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鐵山寺 (北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鐵山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217號,是漢傳佛教寺院。為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

簡介[編輯]

鐵山寺位於珠市口東大街北側,北橋灣街以西。此處自明朝清朝中葉原有三里河,從前門護城河向東南流至左安門。那時河面很寬,可跑船。河上有座漢白玉的三里河橋(1953年修路時曾挖出此橋又原地掩埋)。河兩岸各有一座佛寺,南岸是明因寺,北岸是鐵山寺,都是明朝所建。北橋灣因在橋北而得名。鐵山寺就在北橋灣西邊。[1]

宸垣識略》卷九·外城一記載:[2]

鐵山寺在三里河橋西,明正德間僧宗洪號鐵山者募緣修橋,有修撰周敘《重修三里河碑》。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五記載:[3]

原:《重建三里河橋碑》在橋西鐵山寺。碑建於正徳十二年,翰林院修撰江陰周敘撰文,鐵山寺僧宗洪號也。(《析津日記)》

《北京寺廟歷史資料》記載著中華民國時期該寺的登記信息:[4]

鐵山寺,坐落外一區東珠市口九十三號,建於清初,屬募建。本廟面積三畝半,房屋五十七間。管理及使用狀況為由本廟僧人燒香供佛。廟內法物有觀音像一尊,站童兩尊,佛一尊,木羅漢十八尊,坐、站韋馱各一尊,磁供一堂,鐵鼎兩座,鍾一口,鼓一面,磬一口,木魚一個,鐵錪一個,另有石碑大小三座,樹五株。

1937年七七事變以前,嘉興寺曾經是北平佛教會的會址。那時有兩個北平佛教會,一個在南城觀音院,稱「南會」,另一個在嘉興寺,稱「北會」。兩會時常出現爭執。民國十六年(1927年)北伐完成後,中國各地廢廟興學再度掀起熱潮,在中國國民黨北平市黨部的支持下,民國十八年(1929年)北平電車工人搗毀前門外東珠市口鐵山寺佛像,驅逐鐵山寺全部僧眾,引起全北平市佛教徒抗議。鐵山寺風波後,兩會為共同保存北平佛教而合併,會址遷至後海廣化寺[5]

1929年的鐵山寺被北平電車工人強占事件,當時是震驚中國佛教界的大案。1929年9月22日,在中國國民黨北平市黨部的支持下,北平電車工會強占鐵山寺,將其作為北平電車工會工人子弟學校的新校址,由此釀成延續近三年之久的鐵山寺廟產糾紛。1929年9月23日,鐵山寺住持釋證修分別向北平市公安局、社會局呈文,控訴中國國民黨北平市第九區黨部主任白彥章、第九區黨部黨員兼北平電車工會工人子弟學校女校長石又磊率人搗毀鐵山寺、驅逐僧人。北平電車工會工人子弟學校隨後聲稱其是依照《寺廟管理條例》第五、第六條合法接收廟產(實際上該條例已在事發前的1929年5月被暫緩執行,又因12月《監督寺廟條例》的施行而被明令廢止)。此後多方博弈,此案越鬧越大。直到1932年8月13日長椿寺僧人釋壽泉接管鐵山寺,事件方才落幕。[6]

鐵山寺坐北朝南,山門內三進院落,原有前殿、中殿、後殿,均為面闊三間,每座大殿各有東西配殿。前殿的兩山牆接出曲尺形重樓,各與東西兩側配殿連接。寺中原有觀世音及十八羅漢等塑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被遷到西山八大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該寺仍有僧人駐寺。後該寺停止宗教活動。鐵山寺前面建起一座大副食品商店,將鐵山寺擋住。1999年因珠市口東大街拓寬改造,拆除了鐵山寺的山門及前院內的兩株古槐。2000年代初,拆除了前殿兩側的東西配樓。到2005年,鐵山寺僅剩前殿、中殿以及中殿的東配殿,前殿就位於珠市口東大街北側的馬路沿上。[1]

2005年,崇文區啟動前門東片「解危排險」項目後,崇文區於2003年公布的57處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有41處被列入拆遷名單。2005年11月,前門修繕整治項目解危排險搬遷工作全面啟動,崇文區人民政府在半年內便完成了全部搬遷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列在文物普查登記項目名單中的冰窖廠乾泰寺、北橋灣鐵山寺等均在未經報批的情況下被強行拆毀,建築構件被全部變賣或砸爛。在鐵山寺前,作家肖復興看見一輛十輪大卡車裝滿一整車廢木料,粗大的梁柁尚未及裝運。[7][1][8]鐵山寺被拆毀的是前殿,於2006年1月12日拆除。發現鐵山寺前殿被拆除,「老北京網」負責人張巍隨即打電話給有關部門,對方聲稱「你甭管,上頭批了。」張巍即刻向媒體爆料。另外文物保護人士曾一智也在2006年1月至2月連續向北京市文物局舉報了前門東片「解危排險」項目中的湖北會館、鐵山寺、乾泰寺、廣東平鎮會館安徽太平縣會館湖北黃安會館6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全部或部分拆毀的案件。鐵山寺等文物被強拆遂成為輿論熱點。2006年3月8日兩會期間,萬選蓉張文康馮驥才葉廷芳等八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交《搶救保護北京前門歷史文化街區》提案,要求停止前門東片「解危排險」項目大規模拆除文物及受保護四合院的行為。迫於壓力,崇文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決定「復建」鐵山寺前殿。[9][10]

所謂的「復建」實際上是用全新的磚瓦在鐵山寺東邊新建了一座和鐵山寺毫無關係的三合院。這座三合院建在殘存的鐵山寺中殿東側,而本來鐵山寺前殿是位於鐵山寺中殿正南。鐵山寺前殿的原址被拓寬後的珠市口東大街占用。新建的這座三合院2006年由崇文區人民政府開工建設,2007年完工。三合院坐北朝南,正南正對著珠市口東大街設大門,門內北為正房,東西兩側各有一廂房。2013年,在院內西側又新建了一座小屋,據說是準備對外出租用。[11]

鐵山寺原本的古建築僅存中殿。中殿現位於珠市口東大街北側。自2006年之後十多年間,中殿一直未獲得修繕,周圍被破平房和殘破的臨時圍牆包圍,臨時圍牆南側設有一個出入口。2013年1月東城區文化委員會立的「鐵山寺」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標誌牌掛在了這個出入口外側。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肖復興,鐵山寺,載 肖復興,藍調城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
  2. ^ 吳長元. 宸垣识略.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 165. 
  3. ^ 于敏中 等編纂. 日下旧闻考.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年. 
  4. ^ 北京市檔案館編. 北京寺庙历史资料. 北京: 北京檔案出版社. 1997年: 76. ISBN 9787800197475. 
  5. ^ 嘉兴寺往事谈. 佛緣網站. 2010-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6. ^ 付海晏,革命、法律與廟產——民國北平鐵山寺案研究,歷史研究2009(3):105-120
  7. ^ 丁筱淨. 前门改造是与非. 民生周刊2013年第27期. 
  8. ^ 胡同迷6年拍摄北京千条胡同 建胡同资料库. 新華網. 201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 
  9. ^ "老北京网"的穷掌柜. 中國青年報. 200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10. ^ 八委员联合提案“前门地区古建筑亟待保护”. 新華網. 2006-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5). 
  11. ^ 复建文物内又有人在施工 这些人在铁山寺捣鼓啥. 中文國際. 2013-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