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饮茶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饮食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饮食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饮食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搭台文化[编辑]

大伙儿饮荼或者吃饭 是中国人友谊的象征 曾经一起饮过茶 就算是朋友。 又现代城市人祟上个人空间 上馆子饮荼 不喜欢跟不认识的人同时共用一张台 但是一张12人大台 只有6人以下占用 实在浪费 所以有搭台现像

在以前 民风简朴 又崇尚物尽其用 撘台是常见的 茶客们都是街坊 一次生两次熟 爱高谈宽论时事见闻 如老舍笔下的茶馆 饮茶可以定性为社交活动 又搭台现象可见当地民风--Teahse41 03:33 2006年4月4日 (UTC)


请不要欢迎我 因为我只是来搭台的 若果贵司某某不加解释便扫走别人的贡献 好吧 我走 --Teahse41 03:51 2006年4月4日 (UTC)


搭台是因为茶馆经营的需要,空位多很浪费的。广州政协的《广州文史》有民初亲身建立茶馆发展到茶楼、参与建立粤式饮茶文化的茶楼东主对此的叙述。

据某所见,粤式茶馆搭台的人很少会九不搭八的互相聊天,本来就认识的人会打召呼,之后各聊各的了。

粤式茶楼的社交不是四川茶馆的摆龙门阵,也不是北平茶馆的国事论衡。

粤式茶楼是提供商人与同行、工仔交流和饮食的场所,它是商业的八卦论坛不是严肃(或者自觉严肃)的政经论坛。

签名是打四个小波浪吧?:D 222.84.144.5 (留言) 2012年1月5日 (四) 05:52 (UTC)[回复]

饮茶与酒楼合并[编辑]

饮茶是一种习惯,一种行为。而酒楼一种场所。--单面骰子 05:10 2006年4月7日 (UTC) 而60-70年代未期香港的茶楼售点员,大部分都是童エ和阿婶而卖点心的另一名称叫(贺寿)因为他们背带挂着点心盘双手顶着以免点心倒下像似拿着贺礼贺寿一样.

饮茶[编辑]

而60-70年代未期香港的茶楼售点员,大部分都是童エ和阿婶而卖点心的另一名称叫(贺寿)因为他们背带挂着点心盘双手顶着以免点心倒下像似拿着贺礼贺寿一样.

关于改名[编辑]

不建议把“饮茶”改为“广东饮茶文化”。单独“饮茶”二字现今已是国际普及的词汇,意思已足够明确。英语已创有“Yum cha”一词,日语亦有“ヤムチャ”,甚至有日本独创的“回转饮茶”。改为“广东饮茶文化”只会失去普及性。建议改为“饮茶_(广东饮茶文化)”。 西崎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3:48 (UTC)[回复]

  • 饮茶未必一定是到茶楼吃点心,在家中也可以自己泡茶来喝,因此饮茶定为广东饮茶文化才有普遍性。—时势造英雄 2008年8月4日 (一) 07:12 (UTC)
这位英雄,你新建“饮茶_(消歧义)”就是为了解决歧义问题,若因此改名,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歧义。消歧义应该靠重定向等方法,而非靠改名。
另外你好像不太明白我所指“普及性”的意思,单独“饮茶”二字除了可指“泡茶来喝”外,也可指“Yum cha”这种广东文化,其意思在国际上已很明确,足够成为一页面,也必须成为一页面。若有需要消歧义,可用“饮茶_(广东饮茶文化)”和“饮茶_(泡茶来喝)”来区分,而非靠改名。 西崎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9:02 (UTC)[回复]

讨论关于细化分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