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
Military Intelligence Bureau, GSH, MN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局徽
基本信息
机关类型中央四级行政机关
所属部门国防部参谋本部
主要官员
局长 杨静瑟 空军中将
副局长 陈明华 陆军少将
任命者参谋总长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85年
前身机关国防部保密局
联络信息

军情局纪念馆内部
地址台北市士林区至诚路一段62巷74号
网站rdrc.mnd.gov.tw/EditPage/?PageID=8098f191-33bc-485c-b744-e6f10ef029dc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英文缩写:MIBTMIB[1])是直属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本部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为收集关于中国大陆在政治与军事的活动,也是中华民国唯一的谍报行动单位[2]

历史[编辑]

前身[编辑]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之前身可追溯至1927年由戴笠成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查组”,尔后历经演变,1937年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军统局”、“军统”),1946年又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1955年3月再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3]:481

两蒋时期[编辑]

1950年代期间,此时的国防部保密局(1955年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带有中国国民党组织的特务色彩[4],策划了几件暗杀中国共产党政要的计画。譬如1955年4月,国防部情报局长毛人凤主导意图暗杀周恩来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但没有成功。事后国防部情报局全盘否认参与策划,直到40年过后当年参与爆炸案的国民党籍退役少将谷正文才在中国时报上承认,该事件系由台湾特务买通香港启德机场的清洁工安放炸弹[5]

1955年5月起,毛人凤接办由蒋经国政工系统举发的孙立人兵变案,先后牵连300馀人被诬为匪谍,成为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迫害事件[6][7]孙立人上将则被软禁33年,至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才获释[8][9]

1950年代中期后,国防部情报局通过空投或其他迂回方式派遣特工遣入中国大陆从事渗透工作,并在沿海地区活动。1964年10月,中国大陆首次试爆核弹后,国防部情报局立即派遣多名特工从香港潜入中国大陆,展开名为“神斧行动”的任务,收集原子弹相关机密[5]

1980年代后,两岸开放交流。军情局适时改变策略,不再以暗杀为工作重心,而是转为心战、策反、煽动。光在1985年,中国大陆截获台湾情报部门从香港、日本、美国寄到各大院校宣传品多达600多件[5]

1984年10月,发生江南案。华裔作家刘宜良在美国被情报局特训并派遣的黑道领袖陈启礼率员杀害[10][11],经联邦调查局破案后,造成美国舆论的冲击[12][13]。蒋经国迫于美国政府与舆论压力,隔年便将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合并,并归属参谋本部管辖,也就是现在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军情局从此由国安系统指挥[14][15]

台海飞弹危机[编辑]

1995年至1996年爆发台湾海峡飞弹危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在台湾海峡实施军事演习,军情局在幕后进行情搜工作。然而,李登辉总统选举造势场合上说,解放军的飞弹不是实弹,是“空包弹、哑巴弹”,“是在作秀”。这引起中国大陆国家安全部门注意到有间谍,造成提供内幕消息的解放军高级将官等人被抓获。“少康专案”因此曝光,邵正宗刘连昆都被证实由军情局先后策反[5][16][17]

乌克兰[编辑]

军情局局长殷宗文曾突破俄罗斯的国际情报网路,在1996年初派4名飞行员乌克兰,试乘苏恺-27战机。加《汉和情报评论》报导指出中华民国空军曾派出飞行员到基辅试飞苏27SK外,并在战术训练得到乌克兰专家的一些协助,并试图获得二手战机的维修配件资讯。因台湾急于获取解放军大批进口的苏-27SK的性能参数,导致两岸在乌克兰爆发激烈的军事情报战[18],军情局对相关报导拒绝发表评论[19]

2004年以后[编辑]

陈水扁政府为推动公投,在公开场合透露解放军对台湾飞弹的精确数量,其中在江西乐平、江西赣县广东梅州各布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游64枚,且数量不断增加。如此精确的情报立刻引起中国大陆国家安全部门的警觉,于是他们很快逮获了一批行迹诡异的台商。半个月的时间,中国大陆国家安全部门就逮捕了36名涉案间谍,另一名解放军少将刘广智也因此被捕,这被视为中共建政以来最严重的间谍案[5],军情局布署的间谍网因而被几乎清空。

2013年,配合精粹案,军情局的情报业务转为参谋本部督导[20]

任务[编辑]

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任务主要是收集中国大陆的政治、军事情报,甚至在必要时可策划破坏暗杀心战谍报行动。此外,军情局的特别任务还包括:适时建立敌后武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策反和心理战。目前,军情局仍是主要对中国大陆情报的首要部门[5],不过有时仍会对其他国家进行谍报行动。

训练[编辑]

军情局通过对外招募并节选合适的情报人员,班队每年开班一次,每期则约120人左右,课程分为“基础”和“专精”项目。专精训练包括情报搜集、档案制作、化装变身等特殊谍战技术英语Tradecraft,受训学员一律使用假名,另外还要接受格斗、射击、跳伞无线电通信、密写、密码破译等训练[21]

训练完成后情报员不直接派赴海外,而是由军情局派赴外县市进行身分染色,人员训练必须在台湾或周遭国家进行,而且外派情报员会先作身分掩护的准备,以就学或家族经商的名义改变身分。作为秘密情报机构,军情局不会公开披露有关情报行动的资讯[22]

军情局在早期较能发挥作用,因为两岸没有接触往来,搜集书报及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文件还有一定的价值。改革开放后,资讯取得变得容易。反而关键资讯比之前更难搜集[23]

单位架构[编辑]

军情局原本设有7个处、一个情报研究中心和秘密交通中心[5][24]

  • 第一处:规划总体情报作战计画。
  • 第二处:情报研整与指导。
  • 第三处:主管台湾海外地区基地的发展、人事、作为、指导等。
  • 第四处:敌后情报发展和派遣。
  • 第五处:主管敌后武力组织及发展。
  • 第六处:主管心战策反及谋略。
  • 第七处:主管电波侦测、通讯截听、破解密码。
  • 交通中心:主管与敌后及海外基地的联络事项、包括联络办法指定、通讯材料送达、情报人员进出等。
  • 情报研究中心:专责技术情报分析。

2020年重组[编辑]

2020年后,军情局为了防范渗透并设立情报断点,编制改为5处。架构如下[25]

历任首长[编辑]

争议[编辑]

局长罗德民相关事件[编辑]

曾任军情局局长的罗德民中将于2021年遭指控考选舞弊,事后国防部调查后表示“无涉行政违失”[26]。但监察院于2022年提出调查报告,指出罗德民于2020年帮助台湾道教总会理事长谢荣寿之女儿报考当年度志愿役专业预备军官班,罗德民指定两位林姓上校军官辅导谢姓女子;罗德民与两位上校曾多次在日式餐厅和谢荣寿饮宴,更在考试当天临时提高谢姓女子的口试分数。谢姓女子于2019年自某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其大陆问题与两岸关系研究测验为84分;但监察院约谈时以简易两岸时事问题测验谢女7题,谢女没有答对一题。而其中一位林姓上校是女性,曾留学英国[27]。监察院指出,罗德民损及军情局声誉,破坏国家考试公信力甚巨,故对军情局提出纠正[28]

罗德民也曾遭到指控:赴美国进行情报交流时携其妻子前往,并任意携带妻子及儿子进入军情局里;购买价值新台币万元的S智慧腕表做为赠礼给美国官员,但由于这款表具有追踪定位功能而遭到婉拒;花费公帑购买多项健身器材置于办公室;将道士带到办公室看风水,花费公帑新台币十万元把办公桌椅、家具甚至地毯全部翻新[29][26]

2023年造假案[编辑]

2023年6月,法务部调查局搜索军情局,调查军情局军官情报造假以获取奖金。2023年10月17日,国防部部长邱国正立法院院会表示,涉案人员该依法究办的,“我们绝对不会轻放”[30]。2023年11月7日,上校苏永玲、中校苏薪名涉嫌虚构中国情报人员,诈领布建情报奖金超过新台币1000万元,台湾士林地方检察署依违反贪污治罪条例等罪嫌起诉两人,并向法院建请没收犯罪所得[31]。两人均遭士林地检署依贪污、洗钱等罪起诉,士林地院于2024年2月29日一审宣判苏永玲7年、褫夺公权6年;苏薪名6年、褫夺公权5年,没收不法所得。士检另查出苏薪名以相同手法,伙同女上校江芳瑜、男中校徐之心等人诈领奖金,不法所得约1640万馀元,依贪污治罪条例“公务员利用职务上机会诈取财物”伪造文书、洗钱等罪嫌起诉3人,全案仍审理中。[32][33]

参考来源[编辑]

  1. ^ I. C. Smith; Nigel West.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Intelligenc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21-02-05: p.250 [2022-04-23]. ISBN 9781538130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2. ^ 台湾军情萎缩 影响情报外交. 亚洲周刊. 南洋商报. 2021-03-25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6). 
  3. ^ 国史馆 (编). 〈軍情局(抗戰時期數位檔)〉 (PDF). 《國史館現藏重要檔案文物史料概述》. 台北. 2017-06-01: 481-486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9). 
  4. ^ 林正慧.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PDF). 台湾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4, 21 (3)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钱亚平. 台海谍战新动向:网络特务渐成国安部门监控重点.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新浪. 2011-05-03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6. ^ Peter R. Moody. Opposition and dis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斯坦福 (加利福尼亚州): 胡佛研究所. 1977 [2022-05-12]. ISBN 0-8179-67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美国英语). 
  7. ^ 唐耐心 (Nancy Bernkopf Tucker). Patterns in the dust: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recognition controversy, 1949-1950.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3 [2022-05-12]. ISBN 0-231-053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美国英语). 
  8. ^ Boorman, Howard L.; Krompart]], Janet.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67 [2022-05-12]. ISBN 0231089570 (美国英语). 
  9. ^ 朱浤源. 再論孫立人與郭廷亮「匪諜」案. 台中: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08-10 [2022-06-14] –通过孙立人将军纪念馆. 
  10. ^ 汪敬煦. 《汪敬煦先生訪談錄》. 台北: 国史馆. 1993-03-01 [2022-05-14]. ISBN 95790421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台湾)). 
  11. ^ 陈虎门; 何频. 历史明镜 | 陈虎门 何频:台湾军情局吸收了黑帮,也吸收了中共高干子女(20181116 第164期). 明镜火拍. 2018-11-15 [2022-05-14]. (原始内容 (mkv)存档于2021-03-01) –通过Youtube (中文(中国大陆)). 
  12. ^ Taiwan Murder Trial Seen as Balancing Act. Washington Post. 1985-04-10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13. ^ Taiwan Probing Link to Murder : Intelligence Officials Tied to Death of Writer in U.S.. Los Angeles Times. 1985-01-17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14. ^ Taiwan Reorganizes Its Military Intelligence Bureau. 美联社. 1985-07-01 [202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15. ^ 台军事情报系统编制大揭秘 机构分部复杂. 中国台湾网. 凤凰网. 2008-03-13 [2022-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8). 
  16. ^ 杨馨、中天新闻、李政华、陈志耕. 李登輝「空包彈」曝「少康專案」 2台情報員被捕關20年將出獄. 中时新闻网. 2018-05-21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17. ^ 综合报导. 李登輝害死他?!共軍少將被處死 劉連昆忠烈堂牌位曝光. 三立新闻台. 2018-03-25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18. ^ 台湾急于刺探SU-27SK 两岸在乌克兰进行军情战. 搜狐. 千龙新闻网. 2004-05-09 [2022-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4). 
  19. ^ 兩岸在烏克蘭發生情報戰傳聞 軍情局不評論. 中央通讯社. 2004-04-30. 
  20. ^ 軍情局情報業務 移出國安局. 中国时报. 2013-01-02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21. ^ 台情治机构揭秘之3|军情局:台湾“特工摇篮”,曾策划暗杀刘少奇. 海峡导报社. 搜狐. 2020-11-08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22. ^ 軍情局開疆闢土大動作 情報員染色掩護 內勤外派歷練. 中国时报. 2021-02-01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23. ^ 褚填正. 當代中國學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 (PDF). 政大东亚所. 政大机构典藏: p.33(PDF页面p.44). 2015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24). 
  24. ^ 台湾军情局对局长以下所有人员进行全面测谎. 国际先驱导报. 新浪军事. 2003-12-05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25. ^ 刘亭廷. 挑軍情局退役下手? 共軍滲透、情蒐未減. 洪复华(摄影). TVBS. 2020-10-21 [202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26. ^ 26.0 26.1 Joey Thompson. 前軍情局長被控涉弊 監察院報告列密件未公開. 中央通讯社. 2022-06-20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27. ^ 吕昭隆、张薷. 軍情局爆招考情報員弊案 監院報告:情節令人難以置信. 中国时报. 2022-06-20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中文(台湾)). 
  28. ^ 洪哲政. 前軍情局長羅德民遭指考選舞弊 同案國防部當時這樣說. 联合新闻网. 2022-06-20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中文(台湾)). 
  29. ^ 洪哲政. 帶下屬跑法會花公帑改風水 軍情局長行事惹議. 镜周刊. 2020-10-11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中文(台湾)). 
  30. ^ 朱明. 【獨家】破天荒!軍情局首度遭調查局搜索 當場將涉造假案女軍官「小舒」帶回偵訊. 上报. 2023-07-16 [202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31. ^ 谢幸恩. 軍情局2軍官涉虛構布建名單 詐領千萬獎金遭起訴. 中央社. 2023-11-07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32. ^ 萧雅娟. 軍情局上校造假情資詐領千萬獎金 掏空國庫貪汙判刑7年. 联合新闻网. 2024-02-29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33. ^ 李文正. 假情資詐領千萬 軍情局2軍官重判. 中时新闻网. 2024-03-01.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