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夜間櫻花行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X行動,也稱為夜間櫻花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計劃的一次針對美國平民的生物武器襲擊。該計劃由日本帝國海軍制定,使用由日本帝國陸軍731部隊開發的鼠疫生物武器,通過潛艇發射水上飛機,將武器投放到美國西海岸。由於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將軍的強烈反對,該行動在1945年3月計劃完成後不久即被取消。

概述[編輯]

PX行動是由日本海軍參謀部在1944年12月提出的,領導者是副海軍上將小澤治三郎。該行動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對感染了鼠疫(Pestis bacillus)跳蚤的代號PX。在計劃這一行動時,海軍與731部隊的中將石井四郎合作,他在病原細菌的武器化和人體對生物和化學戰的脆弱性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1]

計劃中的襲擊包括使用伊四百型潛水艦搭載的晴嵐飛機,襲擊美國西海岸的聖地牙哥洛杉磯舊金山等城市。飛機將散播鼠疫霍亂斑疹傷寒登革熱等病原體,對人口進行生物恐怖襲擊。潛艇乘員將自我感染,並在岸上執行自殺任務。[2][3][4][5]

PX行動的計劃在1945年3月26日最終確定,但不久之後由於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的強烈反對而被擱置。梅津後來解釋他的決定時說:「如果進行細菌戰,戰爭將從日本和美國之間的衝突升級為人類對抗細菌的無盡戰爭。日本將受到全世界的嘲笑。」[6]

在日本投降後,計劃中的生物武器最後一次使用是在石井四郎計劃對駐日美軍進行自殺性細菌襲擊(夜櫻作戰)。然而,這一計劃也未能實施,因為梅津美治郎川邊虎四郎反對石井進行自殺襲擊,並要求他「冷靜等待下一個機會」。[7]

戰後,第一次討論PX行動是在1977年8月14日的《產經新聞》採訪中,由曾參與計劃的前海軍上尉江野良男透露。據江野所說,「這是我第一次談論PX行動,因為它涉及戰爭規則和國際法。雖然計劃沒有付諸實施,但我覺得僅僅是這個計劃的制定就會引起國際誤解。我甚至沒有向日本防衛廳戰史檔案的工作人員透露過任何信息,現在談論它也讓我感到不舒服。但當時,日本正處於嚴重劣勢,任何贏得戰爭的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8]

參考文獻[編輯]

  1. ^ Working, Russell. The trial of Unit 731. Japan Times. 2001-06-05 [2015-08-06]. 
  2. ^ Garrett, Benjamin C. and John Hart.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page 159.
  3. ^ Geoghegan, John. Operation Storm: Japan's Top Secret Submarines and Its Plan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World War II, pages 189–191.
  4. ^ Gold, Hal. Unit 731 Testimony: Japan's Wartime Human Experimentation Program, pages 89–92
  5. ^ Kristoff, Nicholas D. Unmasking Horror -- A special report.; Japan Confronting Gruesome War Atrocity.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3-17 [2015-08-06]. 
  6. ^ Felton, Mark. The Devil's Doctors: Japanese Human Experiments on Allied Prisoners of War, Chapter 10
  7. ^ Unit 731 planned germ warfare against U.S. forces after end of war.. Asian Political News. 2006-07-24 [2015-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8. ^ Gold, page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