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通濟橋 (黟縣)

座標29°56′04″N 117°56′48″E / 29.934578°N 117.946535°E / 29.934578; 117.94653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通濟橋
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黟縣碧陽鎮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不詳
認定時間不詳

通濟橋原名戊己橋,俗稱北門橋,為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的一座清代三孔石拱橋,坐落於原黟縣縣城北門臨漳門外,南北向橫跨漳河,初建於南宋淳熙五年(歲次戊子,1178年),嘉靖二十年(歲次己丑,1541年)重建,並取兩次修橋時間的天干將橋命名為戊己橋,乾隆十九年(1754)再次重建並改為今名,光緒九年(1883年)和1982年曾重修[1]。橋長32米,寬6.5米,高約10米(取現場碑記數據),西側橋墩伸出橋體並削成尖狀,以利分水。

圖集[編輯]

橋孔
橋面

參考資料[編輯]

  1. ^ 《通济桥》. 黟縣政府網. [2013-05-01].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