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塞缪尔·马里努斯·茨维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缪尔·马里努斯·茨维默
出生1867年4月12日
美国密歇根 弗里斯兰省
逝世1952年4月2日(1952岁—04—02)(84岁)
美国 纽约
教育程度霍普学院[1]新布朗斯维克神学院[1]
儿女艾米·凯瑟琳·布恩,1897-1904 年、

内莉·伊丽莎白,1899年 - 、 露丝,1900-1904 年、 雷蒙德·勒尔,1902-1981 年、 艾米·露丝,1905 年 -、

玛丽·莫法特,1907年

塞缪尔·马里努斯·兹韦默(英语:Samuel Marinus Zwemer,1867年4月12日—1952年4月2日),绰号“伊斯兰使徒”,是一名美国传教士、旅行者和学者。 他出生在密歇根州的弗里斯兰。在1887年,他获得了密歇根州荷兰霍普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其后于1890年他又在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的新不伦威克神学院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其他学位包括1904年在霍普学院获得的文学博士学位、1918年在马斯京根学院获得的法学博士学位和1919年在罗格斯学院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1890年被爱荷华州古典派的佩拉任命为归正教会的牧师。其后在1891年至1905年间,他在巴林、巴士拉和阿拉伯其他地方担任宣教士。 他是阿拉伯使团的成员(1890年至1913年),也是巴林美国教会医院的创始人。

茨维默于1913年至1929年在埃及服役。 他还在小亚细亚进行了广泛的旅行,并当选为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研究员。

1930年10月1日,他被任命为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宗教和基督教传教史教授[2],在那里任教至1937年。 茨维默于1896年5月18日与艾米·伊丽莎白·威尔克斯结婚。 众所周知,他被美国传教士协会拒绝了,导致他只能独自出国。 出国期间他创办并编辑了《穆斯林世界》杂志35年。 他在动员基督徒,特别是医生、护士、传教士和教师等专业人士到伊斯兰国家传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兹韦默在70岁时从普林斯顿学院神学院的教职员工中退休,退休后继续写作和出版文章,并做了大量的公开演讲。 兹韦默于纽约市去世,享年84岁。

根据白立德博士的说法,兹韦默的皈依者“在他近四十年的服务生涯中,可能不到十几人”,但他“对使命的最大贡献是促使基督徒认识到穆斯林中传福音的必要性”。

职业[编辑]

雷蒙德·勒尔 (Raymond Lull)的传记中,勒尔将兹韦默的事工分为三部分[2] ,分别为传福音写作招募

传福音[编辑]

1889年,兹韦默与詹姆斯·坎丁在神学院共同创立了美国阿拉伯使团。[3] 兹韦默于1890年前往阿拉伯,直接与穆斯林社区合作,这是他在该部的第一个里程碑。[4] 当时,他的主要传教管道是分发文学作品和个人对话。[5] [6]他将抗争模式和爱尔兰特色融合为一,借此展现基督之爱,这是“学生志愿者的特点”。 [7]关于他与人自发互动的故事表明,他是一个有能力、有创造力的宣教士。 [8]

写作[编辑]

按照勒尔的传统, [9]兹韦默“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留下了一条巨大的印刷高速公路,他几乎每年生产一本英语书。” [10] 作为这项伟大文学事业的一部分,他于1912年定居开罗,与尼罗河传教出版社合作,使其成为“穆斯林基督教文学的生产点”。 [11] 作为1910年爱丁堡世界传教士会议的成果,他于1911年创办了《穆斯林世界》季刊,并自费编辑到1947年,因为“如果基督教世界的教会要带着福音进入穆斯林世界,他们必须知道并了解它。” [12] 他创立了美国穆斯林基督教文学协会(A.C.L.S.M),该协会为福音派文学的制作筹集了超过25万美元。[13] 其宪法表达了兹韦默的信念,如印刷版一般“作为向穆罕默德人传递福音的一种手段,具有独特的价值...... 它找到了一个通向许多对活着的见证人关闭的门的入口,可以坚持不懈、无畏而有效地宣讲福音。” [14]兹韦默在他的使命战略计划中将印刷版视为“治愈万国的叶子”。 [15]

招聘[编辑]

兹韦默的第三个里程碑是192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接受教授职位,这标志着一个为传教运动提供装备和招募人员的时代的开始,也是兹韦默所期望的职业生涯方向。 在长时间的休假中,他是学生志愿者运动的旅行代表,他在激励人执行任务方面堪称传奇。 [16]他的行程十分艰巨:1914年,他在美国113天内在全国各地发表了151次演讲。[17] 盖尔德纳(WHT Gairdner)称他为“马裤里的蒸汽机”。 [17] 他在筹款方面的天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有一年为外国传教改革委员会筹集了32886美元,而当时在场传教士的薪水是每年900美元。 [18] 小克里斯蒂·威尔逊( J.Christy Wilson Jr.)总结道:“斯佩尔和兹韦默可能比基督教历史上任何两个人都影响了更多的年轻男女参与宣教。” [17]

作品[编辑]

除了编辑学术季刊《穆斯林世界》——37 卷(1911-47 年)和《评论季刊》(伦敦),他还撰写了以下书籍:

他还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他在阿曼和 Trucial 海岸(现为阿联酋)的旅行,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布扎比 (Qasr al-Hosn)已知最早的照片:

  • Three Journeys in Northern Oman (1902),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XIX, No1

印刷作品 (2007)[编辑]

    • Call to Prayer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290-9
    • Heirs of the Prophets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356-2
    • Raymund Lull: First Missionary to the Moslems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301-2
    • The Glory of the Cross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353-1
    • The Law of Apostasy in Islam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300-5
    • The Moslem Christ Diggory Press, ISBN 978-1-905363-12-4
    • The Moslem Doctrine of God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240-4
    • The Moslem World
    • The Influence of Animism on Islam: An Account of Popular Superstitions
  • Wilson, J. Christy,伊斯兰教使徒。 Samuel M. Zwemer 的传记,大急流城,密歇根州:Baker Book House,1952 年。
  • Wilson, J. Christy, Flaming Prophet: The Story of Samuel Zwemer, New York: Friendship Press, 1970.
  • Greenway, Roger S.(编辑),伊斯兰教与十字架:《伊斯兰教使徒》选集,P and R Publishing,2002 年。
  • Ipema, P.(彼得),邓肯 B. 麦克唐纳、塞缪尔 M. Zwemer、A. Kenneth Cragg 和 Wilfred C. Smith 的伊斯兰教解释,论文(博士)- 哈特福德神学院基金会,1971 年。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重要力量:传教士对穆斯林的六项研究/由牧师介绍SM Zwemer,以及 Duncan B. Macdonald 教授的结论性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1915 年。
  • Janet & Geoff Benge, Samuel Zwemer:阿拉伯的负担。 YWAM出版社,2013

参考[编辑]

  1. ^ 1.0 1.1 Zigzag Journeys in the Camel Country: Arabia in Picture and Story. World Digital Library. 1911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8). 
  2. ^ ‘Lull’s lifework was three-fold: he devised a philosophical or educational system for persuading non-Christians of the truth of Christianity; he established missionary colleges; and he himself went and preached to the Moslems...’ Zwemer, Raymond Lull: First Missionary to the Moslems (New York: Funk & Wagnalls, 1902), 63-64.
  3. ^ Samuel M. Zwemer; James Cantine. The Golden Milestone: Reminiscences of Pioneer Days Fifty Years Ago in Arabia.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7–23. 1938 [December 18, 2016] –通过archive.org. 
  4. ^ He settled at first in Basrah and then he moved with his wife Amy to Bahrain, where they stayed until 1905. Ruth Tucker, From Jerusalem to Irian Jaya, 240.
  5.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ord of God always holds the first place. It has always proved its power.’ Zwemer, ‘A Call to Prayer’, 152.
  6. ^ Ruth Tucker, From Jerusalem to Irian Jaya, 239. He thought personal interaction was always the most effective mode: Samuel Zwemer, ‘Broadcasting our message’, The Moslem World 29/3 (1939): 217.
  7. ^ Ruth Tucker, From Jerusalem to Irian Jaya, 241. cf. Zwemer, ‘A Call to Prayer’ in Islam and the Cross. Edited by Roger S. Greenway. Original year 1923. Phillipsburg: P&R, 2002. 147. Two methods stand out in clear contrast: the polemic and the irenic; the method of argument, debate,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d the method of loving approach along lines of least resistance.’
  8. ^ e.g. The story of the Cretan Tavern keeper and asking the fruit vendor for ‘fruit of the Spirit’. Jesse R. Wilson, ‘One of a kind’, Christian Century 84/21 (1967): 687-688.
  9. ^ ‘It was said that of Raymond Lull that he wrote an unbelievable number of books - hundreds of manuscripts of his works may be found in European libraries to this day. In this particular, as in others, Zwemer ranks as a disciple of his famous precursor in missionary work for Moslems.’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193.
  10. ^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205.
  11. ^ Lyle Vander Werff, Christian Mission to Muslims, 226.
  12. ^ Zwemer, ‘Editorial’, The Moslem World 1/1, 2.
  13. ^ Wilson Sr. Apostle, 14. cf.188-9.
  14. ^ Cited in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186-7.
  15. ^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13.
  16. ^ J. Christy Wilson Jr. ‘The Apostle to Islam: The Legacy of Samuel Zwemer’, IJFM 13:4 (1996): 165. ‘Certainly no missionary of our time has been more widely quoted’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14.
  17. ^ 17.0 17.1 17.2 J. Christy Wilson Jr. ‘The Apostle to Islam: The Legacy of Samuel Zwemer’, IJFM 13:4 (1996): 166.
  18. ^ J. Christy Wilson Sr. Apostle to Islam: a biography of Samuel M. Zwemer (Grand Rapids: Baker, 195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