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吉林路機車道公寓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建築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建築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建築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臺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臺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臺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位在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哪棟老公寓,被認為是台灣機車文化的代表性建築?
    吉林路機車道公寓條目由Outlookxp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Outlookxp討論 | 貢獻),屬於「Building」類型,提名於2016年11月2日 15:37 (UTC)。
    • (~)補充:在桃園市桃園區秀山路55巷與56巷接點也有類似建築,只是新聞沒報。--Outlookxp留言2016年11月2日 (三) 15:43 (UTC)[回覆]
    • (+)支持,達DYK標準。@Outlookxp補充意見如下:
      1. 案名不會寫在使用執照上面。絕大部分的台北公寓,也不會把案名刻在外牆。案名通常會出現在當年的廣告,只是要花時間翻閱那一年的報紙,你才有可能找到。不過像此案的起造人由多個同姓人士共同列名,不是公司,而是家族共同出資合建,很有可能就沒有案名了。
      2. 撇開小小的臺灣,放眼世界。看多了,才知道1974年的住宅不一定老舊。台灣沒有維護、保養房子的概念──缺乏維護,才讓40年的福樂公寓變成「屋齡過於老舊」。與其照搬這種說法,不如說年久失修。維基百科裏面,有上百條上海、紐約和柏林等城市的七八十年的公寓條目,屋況比福樂公寓好多了。
      3. 最後補充一點,看了學者的說法,機車道可能是後來的用途,而不是設計的本意。如果依照學者的說法,定義上保守的說那是坡道,而後來演變為機車道用途會好一些。最後的最後想到一件事,那個年代,腳踏車遠遠比速克達還流行,差距不是一個數量級而已。--Jasonzhuocn留言2016年11月3日 (四) 08:59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B2322858留言2016年11月6日 (日) 04:22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Robert Huang 留言2016年11月6日 (日) 12:50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開了眼界。但那時的建築物相當醜就是。--平成28年暨皇紀2676年及丙申年留言2016年11月6日 (日) 13:1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