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尾雙足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尾雙足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雙足蜥科 Dibamidae
屬: 雙足蜥屬 Dibamus
種:
白尾雙足蜥 D. bourreti
二名法
Dibamus bourreti
(Angel, 1935)[1]

白尾雙足蜥學名Dibamus bourreti)為雙足蜥科雙足蜥屬爬行動物

特徵[編輯]

形似蚯蚓,體長16~20厘米,紫棕色背面,有金屬光澤,腹部顏色略淺;全身被以覆瓦狀排列的圓鱗;眼睛隱藏於鱗下,沒有耳孔;尾短而鈍,末端白色;沒有四肢,僅雄性有一對短而扁的鰭狀後肢,鑲嵌在肛側凹溝內;卵生

分佈[編輯]

穴居,常棲息枯草朽木下。分佈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廣西湖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越南。[1]

保護[編輯]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白尾双足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