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梁光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光明,(1942年11月3日-)筆名舒凡。為台灣60年代青年作家,無論是詩或小說,其用字和語句文法均有獨特的韻味,頗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1],作品內容包含小說、新詩、散文與歌詞。

曾任臺視文化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總經理; 并担任《映象之旅》的製作人。

生平概略[编辑]

祖籍河北省井陘縣,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幼年隨父母搬遷至台灣,在嘉義、宜蘭長大。

高中時期

1962年前往台北就讀台北師範學院(現台北教育大學)普通科51級,基於現代文學的愛好,開始投稿寫作新詩。和同為台北師範學長的七等生、雷驤、簡滄榕以及雷驤好友沙究結為莫逆[2]

大學時期

因閱讀了大量歐美的戲劇劇本,故在台北師範畢業並在宜蘭完成教學工作之後,1964年進入文化學院(現在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就讀。

在校期間與當時戲曲教授俞大綱成為忘年之交,並在俞大綱去世之後,擔任俞大綱紀念基金會董事一職[3]

文化學院就讀期間,認識了作家三毛,兩人曾交往一段時間,最後因為三毛想結婚而分手[4]。據作家隱地所述,梁光明當年所出版《出走》一書的封面顏色即出自於三毛之手。[5]

1968年曾與詩人鄭愁予張健、作家黃春明,一起應救國團之邀,前往金門參與「冬令文藝研習營」,並擔任講師。[6]

工作時期

曾任臺視文化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總經理,主編《電視周刊》及《家庭月刊》。現已退休[7]

任職期間,曾為台視多部連續劇主題曲寫詞。並和同在台視任職的作家王禎和結為好友,並多次為其做序[8]

1979-1982年曾擔任鄉土紀錄片《映象之旅》的製作人,與張照堂、雷驤、杜可風阮義忠等人共同參與製作《映象之旅》,並獲得1981年金鐘獎最佳文化節目獎[9]

作品列表[编辑]

小說專書

《出走》台灣:文星書店, 1966

《行過曠野》 台灣:大業書店,1969

短篇小說

〈魚〉,《幼獅文藝》。1965年。

〈那冰冷的小手〉,《幼獅文藝》。1965年。

〈月亮又昇起了〉,《幼獅文藝》。1965年。

〈旋轉的世界〉,《幼獅文藝》。1965年。

〈舞龍的人來了〉,《幼獅文藝》。1966年。

〈這種愛情生活〉,《幼獅文藝》。1967年。

〈因芬替諾的河流〉,《青年作家小說選》。台灣:統一書局,1969年。

〈過昭關〉,《幼獅文藝》。1969年。

散文

〈綠色的廣場〉,《幼獅文藝》1965年。

〈一次小聚的雜記〉,《幼獅文藝》1965年。

〈小簡〉,《幼獅文藝》1965年。

〈我看「破曉時分」〉,《幼獅文藝》1968年。

〈金門來去〉,《幼獅文藝》1968年。

〈我的故事〉,《幼獅文藝》1968年。

〈我讀俞大綱「戲劇縱橫談」〉,《幼獅文藝》1968年。

〈文學與至性〉,《大華晚報》,1970年。

〈「危機時代」的新反抗文學〉,《嫁粧一牛車》附錄,王禎和著。台北:遠景五版,1975年。

〈蒼弱與健康〉《雨季不再來》序,三毛著。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安樂死-西方文明的「怪胎」〉,《家庭月刊》,1976年。

〈從「走訪追問錄」到「電視‧電視」〉,《電視‧電視》,王禎和著,代序。台北:遠景,1977年。

〈王禎和的作品方向和方法值得讚賞〉,《婦女雜誌》103期,1977年。

〈雲門舞集何去何從〉,《家庭月刊》,1977年。

〈民族主義與鄉土文學〉,《仙人掌》,1978年。

〈讀者的信〉,《家庭月刊》,1979年。

〈談黃凡「賴索」--形象、文字與主題〉,《中國時報》,1979年。

影視作品

製作人[10], 《映像之旅[11]

歌曲

「秋水長天」出自電視劇《秋水長天》1979 作詞:梁光明、作曲:翁清溪、演唱:王芷蕾

「碧海情濤」出自電視劇《碧海情濤》1980 作詞:梁光明、作曲:黃仁清、演唱:陳美齡

「雲知道」出自電視劇《十年一覺飄香夢》1981 作詞:梁光明、作曲:黃仁清、演唱:陳芬蘭

「天長地久」[12]出自電視劇《天長地久》1981 作詞:梁光明、作曲:紀利男、演唱:王芷蕾

「奔馳」[12]出自王芷蕾專輯《海角天涯》1982 作詞:梁光明、作曲:駱明道、演唱:王芷蕾

「讓他們都知道」[12]出自王芷蕾專輯《海角天涯》1982 作詞:梁光明、作曲:駱明道、演唱:王芷蕾

「清宮煙雲」[13]出自電視劇《清宮煙雲》1983 作詞:梁光明,作曲:駱明道、演唱:白冰冰

「秋潮向晚天」出自電視劇《秋潮向晚天》1983 作詞:梁光明、作曲:翁清溪、演唱:王芷蕾

「小飛龍」出自電視動畫《海王子》台視版[14] 作詞:梁光明,作曲:陳慶鋒

獲獎列表[编辑]

救國團總團部詩歌獎首獎 (年份不詳)[15]

救國團總團部短篇小說獎首獎 (年份不詳)

《映像之旅》, 1981年金鐘獎最佳文化節目獎

參考資料[编辑]

  1. ^ 台灣文學館作家資料庫-舒凡. 
  2. ^ 樸素心靈之凝視——傅月庵訪談沙究. 
  3. ^ 財團法人俞大綱紀念基金會. 
  4. ^ 作家三毛最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 南方藝術. 2012-09-29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6). 
  5. ^ 隱地. 《大人走了,小孩老了》序_隱地.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6. ^ 陳長慶. 再彈一遍碧山之歌. 金門日報. 2015-06-15. 
  7. ^ 梁光明介紹. 台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 
  8. ^ 林增益. 王禎和小說創作風格分析 (PDF). 2004-06-28. 
  9. ^ 映象之旅. 台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21: 3. ISBN 9789865321987. 
  10. ^ 非虛構映象:談電視紀錄片「映象之旅」(1981-1982).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22-08-09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中文(繁體)). 
  11. ^ 國際化,雙語編排,文化整合,全球華人的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 一個叫好又叫座的電視聯播節目:映象之旅 - 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 國際化,雙語編排,文化整合,全球華人的雜誌. [2023-09-14]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12.2 台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13. ^ 台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14. ^ 海王子. 台灣配音維基. [2023-09-14] (中文(臺灣)). 
  15. ^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 db.nmtl.gov.tw. [2023-09-14]. 

外部連結[编辑]

Category:用条目向导创建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