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上高会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军计算的日军总兵力除了战斗兵力外
还包括了后勤、阵地守备与航空兵力,总共65000人
其中进犯兵力42000人,阵地守备与后方勤务23000人

第33师团总兵力24000人,进犯兵力13000人

  • 直属部队
    • 第33步兵团 - 第213联队,第214联队,第215联队
    • 搜索第33联队
    • 山炮兵第33联队
    • 工兵第33联队
    • 辎重兵第33联队
    • 师团通讯队
    • 师团卫生队
  • 配属部队
    • 独立工兵第3联队一部
    • 迫击炮大队
    • 第九师团第五兵站辎重兵中队
    • 第106师团卫生队

第34师团总兵力27000人,进犯兵力20000人

  • 直属部队
    • 第34步兵团 - 第216联队,第217联队,第218联队
    • 搜索第34联队
    • 野炮兵第34联队
    • 工兵第34联队
    • 辎重兵第34联队
    • 师团通信队
    • 师团卫生队
  • 配属部队
    • 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
    • 独立山炮兵第51大队
    • 独立山炮兵第52大队
    • 迫击炮第1大队第1中队
    • 迫击炮第3大队第3中队
    • 独立工兵第2联队
    • 独立轻装甲车第9中队

独立混成第20旅兵力8000人

  • 独立步兵第102大队
  • 独立步兵第103大队
  • 独立步兵第104大队
  • 独立步兵第105大队
  • 骑兵队
  • 炮兵队
  • 工兵队
  • 通信队
  • 辎重队

第三飞行团,飞机约100架,人员700人
海军航空队,飞机约50架,人员300人
后勤部队,人员约5000人

  • 铁道联队
  • 千田兵站部
  • 第十兵站自动车队
  • 兵站病院

国军在计算日军伤亡的时候很可能也把后勤单位的死亡数算进去
伤亡比15000/42000 = 35.7%
而日本的算法显然只计战斗兵力,才会得出6成伤亡比的结论
36.229.151.148留言2018年10月24日 (三) 17:19 (UTC)[回复]


日本官方战史将33师团撤退经过说成是任务完成后撤退,因为成功将70军的预九师与十九师压迫至南方。然而无法理解为何34师团的任务是将国军"压迫"至34师团侧背,而且完成任务后还要撤退,除了破坏分进合击的态势以外,也陷自军于重重包围之中。等到34师团求救,33师团回头救援,显然事情没照着计划走。

战役的发展是否也能某程度能证明日军当时真的很有自信,相信光靠34师团在包围中也能夺下上高,所以33师团才会撤走。而34师团也自信到放弃掩护侧翼,将兵力极端集中在正面,导致背后野战医院被袭击,连师团长的私人物品都被国军抢走。

究竟是日本官方战史在硬凹,把33师团败退说成完成任务,还是日军当时真的订了一个超乐观的作战计划?还有伤亡人数的问题,有人能提供児岛襄的书里究竟是怎么算的吗?连日本官方战史都不敢写的数字,児岛襄居然写了1000余人(日wiki)?若中日伤亡比真的是17:1,日军完全不需要苦战和撤退,应该早就拿下上高了吧。
36.229.126.95留言2018年10月28日 (日) 14:24 (UTC)[回复]

国军详细兵力数据可看抗战纪实第三册,上高会战各时期敌我兵力比较表
Compell留言2019年5月6日 (一) 17: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