻光尘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14:42 (UTC)[回复]
词典不是第一手来源,是第三手来源。@Ghren的意思应该是WP:不是词典,未超出定义、读音、词源、用法的词典性内容不应在维基百科罗列,而是要介绍该用语在社会、历史层面有何重要之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17:46 (UTC)[回复]

关于“法语系运动会”和“法语系运动会足球比赛”条目的名称[编辑]

当前这两个条目的名称用的是“法语系”,但这个称呼不常用且有歧义,因为“法语系”一称多用于大学院系,想表示所有说法语的国家及地区应该用“法语圈”,“法语系运动会”实在是过于奇怪;此外另见法语地理分布德语地理分布英语圈等条目。个人建议将此二条目移至“法语圈运动会”和“法语圈运动会足球比赛”,不知各位意向如何?--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20日 (四) 09:09 (UTC)[回复]

(+)支持RFI用的也是“法语圈运动会”这个译名[26]Irralpaca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0:31 (UTC)[回复]
(+)支持--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6:19 (UTC)[回复]
还有直接用“法语国家运动会”的。--Kethyga留言2024年6月21日 (五) 02:42 (UTC)[回复]

关于影视作品配音资料相关问题的困惑。[编辑]

由于两岸三地方面没有独立的可靠来源登载配音资料,只能使用一手来源(部分作品会在作品本身以及平台简介的制作人员列表标注配音人员名单)作为来源使用。而部分用户会以一手来源不能作为来源或者琐碎内容为由删除配音资讯。(之前在超级战队作品条目中就与相关条目主笔因相关问题起过争执。)--东姑阿都拉曼卖华公会是出卖马来西亚华人利益的罪魁祸首--甜甜圈 2024年6月20日 (四) 12:07 (UTC)[回复]

一手来源可作为补充一些基本信息的来源,只是不能用来彰显关注度。我认为配音不是琐碎内容。我记得超级战队系列条目极少来源,是粉丝向原创研究、原创整理之温床之一,那位主编有没有写好自己的内容?--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2:36 (UTC)[回复]
至少没有。之前试图添加中国大陆地区一手来源(来自b站作品简介以及作品内普通话版制作人员列表。)都被条目主笔删除。--东姑阿都拉曼卖华公会是出卖马来西亚华人利益的罪魁祸首--甜甜圈 2024年6月20日 (四) 13:30 (UTC)[回复]
这些信息发行商/播放平台有责任向第三方平台发布,如果发行商/播放平台不发布相关资料,维基百科也没有责任记录相关资料--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0日 (四) 12:48 (UTC)[回复]
中国大陆方面代理商在作品内的普通话版制作人员列表有提供资料。(类似于迪士尼在两岸三地发行作品会在作品最后提供对应配音版本的制作人员列表。)港澳台地区代理商以及电视台并没有提供配音资料。--东姑阿都拉曼卖华公会是出卖马来西亚华人利益的罪魁祸首--甜甜圈 2024年6月20日 (四) 13:32 (UTC)[回复]

瑞士区划单位“Canton”的台湾译名是什么?[编辑]

年初的时候,Module:CGroup/CH Places公转组里“Canton”的台湾译名被改成了“邦”,来源为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不过我看国家教育研究院乐词网上用的是都是“州”(示例)。故“Canton”的台湾译名是“邦”还是“州”?如果确定是“邦”了,那我就去将该公转组同Module:CGroup/DE Places一样添加规则。--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21日 (五) 15:59 (UTC)[回复]

汉语在翻译西方行政单位时常有脱离语意历史脉络的问题。汉语中的“州”通常指中央集权制下的行政单位(州县制),“邦”则指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实体(邦国)。瑞士是联邦制,不是中央集权制,译成“州”是不符历史脉络的。同样的例子有“加州”,其实应该译成“加邦”,因为美国也是联邦制,只是约定俗成,难以改回来。德意志联邦的“萨克森自由邦”,则由于译名出现时间晚一些,是准确的。--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8:13 (UTC)[回复]

‘刀剑神域’角色“结城明日奈”标题名字问题[编辑]

“亚丝娜”的本名是“结城明日奈”、但是目前中文维基百科采用的是“结城明日奈”的网名“亚丝娜”、而在日语维基百科也是使用“结城明日奈”而不是“亚丝娜”来作为标题、请问这是否该按照名从主人之原则?--桜花雪󠄁 2024年6月21日 (五) 16:52 (UTC)[回复]

虚拟方面结城明日奈以亚丝娜出道且闻名(好歹是副团长公会),现实很难判定但从搜索数量来看亚丝娜有优势,因此这点套用常用没问题。名从主人方面,结城明日奈选择用亚丝娜当账号名称,那么名从主人选择亚丝娜也是很正常的。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21日 (五) 17:19 (UTC)[回复]
该称呼来自中文译本,使用此译名是完全可以的。——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6月21日 (五) 17:53 (UTC)[回复]
从几方面看,现在的情况都是没问题的。
  1. 依小弟先前参与过的几次条目更名讨论,NC:名从主人的“主人”似乎不是指任何其他条目(无论来自中维还是其他语言),而是指该条目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人”(拥有者)。在亚丝娜的情况,主人不会是中维或日维的刀剑,川原砾,角川等“条目”,而是“实际上”的作者或著作权方等,如川原砾本人、电击文库、中港台代理等。我无实际考证,但估计这些相关官方来源会更常用“亚丝娜”而非“结城明日奈”。
  2. 命名规范上,“亚丝娜”基本上没有歧义。此名不如“结衣”、“樱”等其他人名常见(事实上叫亚丝娜的应该大概就此一人?),而且“亚斯娜”亦比“结城明日奈”具辨识度。
  3. 最后这点无太大意义,但也提一下。参考桐人条目也非叫“桐谷和人”,而日维似乎仅亚丝娜有单独条目,其他角色均只于角色列表提及。另见桐谷直叶朝田诗乃,这两人用本名的原因小弟猜测有二:歧义(Leafa与Shinon颇常见)和地区词(莉法vs莉琺,詩楠vs詩乃vs詩音),由于“桐人”和“亚丝娜”均无此问题,个人认为维持现状即可。
--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2日 (六) 04:18 (UTC)[回复]
但问题是、结城明日奈这个名号主体是和制汉字、根据日本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应当是可以保留原字姓名处理的。至于阁下说的桐谷和人的名号问题、可以在这个话题之后再开设新话题来探讨关于条目的标题问题。--桜花雪󠄁 2024年6月22日 (六) 06:33 (UTC)[回复]
首先现时情况应该是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 (日本动漫游戏条目)的。
阁下提出的规则似乎是“草案”?而且看起来并不是针对条目标题。
另外好像五个字都不是“和制”吧。--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2日 (六) 08:11 (UTC)[回复]
  • 不是应该,而是直接受NC:ACG (3日后称NC:ACGN)规管,因为此是日本小说(漫画及动画)的延伸条目。
  • 简单宣传一下新手册,命名优先级主要依靠可靠来源,请问有没有可靠来源使用“结城明日奈”、“亚丝娜”译名?
--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14:55 (UTC)[回复]
刚刚查了,香港01是采用“结城明日奈”为主轴描写文章,台湾雅虎新闻、巴哈gnn是采用“亚丝娜”为主轴描写文章,故应没有过大争议。--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15:06 (UTC)[回复]
且慢,香港01更多使用“亚丝娜”,整个香港也是更常用亚丝娜。--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2日 (六) 15:27 (UTC)[回复]
“整个香港也是更常用亚丝娜”,我们一起数一数香港地区的可靠来源去决定是不是真的常用。--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15:30 (UTC)[回复]
严格只数香港的可靠来源似乎只有香港01?Google "亚丝娜" site:hk01.com有83结果,"结城明日奈" site:hk01.com有8(其实似乎只有3,有5个都是指向3篇之一)。建议参考木棉花香港,香港角川等都是常用亚丝娜。--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3日 (日) 01:02 (UTC)[回复]
方针不容许优先参考“ 建议参考木棉花香港,香港角川等都是常用亚丝娜。”,即使是新或旧也是。--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07:20 (UTC)[回复]
我知,只是可靠来源有点少,放出来当参考。--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3日 (日) 09:13 (UTC)[回复]
既然香港01、巴哈gnn 及台湾雅虎也较多使用 “亚丝娜”,那使用“亚丝娜”为主轴描写文章也正常不过,而且有方针支持。--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07:53 (UTC)[回复]
“亚丝娜”似乎更常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22日 (六) 05:15 (UTC)[回复]
日本名字有对应汉字的可以写原文。--宇治浦井留言2024年6月22日 (六) 13:15 (UTC)[回复]
阁下可能没理解条目名称不是看人原名叫什么就跟着命名,例如最近炒得很凶的中国皇上到是该用名字还是号,再不然还有艺人艺名可以当示例。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22日 (六) 21:03 (UTC)[回复]
我认为鲁迅可能是个好例子。--惣流 明日香 兰格雷不姓 2024年6月23日 (日) 01:05 (UTC)[回复]
“结城明日奈”与“亚丝娜”一个是本名,一个是通称,并不对应相同的原文,不能从“翻译”来论吧?应当考虑的是命名常规。我以前有将条目更名为“结城明日奈”,不过被移回了,后来考虑后没有继续移动。--绀野梦人 2024年6月23日 (日) 06:31 (UTC)[回复]

钱浩梁的名字[编辑]

京剧艺术家钱浩梁的名字在简体环境下一般写作“钱浩梁”,繁体环境下的资料较少,维基百科条目名称是繁体“錢浩梁”。我发现香港政府网站大公报曾用繁体“錢浩樑”称呼他,个人感觉香港政府公告应该会正规一些。简体环境下我也发现北京日报百家号和他曾经工作的单位中国国家京剧院[27][28][29][30][31]都曾把他的名字写成过“钱浩樑”。依以上资料来看,个人猜测他本名可能是“錢浩樑”,由于“樑”是异体字,所以在简体环境中出现了“钱浩梁”和“钱浩樑”两种写法。我认为应该把条目名称由现存的繁体“錢浩梁”移至“錢浩樑”,简体环境维持更常见的所谓“规范字”名称“钱浩梁”不变。不知道我的猜测对不对,希望大家帮忙看一下,发表发表意见,谢谢!--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1:19 (UTC)[回复]

既然有来源佐证,已将原标题由正体的“錢浩梁”移动至正体的“錢浩樑”,并添加了转换。 绀野梦人 2024年6月23日 (日) 13:19 (UTC)[回复]
他自己的签名是樑[32][33][34]。--Kcx36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3:40 (UTC)[回复]
感谢两位的帮助,看来已经确定是樑了。那大家认为简体环境下是用樑还是梁呢?——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4:14 (UTC)[回复]
新马简体不确定,大陆简体应该用“梁”,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只有姓氏中的异体字可以保留,名字则不行,媒体写成“樑”是不规范的。当然,相关情况可以在注释或正文中说明,表示工作单位曾写作“樑”。--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9:02 (UTC)[回复]

关于维吾尔人因私下使用新疆时间而被送往再教育营的有来源内容被删除6次[编辑]

新疆时间条目中,关于某维吾尔人因私下使用新疆时间而被送往再教育营的有来源内容被删除6次。

  • 2019年1月17日 (四) 08:36 - David290 - 无编辑摘要
  • 2019年2月5日 (二) 13:51 - 106.112.87.252 - 无编辑摘要
  • 2019年2月5日 (二) 14:42 - AT - 小 回退到由Ngguls (讨论)做出的修订版本52973028:无故移除内容
  • 2020年4月18日 (六) 11:16 - 203.105.78.46 - 无编辑摘要
  • 2020年4月18日 (六) 11:17 - RuiyuShen - 删除有来源的内容
  • 2020年6月25日 (四) 13:43 - 109.63.172.77 - 无编辑摘要
  • 2021年2月24日 (三) 15:43 - Shwangtianyuan - 无编辑摘要
  • 2021年3月14日 (日) 08:18 - Ken418 - →争议:​ // Edit via Wikiplus
  • 2023年2月23日 (四) 16:26 - Shinohara Chihiro - 撤销Ken418(讨论)的版本64762011
  • 2024年2月4日 (日) 07:08 - དོམ་ཁྲ། - 无编辑摘要
  • 2024年2月4日 (日) 11:38 - Akishima Yuka - 为何要删除“一名维吾尔男子因将手表设置为新疆时间被送往再教育营”呢?
  • 2024年6月22日 (六) 15:31 - 61.120.155.98 - 来源疑似谣言
  • 2024年6月22日 (六) 16:01 - Akishima Yuka - 回退到由Cwek(讨论)做出的修订版本81732227:已被报道的判定是否为极端分子的方法包括看是否留长胡子、定期断食和不抽烟,看手表时间判断并不奇怪。这当然没明写,国歌法也没明写香港人不跟着唱国歌要被拉。
  • 2024年6月23日 (日) 14:52 - H243247437 - 此政治信息没有证据且严重超越法律及认知边界
  • 2024年6月23日 (日) 15:42 - Akishima Yuka - 小 回退H243247437(讨论)做出的1次编辑,到由Akishima Yuka做出的最后修订版本

如何评价?--Akishima Yuka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6:50 (UTC)[回复]

英语维基百科2018年9月加入[35]。--Akishima Yuka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6:5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