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TaiwanAlex1/伏尔加河蒸气船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窝瓦河航运地图

窝瓦河流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欧洲大陆主要的贸易命脉之一。蒸汽引擎技术的引进让得更多的货物可以被运输到窝瓦河上游。窝瓦河首次开始有蒸汽轮船航行是在1821年。

历史[编辑]

窝瓦河船夫[编辑]

伊利亚·列宾,《伏尔加船夫》

在出现动力之前,有成千上万的纤夫或称为窝瓦河船夫,是采用拖船将货物送至窝瓦河及其支流,但是这种牵引方式已经消失了,逐渐转为马匹牵拉。不过到了1840年代之后,蒸汽轮船取代兽力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第一艘轮船[编辑]

在184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颁发许可证给予窝瓦河运公司,直至苏联接管之前,窝瓦河河运都属于伏尔加舰队专责营运,不过到了1846年才有轮船到达窝瓦河上游的萨马拉[1] 下诺夫哥罗德是窝瓦河河运最主要的转运站。第一艘蒸汽轮船出现在窝瓦河是在1821年,不过到了1845年,蒸汽轮船才开始承担最主要的河运动能。而第一艘美国轮船驶入窝瓦河则须等到1872年。

当时有成千上万的轮船在窝瓦河上航行,更不用说小型的船筏。许多蒸汽轮船使用重油或是石油加工废料作为燃料。到了1870年,俄罗斯在下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第一个开放式炉,随后第一艘双层蒸汽轮船佩瑞福鹿特在一年后就被建造出来。1913年时,这个造船厂也建造出散装干货船达尼利卡,1849到1918年之间这间造船厂总共建造489出艘船只。另外根据统计,1913年,有超过5000艘大小船只在窝瓦河中航行。

基涅什马是窝瓦河畔轮船和铁路连接所在地,拍摄于1900年

商业轮船引擎[编辑]

巴塔谢夫蒸汽轮船是世界相当著名的轮船,由波多夫公司所生产,也是大多数窝瓦河轮船所使用的船只。波多夫第一座工厂于1815年建于圣彼得堡,专注于海洋设备的设计,不过到了1850年才开始建造小型战舰,并且在葛勒妮岛租借船厂进行十年的战舰建造。同时大量的装饰雕塑创作在19世纪初期也从这座铸造厂被打造出来,包括为喀山大教堂圣以撒主教座堂亚历山大柱,其他部分包括网、台灯、装饰和结构组件,用于桥梁、宫殿以及公共建筑。

窝瓦河河畔的勒热夫 ,摄于1910年

货物[编辑]

窝瓦河是欧洲也是俄罗斯主要的交通要道,也因为如此,许多货物由此运输,运输包括从顿巴斯地区来的铁矿石木材小麦鱼类西瓜机械水泥石灰石石油

苏联时代[编辑]

苏联的邮票,图中的蒸汽船是约瑟夫·斯大林号,摄于1953年。

俄国内战期间有许多船只被改造成武装船只,其中苏联红军俄国白军也曾在河上发生小型战斗,到了1921年俄罗斯饥荒,窝瓦河河运也成为逃离这个悲惨年代的出口[2] ,之后也成为苏联重建基础建设重要的来源,苏联时代窝瓦河运输也是国有化经营[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编辑]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之际、德意志国防军到达这个城市之前,纳粹德国空军已经开始打击苏联的河运交通,使得重要物资无法由此进入,也因此快速战领斯大林格勒地区[3] 。光是在1942年7月25到31日之间短短一星期之内,总共有32苏联船只沉没、9艘被攻击的无法使用。

然而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展现顽强抵抗的企图心,其中一艘拖船夸诺福铁特在德军的机枪下运载人员、物资以及弹药,最终因为损坏过重而不得不放弃这艘船只,除此之外,一艘医疗船也被德军轰炸11次。另外1942年7月27日一艘名为葛斯特尔的油轮跨越河岸并成功将油料彼岸进行补给,也因此葛斯特尔也被称为横跨河流的两岸的代称,不过船只也因此遭受严重伤害,但在全体组员的修复下让船只得以运作,后续这艘船的舰长瓦西里耶维奇·沃罗比耶夫也因为这项英勇事迹被授予红旗勋章,不过到了1942年10月中,葛斯特尔也被击沉。到了1942年9月,苏联使用渡轮强行运送数百名士兵、坦克到达战场前线。

原先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计划建造许多大坝、运河水力发电厂,不过碍于战争,许多计划都被推迟,当然控制河川淤积是首要目标,主要是为了让更大吨位的船只得以运行,伏尔加-顿河运河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都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被建成的。河流上的大部分船只都是明轮式的,直到1950年为止,窝瓦河河运都是以此为主流。随着新的水文和水利工程进行,新的船只也逐步被建造,只有很少数的蒸汽船幸存下来,时至今日,窝瓦河的船只主流是柴油巡航船和柴油拖船。

参著书目[编辑]

来源

参考文献[编辑]

  1. ^ Samara Tourist Guide. Samara Travel Guide. myeuropeholidays.com. 2011 [4 July 2011]. The first steamer 'Volga' visited to Samara in 1846. 
  2. ^ 2.0 2.1 Patenaude, Bertrand M. Food as a Weapon | Hoover Institution. hoover.org. 2011 [5 July 2011]. 
  3. ^ Battle of Stalingra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By the end of August, … Gen. Friedrich Paulus, with 330,000 of the German army's finest troops… approached Stalingrad. On August 23 a German spearhead penetrated the city's northern suburbs, and the Luftwaffe rained incendiary bombs that destroyed most of the city's wooden housing. 
  4. ^ Keegan, John. The Battle for History: Re-fighting World War Two (Barbara Frum lecture series), Vintage Canada, Toronto, 1995. Republished by Vintage Books, New York, 199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