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菱PX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菱PX33
车头
概览
制造商三菱重工业(三菱汽车前身)
生产日期1935年-1937年
车身及底盘
车辆类别试作乘用车
车体风格四门敞篷车
动力布局F4
动力系统
引擎4.4L直列六缸缸内直喷X型汽油引擎
6.7L直列四缸缸内直喷445AD型柴油引擎

三菱PX33(日语:三菱・PX33)乃三菱重工业三菱汽车前身)于1935年至1937年间开发制造的试作乘用车

概要[编辑]

1934年三菱重工业受到大日本帝国陆军汽车学校委托试制“野战指挥官用全轮起动乘用车”,于是制造出第一辆国产四轮驱动乘用车[1][2]。当时所有的实车皆没有妥善留存下来,然而1988年法国Sonauto公司以三菱Pajero为基础做出PX33复刻版,并参加1989年巴黎达卡拉力赛[3]

历史[编辑]

开发历程[编辑]

贝利埃六轮乘用车

1935年(昭和10年) - 受到陆军汽车学校的指示,三菱重工业神户造船所将陆军保有的法国贝利埃六轮乘用车拆解研究,然后完成“PSF33型”四轮驱动乘用车的试作车,搭载该所开发的S6型汽油引擎

1936年(昭和11年) - 改良各部分机件,并换上军制式的4.4L直列六缸缸内直喷X型汽油引擎,称为“PX33型”。同时该所也受陆军汽车学校之指示完成四轮驱动卡车“TX34型”,这是以美国福特卡车改装玛蒙-赫林顿英语Marmon-Herrington的轮轴与加力箱英语Transfer case,以及自制的X型汽油引擎所组成的试作车[4]

1937年(昭和12年) - 7月完成4辆“PX33型”,搭载6.7L直列四缸缸内直喷445AD型柴油引擎。然而依照三菱重工业的制造能力,政府当局决定优先让他们开发卡车与巴士,三菱自身内部也意见分歧[5],此计划遂中途喊卡。

构造[编辑]

该车款属于7人座敞篷旅行车英语Touring car,以没有侧窗与后窗的轻便敞篷旅行车体英语Phaeton body(英文)Phaeton body)打造而成。铰链式顶篷以帆布制成,附有丝带,两侧由后半部V字型支柱及前半部I字型支柱支撑,而挡风玻璃是固定的。车门为前开式的自杀式车门英语Suicide door,车内侧壁有一半关闭、一半开放。挡泥板分别向整个车辆侧面延展,在轮胎上呈半圆形弯曲,朝向侧面则呈圆形,车侧具备备用轮胎。引擎置于车头引擎室内,车鼻具有大型格栅进气坝,中间以垂直钢肋条补强。用于冷却引擎的空气从通过底部打开并突出的两侧各三个通风槽进入,保险杆由双侧具备塞盖的钢管所构成。因为靠左行驶,驾驶座设计在右侧,其车门下方设有工具箱,副驾驶座车门前方则是备胎,车尾设计与行李厢的情况不明。

引擎[编辑]

1989年PX33复刻版参加巴黎达卡拉力赛时,原厂虽然宣称原PX33搭载的是柴油引擎,但依据《日本自动车工业史稿 第3》(1969年出版)第273页所述“据说实际上是柴油车”、“虽然当时还不是汽车用柴油引擎的开发时期”等模棱两可的传闻。然而《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史写真集》(1954年出版)记载的是70匹马力的汽油引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史》(1993年出版)记录的则变成军制式的4.4L直列六缸缸内直喷X型汽油引擎,其中X型引擎出自商工省标准形式汽车日语いすゞ・TX,开发者是东京石川岛造船所(五十铃汽车前身)。

四轮驱动装置[编辑]

在同时进行驱动和转向的四轮驱动车当中,最难制作的前轮万向接头使用的是美国进口的等速万向接头英语Constant-velocity joint[6]。此外,四轮驱动为直结式,与奥迪Quattro的全时四驱的意义不同。说句题外话,三菱汽车首度使用中央差速器式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车款是1987年推出的第六代三菱Galant VR-4,这是因为1985年元月上市、第一辆搭载全时四驱系统的国产车第六代马自达Familia所掀起的热潮。

复刻版PX33[编辑]

参加巴黎达卡拉力赛的PX33复刻版

据说试作车在侵华战争期间被运送至伪满州国使用,并未留下任何实车。1988年法国Sonauto公司做出来的PX33复刻版,是以三菱Pajero为基础而发展。其中一辆为纯粹的展览品,虽有细微差异,但几乎沿袭1934年的原型车。还有好几辆是为了竞速比赛而制作,故差异颇大:增设B柱、金属车顶,但外观宛若原帆布顶篷。1990年第12届下场参赛的赛车手片山敬济日语片山敬済、横川启二,1991年第13届、1992年第14届则是横川启二与赤尾文夫[7],他们皆有跑完全程。另外,第四代Pajero上市时为了营造话题,原厂曾在2006年9月开幕的巴黎车展将复刻版PX33与前者并列展示。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