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TYC/HKReview200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下的内容是维基百科内“2007年香港大事回顾”,并作取代现有“香港2007年”之内容,但各位在末完成前请勿移动版面。

2007年对香港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在政治方面,曾荫权自2005年上任以来声望渐隆,而他对具争议的政治议题也用上“冷处理”的手法以减少回响。然而,香港经济持续增长,但贫富悬殊问题日益严重,使家庭及青少年问题频生。此外,中国国力日增令香港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也渐受中国内地的政策所影响,而中港一体化的概念也日渐浮现。以下将按不同的范畴,以阐述香港在2007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转变。

香港大事[编辑]

政治[编辑]

由于曾荫权只接替董建华完成第二届行政长官的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故香港须在年内举行行政长官选举。虽然中央政府已属意由曾荫权出任第三届行政长官,泛民主派则冀望选举能出现竞争。他们先在界别分组选举中争取提名票,并取得成功,然后再提名梁家杰出选。
曾荫权用上自已于1967年加入政府时的承诺“我会做好呢份工”作竞选口号,而梁家杰则以“有得拣、先至系老板”讽刺选举是“小圈子选举”。然而曾荫权得到建制派支持,并在民意调查中一直大幅领先。最后曾荫权以649票的压倒性票数成功连任。
曾荫权在6月公布新一届政府的管治团队,其中唐英年出任政务司司长,曾俊华则为出任财务司司长,而决策部们也改组成“三司十二局”,在6个新任局长中,有4个是政务官出身,而新任局长中,以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最瞩目,他在六七暴动时在自已就读的中学派发反殖民地传单而入狱,是亲建制派内重点栽培人物。
今年是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及总理温家宝到香港出席第三届政府的就职仪式,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提出了“四个坚持”的主张,要求特区政府全面准确理解及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特首曾荫权则承诺在五年任期内,建立更有活力及更开明的政府,并以金融业及基建投资推动新经济发展,以创造就业机会。他表示末来十年是中港共享的“黄金十年”,冀市民能用专业精神协造新香港,成为一个“新香港人”。在特区成立十周年纪念期间,香港社会出现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而特区政府及多个团体在十周年纪念期间亦举办了多项大型活动,除于7月1日举行烟花汇演、回归杯足球赛及巡游外,而解放军八一跳伞队亦进行跳伞表演。另中国中央政府亦赠送了乐乐和盈盈两只大熊猫作特区成立十周年的礼物,而深港西部通道亦于同日启用,标志粤港两地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7月5日,广播处长朱培庆被发现在消遣后,与一名内地年轻女子挽手同行,由于朱培庆当时略有醉意且表现失态,他被记者拍下经过后,翌日即成为多份报章的主要新闻,部份报章更指朱培庆曾召妓及收受利益。朱培庆在7月9日召开记者会,承认当晚醉酒失常并致歉,同时又向政府提出离职申请,由副处长传小慧署任。虽然朱培庆忠告市民少饮酒为妙,但助理广播处长张文新在同年10月18日,在大围遇交通意外受伤,他事后未能通过酒精测试而遭检控。对于连串事件,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认为已令港台形象受损,令市民质疑港台管治质素。政府将于年底进行六个月的公共广播谘询,而新任广播处长主要工作是处理港台过渡事宜,有指这暗示了港台面临解散。
===社会===
  • 施政报告
===民生===
  • 扎铁工人大罢工
  • 香港生猪供应问题
===经济===
  • 通胀问题
  • 零团费问题、皇室钟表珠宝(打假)钻工业
  • 澳门会展业带来竞争
(智经“港深都会”论)

其他[编辑]

  • 百佳出售油鱼事件
  • 八达通之易办事增值服务
  • (品质工业大厦发生三级大火)
  • (兴利中心)
  • (邓竟成接任警务处处长)
  • (沙田新城市广场一电视灯箱疑因电线短路两度引起火警,事件中无人受伤。)
  • (新世界集团刑事毁坏案)
  • (中学会考中文科及英文科评核制度改革)
  • 徐步高枪击案死因研讯

财经[编辑]

  • 恒生指数
  • 港股直通车
  • 港元及人民币汇价
  • 全港首个伊斯兰债券基金 - 恒生银行伊斯兰基金

楼市[编辑]

  • 次按问题
  • 内地资金到港买楼
==娱乐==
  • 香港数码地面电视广播
  • 电视大战(亚视改标志、有线第一台)
  • 无线四十周年、《溏心风暴》
无线电视
  • 沈殿霞屡传病重
  • 2012年奥运转播权争议
  • 电影市道
  • 歌坛

体育[编辑]

出生[编辑]

逝世[编辑]

参见[编辑]

上述内容只能说述在2007年内的重要事件,如欲查看进一步资料,请参阅有关条目或到各月之香港新闻动态存档中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