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維基興趣小組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問題[編輯]

  1. 是否需要把各興趣小組的討論內容也集成到這裏?--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38 2005年5月26日 (UTC)
  2. 為什麼沒有地理興趣小組呢?--氫氧化鈉(Flsxx) NaOH 08:36 2005年7月18日 (UTC)
  3. 是否可以成立把神話從宗教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一個興趣小組?Wiseworm 05:26 2005年8月11日 (UTC)
  4. 請問是否能增加新分類"餐旅休閒管理"? NOSY@TW 01:55 2006年12月16日 (UTC)

建議[編輯]

希望可以在Wikipedia:維基興趣小組中添加明星電視劇小組。—Jyu.. 09:02 2007年4月6日 (UTC)

看韓劇、日劇、港劇或西方劇集的人,可能屬於不同人,如果分成同一組人是否可行呢?不過興趣小組都是為了找趣緻相投的人,一同寫更多內容,再多一點也沒有甚麼不好啊。最重要是不要開了小組後,卻沒有人參加--Kevin wong 17:05 2007年4月6日 (UTC)  
開了以後就會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人參加咯。—Jyu.. 06:48 2007年4月7日 (UTC)

較大的改動[編輯]

原先不準備在這裏說的,不過考慮到修改的連結比較多,還是在這裏說明一下。

改動前,基本上所有的興趣分類連結,如「物理」,是指向物理興趣小組的討論頁面;而「討論」是直接指向討論頁面里的「建立新討論」的連結。這樣很混亂,例如想要進入興趣人員列表的人被連結到了討論頁面,而想要查看討論內容的人卻被連結到一個建立新討論的空白頁面。

改動後,我使興趣分類連結指向該興趣小組的人員列表,而討論連結指向能查看所有已有討論的討論頁面

另外,我還把有的長鏈(含有w/index.php?title=之類的)接改成較短的連結(/wiki/Wikipedia_talk/xxx)便於以後整理。

希望大家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Alex He Di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14 (UTC)[回覆]

關於維基興趣小組推廣與改組的建議[編輯]

在此推廣興趣小組,興趣小組僅是部份與專題合併,而且就算是合併仍是存在,若有興趣的主題請至以下各小組簽到(粗體為簽到數高於30人或較活躍的興趣小組,斜體為人數少且久無簽到者之小組,+為2010年有新加入成員,++為推廣後有新成員加入):
數學(75人++1) 物理(39人++2) 化學(78人++3) 醫學(17人) 生物學(78人+) 天文(44人+) 地理(25人+) 歷史(128人+) 政治(50人+) 哲學(30人) 軍事(64人+) 法律(26人) 教育(6人) 宗教 (25人) 猶太教 (5人) 佛教 (45人+) 性別 (18人) 語言 (40人+) 文學 (42人+) 藝術 (10人) 電影 (26人+) 音樂 (44人+) 體育(7人+) 建築 (28人) 經濟 (22人+) 交通 (16人) 航空(4人) 軟件 (很多人++) 網絡通訊(4人) 蘋果電腦 (11人) 動漫遊戲(56人+) 中華文化 (27人+) 藝術設計 (18人) 人類學 (7人) 心理學(43人++ ) 中藥(3人) 集郵(4人) 媒體(4人) 環境(1人) 電視劇(5人) 農業(2人) 太平洋颱風季(19人) 槍械(11人)

維基百科:農業興趣小組只有兩人報名而且無歸屬WP:專題,因此在此建議對此小組進行改革,因廣義之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而一般人所說之農業通常只指種植業園藝,因此建議改名為WP:農漁林牧興趣小組,以擴大容納興趣範圍。而Wikipedia:環境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情況更糟只有1人,相信也是包含範圍狹隘所至,因此建議將此改版為較為熱門的Wikipedia:環保興趣小組Wikipedia:生態環境興趣小組。--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31日 (五) 12:40 (UTC)[回覆]

我很好奇為什麼這些興趣小組都是在2005年有很多人加入,後來加入的人就少了。比如數學興趣小組一半以上的人都是2005年加入的。--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2月31日 (五) 15:25 (UTC)[回覆]
百廢待舉的初創時期,熱血的人比較多吧?參加一些什麼的,討論出一些東西,得到一些方向感幫助他們前進。現在許多架構、模板都被前人搞出來、翻譯了,很多新人加入維基後選擇自己編自己的,看看別人怎麼編自己也學會了,日子一樣過得很好,加入小組或參與什麼計劃似乎就不是那麼地重要了。但就我覺得有一兩個經驗豐富的人帶頭,幫忙挑選、整理一些需要整理的條目,可以集中一些人的力量去改善條目,這樣也不錯。--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31日 (五) 15:58 (UTC)[回覆]
可能新人不曉得此小組也可能沒甚麼興趣吧,而老人們則認為這應該與專題的參與者報到是相同,因此也曾經被有一部分融合至專題,或者也看到有人反映興趣小組淪為簽到而無作用,而有趣的是,在敝人提議重啟質量提升計劃之時,卻又提起了興趣小組並認為應該由此小組推動,不管如何,敝人淺見是,這仍是一股整合力量之處,也是過去留下的資源之一,因此再次提倡並嘗試能喚醒一些老人們的記憶,甚至可造成舊人回鍋並能有新血加入,當然這也只是理想罷了,唉……(長嘆)--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31日 (五) 16:59 (UTC)[回覆]
有理想是好事,哈哈。雖然由加入至今,我都不清楚這些簽到有什麼效果。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1月1日 (六) 01:43 (UTC)[回覆]
拿目前上面人數最多的歷史興趣小組來說,簽到加上自我介紹,可以讓別人大略知道你善長哪方面歷史。比如安可的簽名是對中世紀古羅馬古希臘方面相當感興趣,那麼有涉足這領域的編輯者可能會想了解他過去曾編過什麼條目,看是不是有什麼文獻是自己還沒注意到的,有什麼編法是自己可以學習的,以增進自己在編輯條目上提升水準,若某個小環節上自己較擅長可以幫忙補強條目,就個人單方面可以這樣想。至於討論與求教等互動,如果雙方程度接近,願遵守網絡禮節,也都有這個意願是可以的。而與歷史相關的質量提升計劃想找生力軍,可以試圖從這些名單裏找出仍留在維基的,提供有這樣的訊息,我想簽名的名單是有這樣的功用。另見歷史興趣小組的討論頁,看得出互動不多,很久才有一次留言,那還不如在專題計劃的頁面互動,效率會高一些。其他興趣小組的討論頁就更冷清了,很多都是空白的,有的則是最後一筆是幾年前的。--Mihara57 (留言) 2011年1月1日 (六) 05:56 (UTC)[回覆]
另外Wikipedia:心理學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竟然是在Category:心理學愛好者直接簽到,這不合乎常規,因此應當重新創建頁面容納該小組簽到之用。--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8日 (六) 17:58 (UTC)[回覆]
Category:心理學愛好者已移至Wikipedia:心理學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其他小組改名則擇日進行。--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18日 (二) 10:04 (UTC)[回覆]

另外Wikipedia:槍械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其實是近期新增,因為原本附屬於Wikipedia:槍械專題,但該興趣小組特別故獨立出一個列表,另外近期也將推廣Wikipedia:維基工作小組。--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8日 (五) 01:1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