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斯汀格里巨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斯汀格里巨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森諾曼階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屬: 巴斯汀格里巨龍屬 Bustingorrytitan
Simón & Salgado, 2023
模式種
濕婆巴斯汀格里巨龍
Bustingorrytitan shiva

Simón & Salgado, 2023

巴斯汀格里巨龍屬名Bustingorrytitan,意為「巴斯汀格里的巨人」)是來自晚白堊世(森諾曼階烏因庫爾組英語Huincul Formation的一屬岩盔龍類泰坦巨龍類。模式種是濕婆巴斯汀格里巨龍Bustingorrytitan shiva)。[1]

發現與命名[編輯]

2001年,埃爾喬肯英語Villa El Chocón出土數具蜥腳類骨骼。該蜥腳類由西蒙於同年一場會議上公布並獲得非正式名稱「蜥足龍」("Sauropodus")。[2]其於2011年在瑪麗亞·埃迪斯·西蒙(María Edith Simón)的學位論文中首次描述。[3]

正模標本MMCH-Pv 59/1-40包括部分骨骼。共發現四具標本,總共包括部分齒骨及顱後骨骼。這些標本於2023年命名為泰坦巨龍類新屬新種濕婆巴斯汀格里巨龍。屬名致敬化石發現地所有者曼努埃爾·巴斯汀格里(Manuel Bustingorry)並組合希臘語titan以形容其巨大的體型。種名命名自毀滅並重塑宇宙的印度教神祇濕婆,指森諾曼階-土侖階動物群轉變。[1]

描述[編輯]

估計巴斯汀格里巨龍重重約67.3公噸(66.2長噸;74.2短噸)(使其成為最大的泰坦巨龍類之一)、長約22公尺(72英尺)。標本疑似並非屬於一隻發育完全的動物。[1]

分類[編輯]

巴斯汀格里巨龍被納入系統發育分析並恢復為岩盔龍類成員,而後者本身則被恢復為薩爾塔龍超科的一個亞分枝,與大多數分析相反。分析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馬拉維龍 Malawisaurus

阿拉摩龍 Alamosaurus

伊希斯龍 Isisaurus

拉佩托龍 Rapetosaurus

包魯巨龍 Baurutitan

巴斯汀格里巨龍 Bustingorrytitan

薩爾塔龍 Saltasauridae

後凹尾龍 Opisthocoelicaudia

內烏肯龍 Neuquensaurus

薩爾塔龍 Saltasaurus

古生態學[編輯]

巴斯汀格里巨龍復原圖

巴斯汀格里巨龍與其它兩種巨型泰坦巨龍類即阿根廷龍堅毅龍均發現於烏因庫爾組。三者彼此並無過近親緣關係,表明泰坦巨龍類在真泰坦巨龍類中有過多次進化。[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Simón, M. E.; Salgado, L. A new gigantic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the early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Neuquén Province, Argentin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23. doi:10.4202/app.01086.2023. 
  2. ^ Simón, Edith, (2001). A giant sauropo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El Chocon.
  3. ^ Simón, M.E. 2011. Los dinosaurios saurópodos de la Formación Huincul (Cenomaniano superior) en Villa El Chocón (Neuquén): osteología, relaciones filogenéticas, aspectos paleoecológicos, y paleobiogeográficos. 493 pp. Unpublished Thesis, Facultad de Ciencias Exactas, Físicas y Naturales,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órdoba, Córd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