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八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八虛通常是指人體的八個大關節,即兩、兩、兩、兩,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1]。日常生活中拍八虛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2]

由來[編輯]

黃帝內經》曰:「人有八虛,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3]

類經評註》曰:「八虛,即五藏生成篇所謂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虛。」[4]

應用[編輯]

臨床上,醫者對八虛有所應用[5]。《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曾將其作為指導方藥運用[6];《傷科彙纂》將其用在在傷科治療中[7];《針灸甲乙經校注》中將其作為創新杵針之新和車路的理論之一[8];彈撥「八虛」可用於跌打損傷、中暑、暈針等引起的虛脫等症的急救[9][10]

參考資料[編輯]

  1. ^ 基于“八虚”理念探析机关之室“代偿”及其意义 - 中国知网. chn.oversea.cnki.net. [2022-04-30]. 
  2. ^ 【健康解码】常拍“八虚”,巧除五脏寒毒-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2-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3. ^ 楊永傑,龔樹全. 黄 帝 内 经. 北京: 線裝書局. 2009: 358–359. 
  4. ^ 郭教禮,張西相,王宗仁. 类经评注.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460–461. 
  5. ^ 張麗霞 楚佳梅 包燁華. “八虚”的内涵、特点及临床运用. 《中醫文獻雜誌》. 2019, (6). 
  6. ^ 方莉,李達,童佳兵. 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浅析. 中醫 藥臨床雜誌. 2012, (24(12)): 1223-1224. 
  7. ^ 張貴才. 新安医学与丹溪学说之渊源. 中華中醫藥學 會中醫藥文化分會第十三屆全國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延安: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第十三屆全國 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0: 208-209. 
  8. ^ 張燦砰,徐國仟. 针灸甲乙经校注.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6: 1698. 
  9. ^ 石學敏. 石学敏针灸全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6: 369. 
  10. ^ 廖國生. “八虚”弹拨法应用于虚脱急救. 宜春醫專學報. 1999,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