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東德的電影審查制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德的電影審查制度在歷史上的政治敏感時期很常見。 [1] [2] [3]儘管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連續三部憲法都宣稱不受審查,但實際上某些電影還是受到了管制。 [2]東德對電影進行審查的主要原因是對政府政策的批評,政府認為這些政策對國家的未來構成了威脅。 [4]對電影和其他媒體的審查事實上的嚴格;東德憲法保障了媒體和電影的自由。 [5]然而,政府採取了多種形式的軟審查來阻止公眾觀看某些電影。20世紀60年代中期,當東德出現自由化進程的希望時,一系列故事片開始製作,批判性地審視東德的日常生活,反對狹隘的教條主義,但又沒有脫離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 1965年12月的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上,意識形態強硬派佔了上風,放映了電影《兔子就是我》(庫爾特·梅茨格,1965年)、《別想,我在哭》(弗蘭克·沃格爾,1965年)和《春天的需要》 《時間》(Günter Stahnke,1965)被禁。梅齊格描繪了一個機會主義法官的批判形象,沃格爾描繪了一個反對他虛偽環境的年輕人,斯坦克討論了經濟中無能的管理人物。

隨後,進一步的禁令影響了關於勇敢老師的電影《卡拉》(Herrmann Zschoche ,1966 年) 、關於柏林工人階級環境的《柏林在街角》(格哈德·克萊因,1965 年)、喜劇《當你長大了,親愛的亞當》(Egon Günther,1965 年) )和《舉起手來,否則我開槍》(漢斯-約阿希姆·卡斯普齊克,1966 年)以及恩斯特·巴拉赫的電影《失落的天使》(拉爾夫·克爾斯滕,1966 年)。在《石之蹤》(弗蘭克·拜爾,1966)中,電影製片人希望能夠通過受歡迎的男主角曼弗雷德·克魯格的參與來克服審查制度。這部電影在短時間內上映,但在烏布利希的指示下引發抗議後從電影院撤下。電影《Vintage 45 》 (Jürgen Böttcher,1966)也被禁,儘管它沒有發表任何政治聲明,而是以新浪潮風格觀察了一個年輕人在普倫茨勞貝格的漫遊。

甚至後來,東德偶爾也會禁止放映電影,例如海納·卡羅的 《俄羅斯人來了》(1968 年)、艾麗絲·古斯納的 《屋頂上的鴿子》(1973 年)以及雷納·西蒙 1981 年的 《賈杜普和波爾》,但該片還是上映了1988年仍然來到電影院。兩德統一後,地下室的影片被從檔案館中取出,部分完成並重建,並於 1990 年初在東柏林藝術學院和柏林電影節期間向公眾開放 。

禁片[編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領導集體第11次全體會議後被禁的電影包括:

FSK 和電影監管[編輯]

儘管從表面上看,審查制度被東德憲法正式禁止,但在實踐中,審查制度卻被廣泛使用, [5]特別是在對美國和西方電影的審查方面。二戰剛結束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仍在努力確立合法性,直接審查並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6]東德努力將自己的理想與美國和西方的理想區分開來,因為他們認為美國和西方的理想對共產主義理想構成了威脅[7]在共和國成立初期,即 20 世紀 50 年代到 70 年代之間,東德政府實行了所謂的「電影業自願自律機構」(FSK),大致意思是「電影業自願自律機構」。儘管該組織的名稱表明該組織是由志願者組成的,但其實際成員是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任命的。其中許多人在東德和西德分裂之前就在電影界工作過。 [8]這些成員負責在每部電影向公眾上映之前對其進行審查。該組織審查了許多美國和西方電影,聲稱它們不適合公眾觀看。儘管並沒有明確要求獲得德國電影局的批准,但東德的許多影院都拒絕放映未在德國電影局批准名單上的電影。 FSK 的內部運作對德國公民來說基本都是秘密。東德政府不想讓普通公民知道自己受到了審查,以此與近代法西斯歷史劃清界限。 [9] [10]

FSK作為東德政府設立的審查機構,對電影的審查對電影產業和觀眾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美國和西方電影因未通過審查而被禁止在東德放映,導致東德觀眾無法接觸到西方的文化產品。這種審查措施不僅限制了觀眾的選擇,也對電影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阻礙。

FSK的內部運作對德國公民來說是秘密的,這種秘密性使得公民無法了解自己受到審查的情況,加深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審查制度的存在也對文化交流和社會多樣性產生了負面影響,限制了人們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加劇了社會的封閉性。

德國的電影製作[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人是狂熱的電影觀眾。僅 1943 年一年,德國就售出了超過 10 億張電影票。 [7]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投降後,德國公民繼續大批湧向電影院;電影院在德國正式投降前就重新開業。 [7]在東德和西德正式分裂之前,曾放映過盟軍電影。隨着東西方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盟軍電影的放映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蘇聯電影。德國公民熟知蘇聯的成就和法西斯主義的陷阱。隨着蘇聯開始撤軍,東德政府改組了一家納粹時代的老電影製作公司。他們將柏林及其周邊地區的所有前德國電影製作公司集中為一家壟斷電影公司——DEFA 。該公司壟斷了東德電影製作的各個階段,並負責所有向公眾發行的電影的製作。 [11]

  1. 德國戰後電影產業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電影產業經歷了一段重建時期。儘管戰爭對德國的電影產業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隨着戰爭結束和德國投降,電影院很快重新開放,並吸引了大批觀眾。這表明德國人對電影的熱愛和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並為電影產業的恢復奠定了基礎。
  2. 東西德分裂對電影產業的影響: 隨着東西德分裂的加深,電影產業也受到了影響。在分裂之前,德國電影院曾放映盟軍的電影作品,但隨着東西方關係的惡化,盟軍電影逐漸減少,而蘇聯電影逐漸取而代之。這反映了政治因素對電影產業的影響,並加劇了東西方之間的文化隔閡。
  3. DEFA的成立與壟斷: 在東德政府改組了納粹時代的老電影製作公司後,DEFA成為了東德電影製作的主要機構。DEFA集中了柏林及其周邊地區的所有前德國電影製作公司,成為了一家壟斷電影公司。它負責了東德電影製作的各個階段,並控制了向公眾發行的所有電影的製作和發佈。這種壟斷性質反映了東德政府對電影產業的控制和影響,以及對文化產品的宣傳和管理。

參考[編輯]

  1. ^ Green, Jonathon; Karolides, Nicholas J. Encyclopedia of Censorship. Infobase Publishing. 1 January 2009: 175 [30 September 2012]. ISBN 978-1-4381-1001-1. 
  2. ^ 2.0 2.1 Berghahn, Daniela. Hollywood Behind the Wall: The Cinema of East German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5 July 2005: 134 [30 September 2012]. ISBN 978-0-7190-6172-1. 
  3. ^ Cooke, Paul. Representing East Germany Since Unification: From Colonization to Nostalgia. Berg. 7 October 2005: 109 [30 September 2012]. ISBN 978-1-84520-189-0. 
  4. ^ Nochimson, Martha P. World on Film: An Int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s. 23 September 2011: 144 [30 September 2012]. ISBN 978-1-4443-5833-9. 
  5. ^ 5.0 5.1 Deutsche Verwaltung für Volksbildung in der sowjetischen Besatzungszone. Vorläufige Ausgabe. [27 November 2016]. 
  6. ^ Millington, Richard. The Limits of Control: The Public Discourse About the June 17th 1953 Uprisings in Novels and Films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erman History: 42–60. doi:10.1093/gerhis/ghs122. 
  7. ^ 7.0 7.1 7.2 Berghahn, Daniela. Hollywood Behind the Wall: The Cinema of East Germany.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 
  8. ^ Anastasia. East Or West, Rodina is Best: Shaping a Socialist 'Heimat' In German and Soviet Film Of the Occupation Period.. German Life and Letters. 2016, 69. 
  9. ^ Ehrig, Stephan. Rereading East Germany: The Literature and Film of the GDR..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16, 111. 
  10. ^ Keil, Andre. The Preußenrenaissance Revisited: German-German Entanglements, the Media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in the Lat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erman History. 2016, 32. 
  11. ^ Boyer, Dominic. Censorship as a Vocation: The Institutions, Practices, and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trol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003, 45. doi:10.1017/s0010417503000240. 

Category:東德文化 Category:德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