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鶯
攝於印度喜馬偕爾邦的Guna Pani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樹鶯科 Cettiidae
屬: 山樹鶯屬 Horornis
種:
小鶯 H. fortipes
二名法
Horornis fortipes
(Hodgson 1845)
亞種[2]
  • H. f. pallidus - (Brooks, WE, 1871)
  • H. f. fortipes - (Hodgson, 1845)
  • H. f. davidianus - (Verreaux, J, 1871)
  • H. f. robustipes - (Swinhoe, 1866)
異名

Cettia fortipes

小鶯學名Horornis fortipes)又名強腳樹鶯,為樹鶯科山樹鶯屬鳥類。該物種分佈在南亞地區,其模式產地在印度[3]

小鶯體長約11-12.5厘米,整體棕褐色,鼻至枕後有細長淡黃色眉紋,且具暗褐色貫眼紋,尾羽飛羽暗褐色,頦、喉及腹部中央白色而稍有灰色[4],跗跖及趾較強壯。[5]

分佈[編輯]

小鶯於中國廣泛分佈於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西南地區北京河北陝西甘肅台灣西藏東南部,於尼泊爾不丹克什米爾、印度(北部,阿薩姆)、緬甸等地也均有分佈。[5][4]

繁殖期常活動於海拔2400米一下的闊葉林和灌木叢,非繁殖期至更低海拔地帶,常於山腳的果園、平原地區的公園、農田和村莊附近出沒。[5][4]

習性[編輯]

小鶯常穿梭於稠密的灌木叢中,繁殖季常鳴唱,但難覓蹤影。繁殖期叫聲清脆洪亮,為三或四音節,以長哨聲起。[5]嗜食昆蟲,如鱗翅目幼蟲、甲蟲象甲膜翅目昆蟲等,亦兼食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野果和雜草種籽等。[4]

亞種[編輯]

小鶯目前共有4個亞種,有觀點認為華南亞種和台灣亞種應提升為一個獨立種[5]

  • 小鶯華南亞種H. f. davidiana)。在中國大陸,分佈於甘肅陝西四川、華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6]特徵為下體中央白色,兩側淡棕色較淺。[4]
  • 小鶯指名亞種H. f. fortipes)。在中國大陸,分佈於西藏、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7]特徵為下體淡棕色較明顯,腋羽黃色較濃。[4]
  • 小鶯台灣亞種 (H. f. robustipes),分佈於台灣等地。[5]特徵為下體呈淡黃褐色。[4]
  • 小鶯喜馬拉雅亞種 (H. f. pallidus),分佈於西喜馬拉雅、西尼泊爾等地。[2][4]

參考文獻[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Horornis fortipe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9. [2010-9-30]. 
  2. ^ 2.0 2.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IOC World Bird List 14.1. [2024-06-19]. doi:10.14344/IOC.ML.14.1 (英語). 
  3.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强脚树莺.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强脚树莺.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 [2024-06-20] (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5.5 劉陽; 陳水華.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71008741. 
  6.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强脚树莺华南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7.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强脚树莺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