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齊攻衛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齊攻衛之戰,是春秋時期齊國攻打衛國的一系列戰爭。

衛惠公藉助齊襄公之力奪位,其後衛國內亂不斷。齊桓公也曾經對衛國用兵。衛國被赤狄攻克國都,齊桓公存邢救衛,幫助衛國復國。齊桓公死後,衛國為了援助魯國便攻打齊國[1]。前632年,晉文公楚成王爭霸城濮之戰後,齊國、衛國參加踐土之盟,承認晉國的霸主地位。衛國距離晉國更近,因此更加依附於晉國但是在晉國霸權衰落時,齊國想要挑戰晉國,這期間,齊宋兩國的軍事衝突,是齊國挑戰晉國,衛國作為晉國組織的諸侯聯軍攻打齊國。春秋後期,衛國內亂不斷,齊國也時常出兵干涉。

過程[編輯]

衛惠公復位[編輯]

衛惠公被衛國人驅趕出衛國。前691年正月,齊襄公發兵西進攻衛,以助衛惠公歸國復位。魯國大夫公子溺也擅自領兵會同齊軍攻衛,齊、魯兩軍遭到衛軍的抵抗,無功而返。前689年冬,齊國又聯合魯國、宋國陳國蔡國四國再度攻衛。前688年夏,應邀救衛的周軍未能阻止諸侯聯軍攻陷衛都,衛君黔牟逃到了周王城,衛惠公因此復位。

齊桓公伐衛[編輯]

前667年,因為衛國曾擁王子穨做周天子,周惠王召伯廖賜命齊桓公,要求他進攻衛國。前666年三月,齊桓公討伐衛國,戰勝,以周天子的名義責備衛國,取得了財貨回國[2]

衛聯魯抗齊[編輯]

前635年,衛國調停莒國和魯國的關係。十二月,魯僖公衛成公、莒慶在洮地結盟,重溫衛文公時代的舊好,和莒國講和。前634年正月,魯僖公會見莒茲丕公、衛國甯莊子,在向地結盟。重溫洮地盟會的舊好。齊國對洮、向兩次會盟不滿,派軍隊進攻魯國西部邊境,夏,齊孝公進攻魯國北部邊境,衛國為了履行洮地的盟約,派軍對攻打齊國[1]

衛助晉伐齊[編輯]

前592年,晉國郤克出使齊國,被齊頃公侮辱,於是前591年春,晉景公衛國太子臧共同發兵進攻齊國,到達陽穀,齊頃公與晉景公在繒地會盟,晉軍回國[3]。前589年春,齊頃公攻打魯國。四月,衛國孫良夫率軍和齊軍在新築交戰,衛軍戰敗。六月,晉國郤克聯合衛國孫良夫、曹國公子首、魯國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率軍在鞌之戰擊敗齊國,齊國重新服從晉國的霸權[4]

前558年,晉悼公去世後的三年內,齊國五次攻打魯國。前555年,晉國執政中行偃糾合下,晉平公魯襄公宋平公衛殤公鄭簡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獻公杞孝公小邾穆公十二國聯軍在平陰之戰大勝齊國,包圍臨淄。前554年春,諸侯在督揚結盟,晉國的欒魴領兵跟從衛國的孫文子進攻齊國。五月,聽到齊靈公去世,禮不伐喪,於是回軍。冬,齊國和晉國講和[5]

蒯聵之亂[編輯]

晉國霸權衰落後,齊景公衛靈公聯合對付晉國。范氏中行氏之亂時,齊國、衛國支持晉國范氏中行氏,晉國趙氏把流亡到晉國的衛太子蒯聵送到衛國戚地。前492年春,齊國國夏、衛國石曼姑圍攻戚地。

晉國支持蒯聵即位後,蒯聵與趙鞅失和。前478年六月,趙鞅包圍衛國。齊國的國觀、陳瓘救援衛國,十月,蒯聵逃走,晉國立公孫般師為衛君。十二月,齊國進攻衛國,衛國請求講和。齊國立了公子起為衛君,拘捕了般師回去,讓他住在潞地。次年,衛國政變,衛君起流亡齊國。蒯聵之子衛出公從齊國返回衛國復位[6]。前469年五月,衛出公公孫彌牟趕出國都帝丘,他請求齊國、鄭國派軍支援。齊鄭聯軍雖然取得一定戰果,但是很快撤軍,衛出公只好流亡越國。前407年,齊國與鄭國在西城會盟,齊國攻克衛國貫丘(今山東省曹縣西南)。

註釋[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