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薛志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薛志扬[编辑]

薛志扬,(1957-2022),台湾篆刻家,台湾高雄茄萣人[1]。毕业于国立台湾艺专美术科、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书法篆刻启蒙于其兄薛平南,后师王壮为、吴平,曾获全省美展篆刻类永久免审查。[2]

生平[编辑]

薛志扬,字叔眉,号白沙,斋号星雨楼,台湾篆刻家薛平南幺弟。国中时曾获全县书法比赛第一名,惟因家庭疏于督责,国中毕业后即辍学在家,一度成为茄萣讨海人,1972年随其兄薛平南北上考入复兴美工科,开始接受正规美术教育,并受其兄薛平南启蒙尝试篆刻,显露过人的模仿力。[3]

复兴美工毕业后入王壮为师门,王壮为为其取字“叔眉”,“叔”为伯仲叔之排序,“眉”为扬眉吐气,19岁时与焕斌、周澄、苏峯男、薛平南、杜忠诰、徐永进等7人共称“王们七子”[4],30岁之前就被喻为王壮为与曾绍杰之后特有表现者,30岁之后更以王壮为的传统基础开始书画篆刻的精进创新之路,将文人的气韵表现在篆刻艺术中。[5]

1979年考入国立台湾艺专美术科,1993年因力求钻研不同技法,故又拜师吴平,吴平曾赞许:“志扬从事于篆刻艺术既专且勤,而天赋尤以致之,故于青年篆刻作者群中为树立者。”“以志扬智趣之笃,取经之正,从事之勤且谨,而天赋尤足以助之。”

1997年受聘国立台湾艺专美术科兼任教师,2002年考入台湾艺术大学第一届造型艺术研究所,其作品普受当时书画前辈的赏识,李猷:“叔眉未冠时,随乃兄平南来余家论学,其时即能治印精小小四灵印,篆刻熨贴、图形生动,余许其循是而进,必可为印林翘楚。”傅狷夫、江兆申、吴平等均曾与薛志扬透过金石结缘。

艺术创作[编辑]

薛志扬1983年获全国美展篆刻第二名,1995年获中山文艺奖(篆刻类)[6],2004年获中兴文艺奖篆刻奖。并为全省美展第48届永久免审作家,第53、54、57、58届评审委员[7]

薛志扬于王壮为门下期间,其篆刻大都以冲刀为主,章法布局初期以工稳为主;书法初由汉隶入门,旁及欧、褚,力求端正,后因奏刀刊石所需,进而专注于篆书的临写,主要临写晚清杨沂孙、吴让之、黄牧甫三家,其创作很早就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为著名“王门七子”之佼佼者。后于拜师吴平期间,因学习新虞山派嫡传心法,加上临习新出土简牍、帛书的关系,印艺更为多元,于布局、书篆、奏刀、钻研印学已卓然成家,其作品常自然展露文人的气韵[8]

参考资料[编辑]

  1. ^ 文化部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網. 
  2. ^ 凌美雪. ARTOUCH典藏報導:薛志揚鐵筆丹心離世,享壽65歲. 
  3. ^ 林文彦.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篆刻藝術卷,. 台北:艺术家杂志社. : 页84–86. 
  4. ^ 蓝玉琦. ARTOUCH典藏報導:星雨金石締善緣:東京中央沐春堂舉辦薛志揚「星雨樓5.書畫文物珍藏專題」. 2020.7.24. 
  5. ^ 自由時報報導:篆刻名家薛志揚辭世 享壽65歲,. 
  6. ^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编辑群. 中山文藝創作獎民國71年至101年文藝創作獎得獎名單. 
  7. ^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编辑群. 中山文藝創作獎民國71年至101年文藝創作獎得獎名單. 
  8. ^ 国立历史博物馆艺文平台编辑. 薛志揚. 国立历史博物馆艺文活动平台,. 

外部链接[编辑]

Category:使用创建条目精灵建立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