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利沃夫歷史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鲁塞尼亚王公丹尼爾建立的利沃夫經歷過哪些歷史
    利沃夫歷史条目由Longway22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Longway22讨论 | 貢獻),属于“Histories of cities”类型,提名于2022年10月30日 03:37 (UTC)。
    • 說明譯自英維,同時參考其他資料修整內容。 --約克客留言2022年10月30日 (日) 03:37 (UTC)[回复]
    • (-)反对標點符號不統一,全形與半形混用、存在冗餘空格、濫用斜體字,看上去太亂了,所以我沒有讀完內容。另外,建議翻譯文中所提到文獻的標題,例如「Naukove tovarystvo im. Shevchenka」、「Universal-Lexicon der Gegenwart und Vergangenheit」。——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2年10月30日 (日) 04:29 (UTC)[回复]
      • 謝謝閣下指出疏漏,盡所能改進,但譯文考慮如翻譯專有或專門著述等之本地化,在如中文圈層未引入著述下可能干擾使用者利用之直接利用理解,姑且有一定程度保留原文(原展示之著述等名稱)。會據實際考慮再調整之。亦歡迎繼續給予良好意見及支持專案意向。——約克客留言2022年10月30日 (日) 05:46 (UTC)[回复]
    • (!)意見:感谢贡献。但表示被动可以用「为……所」,也可以用「被」,但「被……所」,这看起来似乎不合语法。汉语是有语法的。另外,「了」字感觉太多(了):「包括了」「成为了」「到了」「授予了」等等,虽然可能不是语病,但应该不必要用。还有,「是」字似乎也不必用得这么多,比如「是成为了」。我有一段时间就要求自己硬译英文,强行用汉语重现英语的语法结构——殊不知汉语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表述习惯,能清楚表意则未必有高下之分——过一段时间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翻译的东西了。创新语体这样的大事,未必适合在维基百科上做。-C.-S. Hsie Why not Have a Look at PR? 2022年10月30日 (日) 08:26 (UTC)[回复]
      • 謝謝提供意見,有些地方上轉譯確實可能還有改進之處。另一方面,個人是考慮多語文背景因素,處理有關傳意避免差別之,或學識粗鄙有所落差。個人調整上另外所採用,亦為盡可能在一些文法處理上,反映原行文時可能有必要其他使用者留意之內容。採編轉寫之後續亦會再考慮實際可繼續改進之處。——約克客留言2022年10月30日 (日) 09:46 (UTC)[回复]
    • (+)傾向支持:您辛苦了!但可能还是有些句子不大符合现代汉语文法?比如“1848年以后,利沃夫大学的教学语言是重新引入波兰语和乌克兰语”,感觉这个“是”好像有点粤语的感觉。我为您修改了一些句子,建议阁下再行润色语句。——鸢尾イチハツ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2022年11月4日 (五) 03:4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