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美國人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人權[編輯]

未能入選特色條目 This article is said by some to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FA. But I feel some sections such as police brutality, War on Drugs 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hould be added or expanded. Currently I am researching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these topics are needed. --Skyfiler 18:05 2006年3月8日 (UTC)

果然Wikipedia:同行評審就是那冷宮啊,放這裏來看看有沒有人氣。--Skyfiler 06:04 2006年3月18日 (UTC)

(-)反對-1.條目內文裏面,詳盡列出中國對美國的人權狀況官方文件,並單成一細項敘述,個人認為就已經違反中立原則。2.缺乏圖片。(已有圖片)3.負面評述居多,讀起來像中國官方對美國人權的嚴厲批判。4.缺乏歐盟,亞洲其他國家對美國人權的評價。winertai 06:23 2006年3月18日 (UTC)

1 嗯,莫非你認為中國的人權報告=不中立?網上可以找到的年度人權報告基本就是中美兩家的,而且美國的報告裏面不包含美國本身的人權狀況,難道要我自己做原始研究?
2 放什麼圖片?虐囚圖片?
3 你自己去搜索"美國人權"看看正面文章有多少。這種一邊倒的搜索結果怎麼做中立闡述?
4 誰能找到歐盟理事會的人權報告?--Skyfiler 19:19 2006年3月18日 (UTC)
EU Annual Report on Human Rights - 2005Kaihsu 15:20 2006年5月18日 (UTC)

::無言。如您真的認為中國人權情況比美國人權情況好,我也沒意見。不過,個人覺得這大概會成為千古笑話。我建議您起碼從結黨集會與宗教自由來看起。我想,起碼美國在這方面是比中國好一點滴。我再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如果一國一票,美國人權與中國人權孰優孰劣,大概可以立判上下。您這篇僅從中國報告來看美國人權的條目如果成為特色條目,真的....。我無意批評中國人權也不想維護美國,這些論點只不過就事論事。最後,如果中國人權這麼凌駕於美國人權,那您上維基的基本權利就不會這麼倏地的被剝奪了。winertai 19:36 2006年3月18日 (UTC)

抱歉,我很懷疑你是否有看過文章。文章中大部分的內容都來自美國政府網站和在美國的人權組織,而且並沒有提到中國的人權狀況。我不知道你從何處得出「僅從中國報告」和「我認為中國人權比美國人權好」的結論。--Skyfiler 20:09 2006年3月18日 (UTC)

抱歉,您可以在該條目討論頁看到我在上個月的文字。謹重複如下:條目內文裏面,詳盡列出中國對美國的人權狀況官方文件,並單成一細項敘述,個人認為就已經違反中立原則。winertai 08:18 2006年2月28日 (UTC) 另外,個人覺得負面資料過多,文內鮮少有正面評估報告。尤其,拿中國評估來解釋美國人權,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怎不拿美國的死對頭法國的評估,還比較有公信力。)。個人覺得本條目實在太過中國中心。我很納悶,除了中美之外的主要國家中,到底認為中國比較有人權的主要國家多,還是認為美國忽視人權的多?winertai 08:28 2006年2月28日 (UTC)winertai 20:14 2006年3月18日 (UTC)PS:1.我對維基很重視的,絕對不會沒看完就發言。2.我於其他方面鮮少發言,會在這直言不諱,是因為我對維基特色條目的特別喜好。3.我的建議都是出自善意。winertai 20:17 2006年3月18日 (UTC)

您或許可以平心靜氣的再看看條目中,正面評價有多少?負面的有多少?出自中國官方報告的又是多少?winertai 20:20 2006年3月18日 (UTC)
這是我對這條目的最後一次意見:1.請這位親愛的維基朋友再想想,為何這條目就只有英文和中文兩語言?2.請別把已封鎖的中國網界所得的資料視作當然3.多想想,多看看,多點學術,別把成見框框放在書寫中,會讓您獲得很多知識的。謹此winertai 20:30 2006年3月18日 (UTC)
抱歉,我人在美國,無從感受你所說的限制,也不可能將其封鎖結果視作當然。我尚未閱讀過所謂中國的官方報告,所以無從得知文章內容有多少被認為「出自中國官方報告」。但是我很納悶,你為什麼會認為文章是在用中國的官方評估解釋美國人權?因為個人興趣,文章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描述美國的人權法律發展史,我不認為中國政府的報告會包含這些內容。至於平衡方面,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如果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和英文維基百科的資料都被認為是中國中心的話,我也無話可說。語言方面,如果一定要加入第三方語言的資料,恕我無能為力。瑞典公佈的國際人權報告[1]我看不懂。--Skyfiler 21:15 2006年3月18日 (UTC)

:::::抱歉,破例再多嘴一下,我不知道您條目內容中這段「中國對美國人權紀錄的評估」(原文照登)作為對美國發佈的年度外國人權紀錄的回應,中國政府在21世紀初定期發佈年度美國人權紀錄。2002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題為《2001年美國人權紀錄》的報告。在2001年2月27日,它發表了一篇2000年美國人權狀況的報告。作為對美國在《各國人權狀況報告》中對中國人權指責的回應,這個報告批評了美國的人權狀況。這份報告列舉了一些列美國侵犯人權的紀錄和一些諸如犯罪和貧困等的社會問題。這份報告並沒有太多批評美國侵犯言論自由的權利或出版自由的權利。但它指責美國政治體系是不民主的(引用了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為例),司法機關帶有種族偏見,以及美國通過全球的軍事行動「破壞世界和平和穩定」。它更進一步論述了美國的經濟和社會情況並把它描述成是對人權的侵犯。是否與您我尚未閱讀過所謂中國的官方報告的此討論頁論述文字互相衝突?再說一下,假使把「批判美國人權」或自我反省的內容充當是「美國人權」實況,也沒有與他國作比較,我覺得是相當失當的事情。winertai 07:27 2006年3月23日 (UTC)

你的意思是說,看過這段文字就等於看過中國的官方報告?我不同意這個觀點。這段文字只是對報告的描述而已。另外,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做做美國人權和他國人權的比較研究,如果加上歷史人權狀況就更好了。不過人權的具體定義是個問題,而且可供驗證的資料很難找。你可以去看看英文維基百科的討論頁的討論。
(+)支持。內容資料詳盡,註釋清楚,已有特色條目的水準,建議在文章一開始的地方再加上美國憲法及法律中對人權保障的範圍為何,可以讓整篇文章更為完整。順便回覆Winertai的意見,我個人認為有一些人權的東西是普世標準,但世界各國對於人權究竟為何存有不同理解,無論如何,人權這種東西,通常都是一項一項被挑出來檢視,而人權在政教不自由的國家,大家只會看到政治、宗教等方面的權利;在政教自由的國家,大家就會去一項項檢討其他弱勢者人權。美國每年對於世界各國發表人權報告,以我所知,卻極少有國家敢提出對美國的人權報告,因此我認為中國的美國人權報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列出來是無妨,標明出處,不把這些當成是維基百科本身的意見也符合NPOV(將各方觀點羅列),不過我認為,這種報告在內容選取上必須以中國政府有辦法理解美國政府就該項人權的內涵究竟何指、並以同樣的標準來檢視美國是否符合人權的項目為限,如果它有部分內容只是為了發洩民族主義情緒,只是用來挑美國毛病,那該部分就毫無可採。在我看來,skyflyer所引述的那段話,如果不是中國政府講的,倒也不算太過基於情緒亂批,因此就算是中國政府講的,也應該還算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Theodoranian|虎兒 =^-^= 02:14 2006年3月19日 (UTC)
引文非常豐富,對於中文版來說不可多得。雖然我也同意虎兒的看法,但是誠如winertai所言,對美國人權的不同觀點還不夠全面,甚至可以說太缺乏(至少需要世界幾個主要政體對此的看法,以及學界的不同觀點)。因此(-)反對。--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32 2006年3月20日 (UTC)
(+)支持。本文內容詳盡,恪守中立原則,已達特色條目水準。--積積 Shall we talk? 23:04 2006年3月22日 (UTC)
(+)支持。但裏面需要多加其他國家對美國人權狀況的評論,以示平等,單獨只有中國的評論,會受人以柄的。其中winertai 用戶的評論明顯對中國帶有歧視性,也有很嚴重的政治傾向,語言嚴重的不中立,建議不要採信。但這個條目應該更加的中立,在舉出人權壞的一面的時候也應列舉好的一面的信息。信陵使 21:22 2006年3月23日。{UTC}
中立不僅僅是表述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把有爭議的部分通過各種不同的觀點表述出來。因此觀點不全面,也同樣是不中立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16 2006年3月23日 (UTC)
抱歉,我覺得這樣說似乎又太過了。在我看來,觀點不足的部分應該是「不夠完整」而非「中立性有問題」,中立性是指有多種觀點時要都羅列出來,但是如果「不夠完整」就不會有「多個衝突觀點」這個中立性的前提了。我認為特色條目相較於一般條目,對於各種觀點的要求是更為全面的,只是我有點不解大家是希望看到這個條目再增加哪些方面觀點?請提供比較明確的建議,這樣也方便有心的人士加以增修,達到特色條目的標準。--Theodoranian|虎兒 =^-^= 03:57 2006年3月24日 (UTC)
謹在此稍稍回應虎兒的看法。個人認為此條目因為作專一國家討論,因為焦點過於集中,無法廣為與他國比較,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不自覺的負面評論。一面倒的搜尋結果,或者兩國家互相較勁的報告中都讓事實失真。比方引用無國界組織的資料中的美國新聞自由第44名,應該加入第一名是誰,其他主要國家(如英國,法國,甚至中國)多少名以資比較。又比方批評美國婦女人權時,卻沒有考量到某些阿拉伯國家的婦女地位問題,和美國婦女地位與其他國家婦女人權的比較。。這是我強調的全面觀點。其實忝為維基新人的我有一個較為另類的看法與疑惑,為何這麼重要且涉及普世價值的人權相關條目,為何以OO人權為名的維基條目只會出現中國人權美國人權?而且只會出現在中文維基與英文維基?或許從這方面來深思,可以更能解釋「不夠完整」的疑問。在此沒有任何指正,只是有些疑惑。winertai 04:20 2006年3月2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