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活着 (電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活着
To Live
港版dvd封面
基本資料
導演張藝謀
監製葛福鴻
曾敬超
製片胡曉峰、王平安
馬文華、張震燕
編劇余華
蘆葦維基數據所列Q123551009
原著余華活着
主演葛優
鞏俐
配樂趙季平胡炳旭
攝影呂樂
剪接杜遠
製片商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片長132 分鐘
產地 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官話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法國康城影展:1994年5月18日
 荷蘭:1994年5月26日
 中華民國臺灣):1994年6月18日
 英屬香港:1994年6月30日
 德國:1994年7月28日
 丹麥  英國:1994年10月14日
 西班牙  瑞典:1994年11月25日
 美國:1994年12月
 澳洲:1994年12月16日
 葡萄牙:1995年3月17日
 南韓:1995年5月27日
 日本東京:2002年3月23日
票房HK $8,201,911

《活着》(英語:To Live),1994年中國大陸電影,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領銜主演[1]。此片獲得1994年第47屆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獲評1995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故事主角夫妻歷經中國近現代多個不同時代(從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大陸末期的1940年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歷經家國磨難坎坷,政治波動,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相繼離開人世,而始終頑強的活着,見證中國近代的巨變[2][3]

除了1940年代土地改革運動奪產的情節外,該片大量着墨中共建政後,對毛澤東的若干政策多有諷刺,包括涉及政治因素的原因,主角的悲劇是在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背景下產生的[2][3]。本片(及原著)有對中共諷刺的意味,在拍攝完成後未能通過中國大陸有關管理部門的電影審查,該片當時被指責為「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所以至今未在中國大陸電影院公映[3][4][5]。2020年前在網絡上(如愛奇藝)允許付費影片流播放[6],其影像出版物亦可在中國大陸和國際市場上購得。而過後電影則繼續被中國大陸串流媒體下架,影響至今。

劇情[編輯]

徐褔貴(葛優飾)原是1940年代的富家子弟,然而他生性好賭懶惰,老父長嘆愚子不可教,妻子家珍(鞏俐飾)也屢勸不果。褔貴長期遭賭場皮影戲班主龍二(倪大宏飾)暗算,屢賭屢敗,記帳連連,懷有第二胎的家珍再也忍不下去,只得帶着女兒鳳霞(張璐肖聰劉天池飾)一同回娘家,離開不長進的丈夫。褔貴賭癮難清,終有一晚把家中資產全數輸光,讓龍二輕易取得徐家大宅庭園。徐老爺在資產轉讓之日當場氣死,褔貴帶着年邁多病的母親離開大宅,一時之間由呼喝成性的闊少爺,墮落成無家無妻的流浪者。

褔貴離開大宅後,只得在路邊做起小生意,與母親勉勉強強活下去。一年多後,家珍得知丈夫已去除賭癮,便帶同鳳霞和出生不久的兒子有慶回家,一家人在小屋開始新生活。褔貴一天回到原先的大宅,向當初贏盡自己一切的龍二低聲下氣,想借點錢做生意養家。龍二沒借錢,倒是把以前謀生的一箱皮影戲道具借了給褔貴,畢竟褔貴還能唱得一口好戲,讓他靠此自力更生。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褔貴也沒糟蹋這個重生的機會,組了個戲班四處演出賺錢,親手養活家中妻子老少。不料,國共內戰戰火漫天,一天褔貴的戲班被國民黨軍隊逮到,他和跟班春生(郭濤飾)被抓作國軍俘虜,自此有家歸不得。在軍隊中,他們遇見了參軍的同鄉老全(李連義飾),三人彼此關照,老全的心態就是活着下來,尋找自己失散的兄弟。凜冬已至,春生在一片死人堆中找出幾件大衣保暖,老全乍然發現這死人堆是自己兄弟所屬的連。同時,共產黨解放軍殺到,老全被共產黨狙擊手開槍打死,褔貴和春生舉手投降,轉為解放軍俘虜。然而,二人的皮影戲功夫沒有浪費,在軍中為軍人表演,鼓勵士氣,並以此活了下來。

1949年,共產黨奪得中國政權,春生隨解放軍南下,一圓駕駛汽車之夢。「革命有功」的褔貴也回到家中,與失散多時的家珍重聚,次子有慶(董飛飾)也漸漸長大,但長女鳳霞卻因病失聲,母親也早已與世長辭,等不到兒子回家的一天。新政府為家珍安排了一份送水的工作,一家人賴以為生。一天,鎮長(牛犇飾)到褔貴家中串門,告訴他政府正進行土地改革運動,被定性為「地主」的龍二因不肯交出徐家大宅,在「公審惡霸大會」上以「反革命破壞」之罪判了死刑。褔貴暗自慶幸,若當初沒有把大宅輸給龍二,被槍斃的人可是自己,他讓家珍把解放軍簽核的革命證書掛在牆上,女的送水男的唱戲,一生以貧民身份活下去。

50年代,共產黨發動「三面紅旗」運動,號召「全民大煉鋼」,全國各家獻出鋼鐵,日夜不停土法煉鋼,小至學生也得參與。有慶已經連續幾天不停勞動,家珍想兒子好好休息,但一天區長前來檢查學校的煉鋼進度,褔貴想着全民煉鋼之事己家不可怠慢,還是背着疲勞不堪的有慶到學校去。褔貴對兒子說:「我們家現在是一頭小雞,雞長大後變成鵝,鵝長大後變成羊,羊長大後變成牛,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了」,寄語兒子要好好成長,等待以後的好日子。天意弄人,有慶在學校牆邊睡着,同樣幾夜未眠的區長不慎倒車撞牆,牆磚把有慶狠狠砸死。天意更弄人,這名區長竟然是當年和褔貴出生入死的好友春生,由於中共的全民大煉鋼,徐家自此痛失一骨肉。

60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政治熱潮,全民參與「破四舊、立四新」,鎮長勸說褔貴燒掉家中的皮影戲箱,褔貴也只得把陪伴自己生涯起跌的靈魂寄託燒之殆盡。此時的鳳霞已然亭亭玉立,家珍夫婦倆也着手為她找人出嫁。在鎮長做媒下,一名瘸腿工人萬二喜(姜武飾)來到褔貴家相親,小倆口一見鍾情,相處融洽。一片「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歌聲襯托下,新人拜過毛主席像,結成夫婦。

這是中國對毛澤東個人崇拜到達最高峰的時代,不少人被打成「走資派」,連一直關照褔貴一家的鎮長也不例外。一天,二喜陪伴懷胎的鳳霞回到娘家報喜,但同時告知褔貴,春生也被打成走資派的一員,告訴褔貴一家與之劃清界線。而春生在某個晚上偷偷溜到褔貴家門前,告訴褔貴自己老婆已經自殺,自己也萬念俱灰,只求褔貴收下自己的存款,了結多年來不慎撞死有慶的心結。家珍長年以來對喪兒一事懷恨在心,幾次對春生避而不見,這回終於願意趟開心房面對春生,夫婦倆都要春生要好好活着,因為他還欠徐家一條人命。

另一邊,鳳霞臨盆將至,褔貴、家珍、二喜都滿心歡喜的準備迎接新生命。但醫院中所有具經驗的醫生都被批鬥趕走,剩下一堆從護理學院來的紅衛兵學生當值,讓褔貴一家放不下心來。喜從中來,悲也從中來,鳳霞成功把小男孩生出來,自己卻產後大出血,負責接生的紅衛兵缺乏經驗,對眼前的意外毫無辦法。二喜急急從反動牛棚找來的婦產科王教授餓了太久,一時吃了太多饅頭而撐得當場昏迷,病床上的鳳霞白白的失救而死,由於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徐家自此再痛失一骨肉。

若干年後,鳳霞遺子取小名饅頭,家珍履行對女兒生前的承諾,每年給饅頭拍一回相片。饅頭玩弄着手中的一群小雞,問他的外公褔貴小雞長大以後會怎樣,褔貴告訴孫子:「雞長大後變成鵝,鵝長大後變成羊,羊長大後變成牛」。但經歷這一切後,褔貴回答不出「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了」這答案了。

演員名單[編輯]

獎項[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To Live(1994). IMDB.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英語). 
  2. ^ 2.0 2.1 Kevin Thomas. 'To Live': A Sweeping Saga of Modern China : Movie review: Zhang Yimou's superb film possesses both vast scope and intimacy, richness of incident and an awareness of the quixotic role fate plays in all our destinies.. 《洛杉磯時報》. 1994-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美國英語). 
  3. ^ 3.0 3.1 3.2 蔣濟永. 《活着》三个版本的构成与意义生成. 中國作家網.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中文). 
  4. ^ 张艺谋首谈禁片《活着》 人在制度面前太渺小. 搜狐. 新華網. 2013-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7) (中文). 
  5. ^ “文革”后禁片的政治问题:不见影像,唯有挣扎 (5). 搜狐. 人民網.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中文). 
  6. ^ 《活着》片段- 立即下载APP观看!, 1994-- [2022-10-29] (中文)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