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欧德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德理
Ernst Johann Eitel
Ernest John Eitel
出生1838年2月13日
 德意志邦联符腾堡
逝世1908年10月8日(1908岁—10—08)(70岁)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职业牧师、博罗福音会牧师、伦敦会牧师、第8任总督轩尼诗的中文秘书、牧师
配偶伊顿女士(Mary Anne Winifred Eaton)

欧德理(德语:Ernst Johann Eitel;英语:Ernest John Eitel,1838年2月13日—1908年10月8日),德国人,生于德国的符腾堡,原是符腾堡福音教会的牧师,曾至中国广东传播福音,是港英政府时期的“中国通”专家。爱好中国风水,编著有多本语言学著作,如:中英字典、广东话发音专书、粤语词典等。

生平[编辑]

早期经历[编辑]

1838年,欧德理出生于符腾堡。1860年于图宾根大学文学硕士毕业后,他于符腾堡福音教会,成为一名牧师服务教友。

使命[编辑]

后来,作为福音教会牧师的他前往广东省新安县传播福音。1865年4月,他转到广州伦敦会来接管博罗福音会及广州以外的客家村落。

1866年,他娶了女性教育会的伊顿女士(Mary Anne Winifred Eaton,曰字楼女馆前校长)。

1870年1月,他搬到香港,但仍然掌管博罗福音会。1875年他成为中文研究主任。1879年4月,他辞任伦敦会牧师一职。他在香港成为校监,后是港英政府第8任总督轩尼诗的中文秘书。

1877年,欧德理也出版了他的粤语词典,名为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粤语中文字典),它基于1856年卫三畏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其作品后被订为粤语标准,但其作品被黄锡凌在其作品粤音韵汇中批评,指其作品不准确。

1879年,加入港英政府,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入英属香港籍的外国人。他是殖民地年代香港政府中文秘书的华人事务专家、“中国通”,编有中英字典、广东话发音专书,爱好中国风水,曾任洋务参赞,香港最高法院传译员,对保良局的成立有贡献。在轩尼诗港督年代,他比伍廷芳更早入英籍。

退休[编辑]

1897年退休,并移居澳洲,重返牧师工作。1908年, 他在澳洲阿德莱德辞世,享年70岁。

著作[编辑]

  •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粤语词典),1877年出版。
  •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第1卷》,Ganesha出版, 2001年重印,ISBN 1862100195ISBN 9781862100190
  • 《Europe in China》 Kelly & Walsh, Ltd., 1895年出版。  

参考文献[编辑]

  • Feng-Shui, Or, The Rudiments Of Natural Science In China (1873年)
  •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1877年)
  • The central school : can it justify its raison d'etre? (1877年)
  • Buddhism : its historical, theoretical and popular aspects (1884年)
  • Chinese School-Books (1893年)
  • Europe In China : The History Of Hong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1895年)
  •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eaching: New Perspectives,编者:Michael R. Matthews,Springer于2017年出版,ISBN 3319626167ISBN 9783319626161
  • 保良局董事局编纂(1978) 《香港保良局百年史略:1878 - 1978》,香港:保良局,第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