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于鳳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于鳳喈
大明南京大理寺卿
籍貫 山東登州府萊陽縣
出生 天順六年壬午
逝世 正德九年甲戌六月初二日癸巳
親屬 (子)于天賜
出身
  • 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
  • 成化十七年辛丑科同進士出身

于鳳喈(1462年—1514年),字世和,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山東鄉試第十名舉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進士[2][3]。初授行人司行人,升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出為浙江嘉興府知府,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升雲南布政司左參政,八月以終養祖母張氏乞歸。五年六月升太僕寺少卿,六年十二月升南京太僕寺卿,八年九月升南京大理寺卿,[4]

家族[編輯]

曾祖于禮全;祖父于景昌,贈郎中;父于懋,右參議。母張氏(封安人)[5]

參考文獻[編輯]

  1. ^ 《萊陽縣誌》:于廷尉鳳喈墓志銘(姚江王守仁):正德甲戌六月癸巳,南京大理寺卿于公卒。踰月,公弟自萊陽來奔喪,外姻及客之吊者畢至,乃舉殯歸葬,聚謀所以銘其墓者。求其家唯詩文稿存焉,余則惘有證。公子天賜踴且泣曰:「孤未即死,懵然喪迷,先君則又未嘗以公事言于家,莫可得知也。」公弟鳳嗈泣曰:「吾先兄事吾父母孝,待吾友,吾知是而已。」然又不能舉其辭,他尚何知,惟諸舅氏實圖公之婿孫宥曰:「吾聞諸公之為郎也,嘗雪久冤之獄,其人懷數十金以報,潛投公家而逸,公封其金于官,家人莫知也。」公廉若是,是可以銘矣。公之婿許仁曰:「公之守嘉興也,仁實從,嘗歲飢,流莩者日以千數,公發廩,量地遠近,授成法,使人分行屬縣,大賑之,活者八萬有餘。」公仁惠若是,是可以銘矣。公諱鳳喈,字世和,家登之萊陽。年十九舉于鄉,連登進士,授行人、太僕寺卿,又陟大理寺卿,外凡八遷,歷年三十載,壽五十三。銘曰:猗惟于公,允謙實彥,喉納于言,其文孔辨,人曰文士,其中又朴,混塵融垢,閶晶閟鍔,彼冤而申,則曰廉明,此莩而生,則曰惠仁,嘖嘖群士,翕師其勤,勤也則有,死勤于官,死學于學,今也實難,昆弟之言,無閒孝友,我撮以銘,茲惟眾口,詎曰惟今,允儀于後,北原之藏,允茲克壽。
  2.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3.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254–256. ISBN 978-7-307-07043-1. 
  4.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三》:正德九年六月癸巳,南京大理寺卿于鳳喈卒。鳳喈字世和山東萊陽人成化辛丑進士歷行人刑部員外郎郎中弘治十二年升浙江嘉興知府正德二年升雲南左參政以祖母張老得請終養五年入為太僕寺少卿六年升南京太僕寺卿八年轉南京大理寺卿尋卒訃聞所司以鳳喈歷卿未及一考請賜祭而殺其葬禮鳳喈勤敏有治才為嘉興守時值歲歉賑濟得宜多所全活以惠政稱雲。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成化十七年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