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含混不清的地方[編輯]

本文如下內容尚待澄清:

  • 無版權之虞的照片;
  • 商船原名「馬尼拉」號的確切來源;
  • 航速究竟是10.8節還是12節;
  • 1923年編入東北海軍還是1924年;
  • 1927年什麼時候編入第一艦隊?(收編渤海艦隊前還是後?)
  • 1928年什麼時候轉入海防艦隊第一艦隊?(東北易幟前還是後?)

另外抱怨一句,不是專業人士的話,搜集這種沒人關注的小船的資料真是吃力不討好…… ——Gundamfire留言2018年4月13日 (五) 10:57 (UTC)[回覆]

根據《中國軍艦圖誌1912-1949》P.28-29的內容:

  • 恕難做到。
  • 書中只提及一句:「本艦原是德國北德意志–勞埃德公司的商船「馬尼拉」(Manila),……」。(P.29)
  • 12節 (東北海軍編入時) (P.28)
  • 書中並沒有提及。
  • 書中並沒有提及。
  • 書中並沒有提及,只提及東北易幟後,其恢復為葫蘆島航警學校及青島海軍學校的訓練艦。(P.29)

書中還有一些資料,對閣下的條目有幫助:

  • 1904年3月23日建成 (馬尼拉號商船建成時)
  • 81.25米 X 77.17米 X 11.39米 X 5.98米 (全長 X 水線長 X 寛 X 最大吃水)

兩者都是在P.28找到的。 -- 約翰同志 - 條目裱糊匠留言2018年4月19日 (四) 10:25 (UTC)[回覆]

感謝補充!但航速我在正文還是選擇了10.8節的敘述。雖然馬尼拉號能達到12節,但一戰期間德國商船普遍被扣押在中國港口,德國水手也從各種渠道返回德國參戰,滯留在華的德國船艦普遍缺乏適當的維護。之後雖然變賣給俄國人,但緊接着的俄國革命造成的動亂顯然讓俄國人不可能悉心保養。接着政記航運買下該船,但該公司此前普遍使用的都是日本淘汰的舊船。最後東北海軍購入,然而東北自己缺乏維護設施,又缺少資金,再加上添加武裝而增重,很難想像本艦作為鎮海號服役後依然能達到12節。所以我偏向於選擇航速低的敘述。——Gundamfire留言2018年4月20日 (五) 01: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