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盛 (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盛(?—536年7月2日),字盆生[1]勃海郡蓨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編輯]

高盛是高歡的堂叔[2],為人寬厚有長者風範,以奉朝請起家官[1]高歡在信都起兵反抗爾朱氏時,以高盛為中軍大都督。太昌年間,高盛封廣平郡公,食邑五千戶,很快出任侍中、冀州大中正[1][3]天平元年十月庚午(534年11月12日),開府儀同三司高盛增加食邑七百戶[1],出任司徒[4][5][6]。天平二年三月辛酉(535年5月2日),高盛改任太尉[7][8][9]

天平三年五月廿八日(536年7月2日),高盛去世[10][11][12],朝廷贈予使持節、假黃鉞、都督洛秦雍恆懷豫青齊並肆十州諸軍事、太尉太師錄尚書事,諡號文懿[1]。高盛沒有兒子,以哥哥的兒子高子瑗為嗣子。天保初年,高子瑗改封平昌王,在魏尹任內去世[13][14]

家庭[編輯]

祖父[編輯]

  • 高湖,北魏寧西將軍、涼州鎮都大將、東阿敬侯

父親[編輯]

兄弟[編輯]

關係[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齊書/卷14》,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51》,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韓理洲等輯校編年. 《全北魏东魏西魏文补遗》.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0年12月: 六十五——六十六. ISBN 7-80736-451-3 (中文(繁體)). 
  2.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九》: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 按魏書卷三二高湖傳,盛父各拔與高歡祖謐為兄弟,則盛乃歡從叔。高歡世系可疑。魏書、北齊書之不同,或即史臣編造失檢所致。
  3.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各拔少子盛,天平中,侍中、太尉公、廣平郡開國公。
  4.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庚午,以太師、趙郡王諶為大司馬,以司空、咸陽王坦為太尉,以開府儀同三司高盛為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高昂為司空。
  5.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庚午,以太師、趙郡王諶為大司馬,以司空、咸陽王坦為太尉,以開府儀同三司高盛為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高昂為司空。
  6.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五·梁紀十一》:庚午,東魏以趙郡王諶為大司馬,咸陽王坦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高盛為司徒,高敖曹為司空。
  7.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三月辛酉,以司徒高盛為太尉,以司空高昂為司徒,濟陰王暉業為司空。
  8.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三月辛酉,以司徒高盛為太尉,以司空高昂為司徒,濟陰王暉業為司空。
  9.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三月,辛酉,東魏以高盛為太尉,高敖曹為司徒,濟陰王暉業為司空。
  10.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戊辰,太尉高盛薨。
  11.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戊辰,太尉高盛薨。
  1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戊辰,東魏高盛卒。
  13. ^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以盛為中軍大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位。贈假黃鉞,太尉、太師、錄尚書事。無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於魏尹。
  14. ^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盛來赴,以為中軍大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位,贈假黃鉞、太尉、太師、錄尚書事。無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於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