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鄭攻許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攻許之戰
日期前712年—前504年
地點
今河南省中部
參戰方
鄭國 許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鄭莊公
鄭文公
鄭穆公
鄭襄公
鄭成公
鄭簡公
許莊公
許穆公
許僖公
許靈公
許悼公
許男斯
兵力
不詳 不詳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鄭攻許之戰發生於春秋時期鄭國許國的一系列戰爭。

鄭國從春秋初年自關中遷到河南,向四方擴展領地,對鄭國南鄰的許國展開兼併戰爭。許國經常被鄭國擊敗,但由於諸侯之間的矛盾特別是晉楚爭霸的進行,許國經常重新復興。在楚國郢都被吳國攻克期間,許國為鄭國所滅。在楚國扶植下,許國復國。戰國初期,許君被楚國廢黜,許國徹底滅亡。

過程[編輯]

1

前712年夏,鄭莊公與魯隱公在郲會面計劃攻打許國。秋,鄭莊公、魯隱公與齊僖公率領三國軍隊進攻許國,三國聯軍於7月13日兵臨許國。公孫閼(子都)和潁考叔因為爭奪兵車結怨,這時,潁考叔拿着鄭莊公的旗幟「蝥弧」爭先登上城牆,子都從下面用箭射他,潁考叔摔下來死了。7月15日,三國聯軍攻入許都,許莊公逃亡衛國,在鄭莊公的主持下,立許桓公為許國國君,並將許國東部予給許叔,而許國西部則由公孫獲打理[1]。前697年,鄭國政變,鄭厲公逃亡到蔡國。六月二十二日,鄭昭公回到鄭國。許穆公回到許國都城。魯桓公齊襄公為了謀劃安定許國,在艾地會見,鄭國重新復國[2]

2

前665年夏,鄭國侵入許國。凡是出兵,有鐘鼓之聲叫做「伐」,沒有叫做「侵」,輕裝部隊快速突擊叫做「襲」[3]

3

前627年冬,晉國陳國、鄭國進攻許國,懲罰許國倒向楚國。楚國令尹子上攻打陳國、蔡國。陳國、蔡國和楚國講和,又進攻鄭國。晉國的陽處父率軍侵入蔡國,楚國子上前去救援,爆發泜水之戰[4]

4

前588年夏,許國依仗楚國而不事奉鄭國,鄭國的子良進攻許國。十一月再次伐許。

5

前587年十一月,鄭國的公孫申帶兵去劃定所得許國土田的疆界。許國在展陂將其擊敗。鄭襄公進攻許國,佔領了鉏任、冷敦的土田。晉國欒書作為中軍將荀首作為中軍佐,士燮為上軍佐率領大軍救援許國,進攻鄭國,佔領了汜地、祭地。楚國子反救援鄭國,鄭襄公和許靈公在子反那裏爭論是非,皇戌代表鄭襄公發言。

6

前582年秋,鄭成公去到晉國,晉國為了懲罰他傾向楚國,在銅鞮將他抓獲。欒書率兵進攻鄭國,鄭國人派遣伯蠲求和,晉國殺死了伯蠲。楚國的子重入侵陳國以救鄭國。鄭國為了向晉國表示他們並不急於救出鄭成公,於是包圍許國,公孫申計劃:「出兵包圍許國,假裝另立國君,而暫時不派使者去晉國,晉國必然放國君回來。」次年五月十一日,鄭成公回國。

7

前577年八月,鄭國的子罕進攻許國,戰敗。八月二十三日,鄭成公再次進攻許國。八月二十五日,進入許國的外城。許國人把叔申的封地交還鄭國以此與鄭國講和。前576年,許靈公害怕鄭國逼迫,請求遷到楚國。十一月初三日,楚國公子申把許國遷到葉地[5]

8

前557年,許靈公向晉國請求遷都。諸侯就讓許國遷移,許國的大夫不同意,晉國讓各國諸侯回國而單獨出兵進攻許國。鄭國的子聽到將要進攻許國,就輔佐鄭簡公跟從諸侯的軍隊。鄭簡公會同晉國荀偃魯國叔老衛國寧殖宋國征伐許國。六月,軍隊駐紮在棫林。初九日,攻進許國,駐紮在函氏。和楚國湛坂之戰後,再次進攻許國然後回國。前547年,許靈公去到楚國,請求進攻鄭國,說:「不發兵,我就不回去了。」八月,許靈公死在楚國。十月,楚康王於是攻打鄭國。楚國渡過汜水回國,然後安葬許靈公[6]。前533年二月,楚國的公子棄疾把許國遷到夷地,其實就是城父。再增加州來、淮北的土田給許國,由伍舉把土田授給許悼公。前524年冬,楚平王派王子勝把許國遷移到析地,就是原來的白羽[7]。前506年,許國遷到容城。

9

前504年春,由於柏舉之戰楚國戰敗,不能救援,鄭國游速率軍俘虜許男斯,滅亡了許國[8]

註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