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主題

史克威爾(Square)是宮本雅史於1986年建立的電子遊戲開發與發行商,持有最終幻想SaGa聖劍傳說等百萬銷量級電子角色扮演遊戲(RPG)品牌。「Square」有「正方形」「廣場」「頑固的」「有規矩的」等意思,表示企業會正視面對問題而不逃避,並意指遊戲軟件製作者聚集的廣場,也包含了對公司的出生地四國(四角形)的感恩之意。

艾尼克斯(Enix)由福島康博於1975年建立,原名「營團社募集服務中心」,負責發行房地產廣告小型報。公司1982年改為現名,並開始電子遊戲的代理發行,主要品牌為日本國民RPG勇者鬥惡龍。「Enix」名稱有雙關含義,既表示從灰燼中重生的神話鳥類不死鳥,又象徵世界第一台數字電腦艾尼阿克

2003年4月1日,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正式合併,新公司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 Enix)誕生。公司現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的新宿東區廣場大廈。

閱讀更多有關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資訊


精選條目

超時空之鑰系列是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原史克威爾)開發並發行的電子遊戲系列。遊戲首作為1995年時間旅行電子角色扮演遊戲超時空之鑰》,其後有兩部續作《Radical Dreamers》和《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發行。系列首作由青木和彥製作,松井聰彥北瀨佳范時田貴司監督。此外系列還有一部促銷動畫《時空冒險Numa Monjar》及兩個《超時空之鑰》移植版。截至2003年3月31日,《超時空之鑰》以265萬的銷量成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第12暢銷遊戲(以出貨量計);《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以150萬的銷量排第24位。截至2011年3月,兩部遊戲累計售出530萬份。遊戲獲得非常積極的評價。《超時空之鑰》六次登上多媒體網站IGN「史上100大遊戲」榜單的高位——2002年列第4,2005年上半年列第6,2005年下半年列第13,2006年列第2,2007年列第18,2008年列第2。系列音樂獲非常高的評價並廣受歡迎。

精選遊戲

最終幻想VI(日語: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英語:Final Fantasy VI是一款由史克威爾(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開發,於1994年在超級任天堂平台發行的角色扮演遊戲,為最終幻想系列的第6部本傳遊戲。故事設定在一個幻想的世界,科技水準相當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遊戲的故事講述了一組反抗分子,試圖推翻帝國獨裁統治的故事。遊戲有14位玩家角色,是最終幻想系列前幾作中可供玩家操控角色最多的遊戲。

遊戲PlayStation移植版於1999年發行,Game Boy Advance移植版於2006年發行,兩個移植版本皆由東星軟件移植,並在原版基礎上做了少量改變。遊戲於2011年3月15日發行於日本Wii Virtual Console服務,緊接又在PAL區(2011年3月18日)和北美地區(2011年6月30日)發行。遊戲在北美首次發佈時原題為「最終幻想III」,蓋因當時《最終幻想III》未在日本以外的地區發佈。但後來的北美本地化作品又改回了原標題。《最終幻想VI》是系列第一款非坂口博信——系列製作人和創造者——監督的作品,該職務由北瀨佳範和伊藤裕之擔當。系列長期設計師天野喜孝繼續負責圖像和人物設計,作曲家植松伸夫為本作寫音配樂。隨遊戲發佈的還有數張原聲音樂專輯。

《最終幻想VI》發佈後獲得一致好評,《最終幻想VI》是角色扮演遊戲的里程碑之一,並且被視作史上最出色的電子遊戲之一。其超級任天堂和單獨版Playststion版本在全球銷量已逾348萬,收錄PlayStation版遊戲的日版合輯《最終幻想 Collection》與美版合輯《最終幻想Anthology》累計售出75萬。本作亦贏得了很多獎項。

精選圖片
日本音樂家植松伸夫,代表作為最終幻想系列音樂
分類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