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藏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藏省
大蔵省
大藏省大楼(现财务省大楼)
机构概要
成立时间1869年8月
前身机构金谷出纳所
会计官
解散时间2001年1月6日
后继机构财务省金融厅
机构类型财政部
机构首长Minister of Finance[*]
下设机构内部部局
大臣官房
金融检查部
主计局
主税局
关税局
理财局
证券局
银行局
保险部
国际金融局
设施等机关
税关研修所
关税中央分析所
财政金融研究所
会计中心
特别机关:
造币局
印刷局
地方支分部局
财务局
税关
外局
国税厅

大藏省(日语:大蔵省大藏省おおくらしょう Ōkura shō */?)是日本过往的最高财政机关,成立于明治维新时期、至2001年随着中央省厅再编而解散,为现今财务省和金融厅之前身。奈良时代至明治维新前夕也有同名部门存在,故“大藏省”一名的使用有1300年之久。

历史[编辑]

成立[编辑]

大藏省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日本古代律令制八省之一,大藏省当时主要掌管了日本朝廷的大部分财政制度,包括钱币,金银,贡物,度量衡和民间货物价格的恒定等,但是税收制度则由民部省管理。

1868年1月大政奉还后,作为律令制的大藏省废除,日本朝廷设置金谷出纳所,作为朝廷筹措政府营运资金的机关。后来改了几次名称,1868年导入太政官制时改名为会计官

1869年(明治二年),日本开始了二官六省制度,重新设立的大藏省。之后为了加强民政和财政的管理有把民部省合并进入大藏省的提议,但是两省在政策上有所对立,负责地租改正的民部省必须面对地方的穷困问题,而大藏省为了确保收入却必须增加税收。最终在激进改革派的推动下,民部省于1871年并入大藏省。

在此后的几年里,大藏省经历短暂的改革波动,1885年末,日本开始实行内阁制度,大藏省成为负责税收、政府支出、国债、印钞、银行监管等重要职务的行政官厅,第一任旧日本宪法下的大藏大臣为后来的内阁总理大臣松方正义。由于握有财政大权,大藏省在各政府部门中与陆军省海军省、握有警察内务省并列为“四强”。

战后发展[编辑]

日本在二战战败后,陆军省、海军省、内务省都被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解散,大藏省原本也被列入改组目标,但它透过充当盟军占领当局的“合作者”而几乎毫发无伤地幸存下来,仅1949年6月1日,大藏省专卖局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GHQ)的指导下,从大藏省独立为日本专卖公社

在陆军省、海军省、内务省都被解散改组的情况下,幸存的大藏省凭借庞大的执政影响力,成为“省中之省”“官厅中的官厅”。

金融行政的分离与改革[编辑]

1990年代,大藏省暴露出了多件和其相关的丑闻[1][2]。1998年6月22日,随着金融监督厅设置,大藏省的银行局及证券局被废除,改为设置金融企划局。至此、大藏省失去对民间金融机关的检查和监督权限。2000年7月1日,随着金融监督厅被改组成为金融厅,大藏省的金融企划局被废除。至此,大藏省失去金融制度的调查、企划和立案的权限。

2001年在中央省厅再编实施时,为了消减其过于庞大的执政影响力,推行“财政、金融机关的分离(财金分离)”,大藏省被分解成为了今天的财务省金融厅(主要负责银行监管)。

组织架构[编辑]

干部[编辑]

  • 大藏大臣(略称“藏相”)
  • 大藏政务次官
  • 大藏事务次官
  • 财务官

内部部局[编辑]

  • 大臣官房
    • 金融检查部
  • 主计局
  • 主税局
  • 关税局
  • 理财局
  • 证券局
  • 银行局
    • 保险部
  • 国际金融局(国际局)

设施等机关[编辑]

  • 税关研修所
  • 关税中央分析所
  • 财政金融研究所(财务总合政策研究所)
  • 会计中心

特别机关[编辑]

  • 造币局
  • 印刷局

地方支分部局[编辑]

  • 财务局
  • 税关

外局[编辑]

  • 国税厅

相关纷争及问题[编辑]

相关纷争[编辑]

丑闻[编辑]

大藏省出身的著名人士[编辑]

政界[编辑]

曾任首相者[编辑]

曾任大臣者[编辑]

其他政治家[编辑]

财界[编辑]

日本银行总裁[编辑]

东京证券交易所理事长[编辑]

其他[编辑]

地方银行

学界[编辑]

其他[编辑]

备注[编辑]

  1. ^ 银行行贿公务员渎职[永久失效链接] 大藏省丑闻震动日本(1998年2月8日)
  2. ^ 日大藏大臣辭職橋本聲望陡降. 华视新闻网. 1998-01-28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中文(台湾)). 

关连项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