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軍占領伊拉克後的伊拉克人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自2003年聯軍入侵以來,伊拉克人權問題再一次受到國際的長期關注和持續性的爭議。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國領導的聯軍和伊拉克政府對反叛分子的鎮壓措施十分值得關注。美國政府正在對其軍隊和軍火承包商在一些事件中違反國際和國內標準的行為的指控進行調查。英國也對它的軍事力量進行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指控進行調查。在2009年2月底,美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關於伊拉克人權狀況的報告,回顧過去一年(2008年)伊拉克的人權狀況。[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反叛分子侵犯人權的行為[編輯]

伊拉克的反叛勢力和恐怖分子被指控暴力侵犯人權,其中一些被證實,而一些人指出還有更多,包括:

2003年[編輯]

8月[編輯]

聯合國巴格達的辦事處在2003年8月遭到炸彈爆炸恐怖襲擊,一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1]Vieira de Mello遇害。同時還有22名聯合國工作人員死亡,超過100人受傷。遇難者中還包括一位世界衛生組織(WHO)負責對外關係和管理機構的前執行董事Nadia Younes。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譴責此次恐怖襲擊,聯合國安理會亦一併譴責。[2]

2004年[編輯]

6月[編輯]

韓國翻譯金善日阿布·穆薩布·扎卡維的追隨者斬首[3]

7月[編輯]

認主學基地組織斬首保加利亞卡車司機Ivaylo Kepov和Georgi Lazov,半島電視台播出含有斬首過程的錄像帶,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圖像和聲音而已。[4]

12月[編輯]

52歲的意大利攝影師Salvatore Santoro被斬首,斬首錄像被釋出。伊拉克聖戰者伊斯蘭運動宣稱對此負責。[3]

2005年[編輯]

2月[編輯]

伊拉克的Al-Iraqiya電視播出一份由敘利亞情報官Anas Ahmad Al Issa和伊拉克恐怖分子Shihab Al-Sab'awi提供的筆錄供詞,其中提到關於他們在敘利亞進行陷阱操作,爆炸,綁架暗殺和斬首的培訓。[5]

7月[編輯]

  • 據報道,有兩名阿爾及利亞外交官,在伊拉克被基地組織殺害。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發布的一份網上聲明承認,已經殺死這兩名被綁架的阿爾及利亞外交官,Ali Belaroussi和Azzedine Belkadi。「組織已經決定執行上帝在伊拉克的判決,將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兩名外交官視為叛徒......並下令殺死他們。」。[6]
  • 據報道,有埃及外交官在伊拉克被槍殺。在伊拉克的基地組織分部在網絡論壇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承認殺死埃及外交官al-Sherif。當地最具威望的遜尼派人士穆罕默德·坦塔維譴責殺害行為為「反宗教式的犯罪,踐踏道德和人性,背離了騎士精神和榮譽感」。[7]

2006年[編輯]

2月[編輯]

22日凌晨6:55,在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地之一,巴格達西北約100公里[8]的——伊拉克城市薩邁拉阿斯卡里清真寺發生爆炸事件。雖然在爆炸中沒有人員傷亡,但隨後幾天發生的爆炸造成了暴力事件。二月二十三日,發現了100具滿布彈孔的屍體。其後至少8人死亡。

6月[編輯]

在一組名為「聖戰者協商會議釋放人質視頻」的影像中,四名俄羅斯外交官在伊拉克被綁架。[9]

人權現狀[編輯]

已經有眾多的人權組織和什葉派官員批評,遜尼派綁架、折磨和殺害什葉派或那些他們認為是敵人的人群。國際特赦組織批評伊拉克政府的司法系統在瓦利德·尤尼斯·艾哈邁德主導下,在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關押了許多土庫曼裔記者長達10年而從未經過起訴或審判。[10]

教派戰爭[編輯]

伊拉克各宗派的紛爭使伊拉克一直處於內戰的狀態。各類遜尼派宗教團體以及民兵組織參與了大大小小的爆炸案和對政府各級官員的暗殺,以及對什葉派和較小的宗教少數派的暴力侵略。世俗導向的主體,伊拉克新政府的官員,駐伊拉克的外國官員,不同宗教、民族的社會集群、家庭和個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暴力侵犯和死亡威脅。

對難民生命的威脅[編輯]

由於各類謀殺和死亡威脅的原因,2000000名伊拉克人民已經離開伊拉克。他們主要去了敘利亞、約旦埃及[11]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NewsHour Extra: Who Are the Iraq Insurgents? - June 12, 2006. [2015-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2. ^ UN News Centre | News Focus: Dark day for UN. Un.org.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3. ^ 3.0 3.1 CBC News Indepth: Iraq. Cbc.ca.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07). 
  4. ^ Insurgents kill Bulgarian hostage: Al-Jazeera. CBC News. July 14, 2004 [2015-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7). 
  5. ^ 存档副本. [200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2). 
  6. ^ Free Internet Press - Uncensored News for Real People. Freeinternetpress.com.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7. ^ BBC NEWS | Middle East | Captors kill Egypt envoy to Iraq. London: News.bbc.co.uk. Last Updated: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 
  8. ^ Worth, Robert F. Muslim Clerics Call for an End to Iraqi Rioting.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5, 2006 [2006-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2). 
  9. ^ BBC NEWS | Middle East | Russian diplomat deaths confirmed. London: News.bbc.co.uk. Last Updated: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0. ^ WALID YUNIS AHMAD: CHARGED AFTER 11 YEARS OF UNLAWFUL DETENTI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March 2011 [17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4月29日). 
  11. ^ BBC NEWS | Middle East | Warnings of Iraq refugee crisis. London: News.bbc.co.uk. Last Updated: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外部連結[編輯]

一般人權[編輯]

酷刑[編輯]

敢死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