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廉(1893年—1935年),隅卿浙江鄞縣人,中國民俗學家、戲曲學家、藏書家。

生平[編輯]

生於浙江鄞縣,現為寧波市鄞州區鄞縣五馬著名學術家族成員之一,因年最小,又稱「九先生」。父親馬海曙,有兄馬裕藻馬衡馬鑒馬准[1]

專長研究中國傳統小說、戲曲理論。富藏書,所藏中國歷代珍本善本近千種,藏書樓名「不登大雅文庫」。[2]

先後任北平孔德學校教務長,1925年秋為孔德學校購入車王府曲本,並委託顧頡剛整理,是研究明清戲曲和曲藝的重要資料。後任北平師範大學(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立北京大學(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學上受王國維影響。小說研究上受魯迅影響,尤精於中國小說史、中國明朝小說的研究。1926年8月,繼魯迅之後,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席教授,專門講授中國小說史。[1]

1931年秋,因病赴南方養病,暫別北大講壇。1933年,復回北大。1935年2月19日,因腦溢血猝逝於北大講壇之上。[1]

代表著作[編輯]

研究著作[1]

  • 《中國小說史》
  • 《錄鬼簿新校注》
  • 《曲錄補正》
  • 《不登大雅文庫書目》
  • 《鄞居訪書錄》
  • 《千晉齋專錄》
  • 《勞久筆記》
  • 《隅卿雜抄》

翻譯著作[1]

  • 《京本通俗小說與清平山堂》
  • 《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說》
  • 《論明之小說三言及其他》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北京大學. 大师传略. 北京大學圖書館. 2001 [201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藏书家马廉和他的不登大雅文库藏书. 藏書網. 201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