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梁光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光明,(1942年11月3日-)笔名舒凡。为台湾60年代青年作家,无论是诗或小说,其用字和语句文法均有独特的韵味,颇能激发读者的想像力[1],作品内容包含小说、新诗、散文与歌词。

曾任台视文化公司总编辑、副总经理、总经理; 并担任《映象之旅》的制作人。

生平概略[编辑]

祖籍河北省井陉县,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幼年随父母搬迁至台湾,在嘉义、宜兰长大。

高中时期

1962年前往台北就读台北师范学院(现台北教育大学)普通科51级,基于现代文学的爱好,开始投稿写作新诗。和同为台北师范学长的七等生、雷骧、简沧榕以及雷骧好友沙究结为莫逆[2]

大学时期

因阅读了大量欧美的戏剧剧本,故在台北师范毕业并在宜兰完成教学工作之后,1964年进入文化学院(现在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就读。

在校期间与当时戏曲教授俞大纲成为忘年之交,并在俞大纲去世之后,担任俞大纲纪念基金会董事一职[3]

文化学院就读期间,认识了作家三毛,两人曾交往一段时间,最后因为三毛想结婚而分手[4]。据作家隐地所述,梁光明当年所出版《出走》一书的封面颜色即出自于三毛之手。[5]

1968年曾与诗人郑愁予张健、作家黄春明,一起应救国团之邀,前往金门参与“冬令文艺研习营”,并担任讲师。[6]

工作时期

曾任台视文化公司总编辑、副总经理、总经理,主编《电视周刊》及《家庭月刊》。现已退休[7]

任职期间,曾为台视多部连续剧主题曲写词。并和同在台视任职的作家王祯和结为好友,并多次为其做序[8]

1979-1982年曾担任乡土纪录片《映象之旅》的制作人,与张照堂、雷骧、杜可风阮义忠等人共同参与制作《映象之旅》,并获得1981年金钟奖最佳文化节目奖[9]

作品列表[编辑]

小说专书

《出走》台湾:文星书店, 1966

《行过旷野》 台湾:大业书店,1969

短篇小说

〈鱼〉,《幼狮文艺》。1965年。

〈那冰冷的小手〉,《幼狮文艺》。1965年。

〈月亮又升起了〉,《幼狮文艺》。1965年。

〈旋转的世界〉,《幼狮文艺》。1965年。

〈舞龙的人来了〉,《幼狮文艺》。1966年。

〈这种爱情生活〉,《幼狮文艺》。1967年。

〈因芬替诺的河流〉,《青年作家小说选》。台湾:统一书局,1969年。

〈过昭关〉,《幼狮文艺》。1969年。

散文

〈绿色的广场〉,《幼狮文艺》1965年。

〈一次小聚的杂记〉,《幼狮文艺》1965年。

〈小简〉,《幼狮文艺》1965年。

〈我看“破晓时分”〉,《幼狮文艺》1968年。

〈金门来去〉,《幼狮文艺》1968年。

〈我的故事〉,《幼狮文艺》1968年。

〈我读俞大纲“戏剧纵横谈”〉,《幼狮文艺》1968年。

〈文学与至性〉,《大华晚报》,1970年。

〈“危机时代”的新反抗文学〉,《嫁妆一牛车》附录,王祯和著。台北:远景五版,1975年。

〈苍弱与健康〉《雨季不再来》序,三毛著。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安乐死-西方文明的“怪胎”〉,《家庭月刊》,1976年。

〈从“走访追问录”到“电视‧电视”〉,《电视‧电视》,王祯和著,代序。台北:远景,1977年。

〈王祯和的作品方向和方法值得赞赏〉,《妇女杂志》103期,1977年。

〈云门舞集何去何从〉,《家庭月刊》,1977年。

〈民族主义与乡土文学〉,《仙人掌》,1978年。

〈读者的信〉,《家庭月刊》,1979年。

〈谈黄凡“赖索”--形象、文字与主题〉,《中国时报》,1979年。

影视作品

制作人[10], 《映像之旅[11]

歌曲

“秋水长天”出自电视剧《秋水长天》1979 作词:梁光明、作曲:翁清溪、演唱:王芷蕾

“碧海情涛”出自电视剧《碧海情涛》1980 作词:梁光明、作曲:黄仁清、演唱:陈美龄

“云知道”出自电视剧《十年一觉飘香梦》1981 作词:梁光明、作曲:黄仁清、演唱:陈芬兰

“天长地久”[12]出自电视剧《天长地久》1981 作词:梁光明、作曲:纪利男、演唱:王芷蕾

“奔驰”[12]出自王芷蕾专辑《海角天涯》1982 作词:梁光明、作曲:骆明道、演唱:王芷蕾

“让他们都知道”[12]出自王芷蕾专辑《海角天涯》1982 作词:梁光明、作曲:骆明道、演唱:王芷蕾

“清宫烟云”[13]出自电视剧《清宫烟云》1983 作词:梁光明,作曲:骆明道、演唱:白冰冰

“秋潮向晚天”出自电视剧《秋潮向晚天》1983 作词:梁光明、作曲:翁清溪、演唱:王芷蕾

“小飞龙”出自电视动画《海王子》台视版[14] 作词:梁光明,作曲:陈庆锋

获奖列表[编辑]

救国团总团部诗歌奖首奖 (年份不详)[15]

救国团总团部短篇小说奖首奖 (年份不详)

《映像之旅》, 1981年金钟奖最佳文化节目奖

参考资料[编辑]

  1. ^ 台灣文學館作家資料庫-舒凡. 
  2. ^ 樸素心靈之凝視——傅月庵訪談沙究. 
  3. ^ 財團法人俞大綱紀念基金會. 
  4. ^ 作家三毛最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 南方艺术. 2012-09-29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6). 
  5. ^ 隐地. 《大人走了,小孩老了》序_隱地.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6. ^ 陈长庆. 再彈一遍碧山之歌. 金门日报. 2015-06-15. 
  7. ^ 梁光明介紹. 台湾文学馆线上资料平台. 
  8. ^ 林增益. 王禎和小說創作風格分析 (PDF). 2004-06-28. 
  9. ^ 映象之旅. 台湾: 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2021: 3. ISBN 9789865321987. 
  10. ^ 非虛構映象:談電視紀錄片「映象之旅」(1981-1982). 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2022-08-09 [202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中文(繁体)). 
  11. ^ 国际化,双语编排,文化整合,全球华人的杂志, 台湾光华杂志 Taiwan Panorama |. 一個叫好又叫座的電視聯播節目:映象之旅 - 台灣光華雜誌. 台湾光华杂志 Taiwan Panorama | 国际化,双语编排,文化整合,全球华人的杂志. [2023-09-14]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12.2 台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13. ^ 台灣流行音樂資料庫. 
  14. ^ 海王子. 台湾配音维基. [2023-09-14] (中文(台湾)). 
  15. ^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 db.nmtl.gov.tw. [2023-09-14]. 

外部链接[编辑]

Category:用条目向导创建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