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图书馆:2006年中途島海域氣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otability|time=2017-09-27T10:04:53+00:00}}

{{Infobox storm |event=2006年中途岛海域气旋(“60W”) |image=2006 cyclone off Midway Atoll 2006-11-07 2130Z.jpg |caption=该气旋于2006年11月7日晚间呈现副热带或热带气旋性质 |formed=2006年11月2日 |dissipated=2006年11月11日 |10-min winds=45 |1-min winds=50 |lowest pressure=994 |location=中途岛 |damages=无 |fatalities=无 }} 2006年中途岛海域气旋(“60W”)是曾活跃于国际换日线以西的低压系统,可能呈现了温带、副热带、热带性质。11月2日形成为温带气旋,之后大致往东南方移动,并于11月6日晚间获得副热带特征。到了11月7日,该气旋获得更多热带性质,然而日本气象厅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不承认这是热带气旋。11月8日此系统开始减弱并往西南方移动,3天后即消失在威克岛南方。

发展过程[编辑]

{{storm path|2006 cyclone off Midway Atoll track.png}} 11月2日凌晨,有个温带气旋在日本东京东方大约2350公里形成,移动十分缓慢并于隔天达到烈风强度。[1]就在11月4日系统发展完成并逆时针绕行一圈后,它开始向东南方移动且在隔天稍微减弱。[2]然而日本气象厅(JMA)于11月6日晚间报告该低压又开始增强,QuikSCAT扫描甚至显示系统西侧风力达45至50节。[3]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卫星服务部门(SSD)亦开始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系统并首先估计为ST3.0,表示该系统为副热带风暴,中心附近对流也有所增加。[4]

至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这系统编号60W,但内容随即遭隐藏且无法透过热带气旋页面浏览。[5]11月7日JMA表示此气旋又开始发展,这时对流已覆盖中心西侧,数小时后SSD分析系统稍微减弱,但深对流发展得更接近中心,特别是西北侧和东南侧。到了晚上,深对流继续围绕中心发展,气旋本身也已成为对称浅暖心系统,因此SSD表示该中途岛以西大约650公里的系统已转化为热带风暴。[6]

从11月8日起,干空气开始包围此气旋,JMA同时表示该低压发展结束,系统也开始向西南飘移。深对流消散得越来越多,让系统明显减弱,晚上对流即几乎耗尽了,因此JMA报告该气旋风力已低于烈风等级,SSD也对这无法分级的系统发布最终公报。[7]在那之后,尽管JMA仍认为该气旋是个温带气旋,它也只剩下毫无深对流的低层环流中心。系统于11月9日通过北回归线进入热带,最终于11月11日在威克岛南方大约370公里处消散。[8]

系统性质[编辑]

11月7日午夜的气旋

不同机构与专家各自认为该系统是个温带气旋副热带气旋,或是热带气旋。负责营运RSMC Tokyo的日本气象厅认为这是个温带气旋,然而在赛尔奇-蓬多瓦兹大学任教的地理学家Karl Hoarau认为这是从囚锢气旋发展而来的副热带气旋。美国天气预报中心的David Roth注明该气旋于11月7日在23到24ºC的海面发展,中心北侧雷暴显著爆发,对流深度也比一般囚锢气旋来得大。[6][9]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卫星服务部门(SSD)认为它一开始是副热带气旋,后来发展为热带气旋,如11月7日的公报表示:

对流已开始环绕中心。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分析GFS的11月7日12Z气旋相位图表,认为这是个对称浅暖心系统。此系统已转化为热带气旋。10分之4.5环绕导致2.5的DT、PT=2.0、FT基于DT得到2.5。[6]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Reflist|2}}

外部链接[编辑]

{{Commons category|2006 cyclone off Midway Atoll}}

Category:温带气旋 Category:2006年气象 Category:大洋洲天气事件

  1.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2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02/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2.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5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05/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3.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6日QuikSCAT/SeaWinds散射仪资料|url=http://manati.star.nesdis.noaa.gov/dataimages21/arch_hires/QS_QF2006310/zooms/WMBas278.png%7Cpublisher=衛星應用和研究中心%7Caccessdate=2014年6月19日%7Cformat=PNG}}
  4.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6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06/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5. ^ {{cite web|title=2006年风暴|url=http://www.nrlmry.navy.mil/tc-bin/tc_home2.cgi?YEAR=2006%7Cwebsite=NRL熱帶氣旋頁面%7Cpublisher=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7Caccessdate=2014年6月19日}}
  6. ^ 6.0 6.1 6.2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7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07/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7.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8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08/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8. ^ {{cite web|title=2006年11月11日报文|url=http://mtarchive.geol.iastate.edu/2006/11/11/text/Severe/%7Cwork=氣象資料伺服器%7Cpublisher=愛荷華州立大學%7Cformat=TXT}}
  9. ^ {{cite web|author1=Gary Padgett|title=2006年11月全球热带气旋概述|url=http://www.australiasevereweather.com/cyclones/2007/summ0611.htm%7Caccessdate=201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