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陈永强 (1978年)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足球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足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足球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八一超能问题[编辑]

我对陈永强属于八一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不是很认同,八一足球俱乐部是在中国足协注册并在2003年解散球队,陈永强没有在这支球队效力过,他效力的球队名字是八一惠州超能足球俱乐部,这是另外注册的一个俱乐部。虽然名义上我们可以说他属于八一队,但在数据上必须客观反映。而且将八一超能链接到八一足球队条目和长春亚泰条目都没有不妥之处,而且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单独给八一惠州超能足球俱乐部建一个新的页面,因为毕竟是一个单独的足球俱乐部。Alexchen4836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06:08 (UTC)[回复]

八一超能这个名字什么时候出现,现在网上至少没有可查证来源(来源基本都是维基上的条目,而维基这一批条目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都是抄袭某人的博客)。实际上说八一1992年就合资与企业成立了“俱乐部”,至少很有疑问,当时广州太阳神、上海申花、大连万达都没有影子,解放军居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至少我从来没有见过相关报道。可能有合作,但是应该是赞助商性质,和以前什么广州白云山、上海爱克发的例子相似。实际上,八一自己一直到解散都没有真正“俱乐部化”,一直是八一体工队下属,而八一体工队是解放军的机构之一。
陈永强等人,从来就是解放军所属的球员,可以看这个报道体坛网:“ 陈永强,辽宁籍足球运动员。1989年11月-1994年12月,陈永强在沈阳部队足球队,此间曾获得全国青年联赛一至三名。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在八一体工队,获得98-99年全国乙级联赛前二名升入甲B。2000年加入当时的深圳平安队,并一直效力至今。”
再回到八一超能问题来说,其实它长期就是八一二队。你要说它真的是1992年成立,一直到1998年才冲上甲B,而其中的球员居然最大的只有20岁?难道他们是青训俱乐部,又是中国史无前例,比徐根宝的上海有线02还要早?实际情况是,八一二队(超能)历年就向一队输送球员,而且从来不需要挂牌、转会,因为体制上来说就是一队二队的关系,同样的情况见于辽宁队和辽宁青年队。而和辽宁一二队情况相同的一点是,到了二队冲上了甲B,限于中国足协规定的一个“俱乐部”不能拥有两支甲级队的规定,就必须一二队剥离了。所以辽宁青年队变成了“葫芦岛宏运”,八一二队变成了“八一超能”。但是这两个青年队缺少了一队的直接资金补充,很快不能维继,马上都被出售。
所以,再到条目编辑来讲,陈永强实际就是八一二队、青年队的球员(见以上来源)。等到二队变身超能,他也差不多被扫地出门了,和长春亚泰更加是半点关系都没有。至于建立八一超能条目,这其中有很多牵涉原创研究的问题,至少现有信息来讲,其中的错误、疑点很多。1992年出现“八一超能足球俱乐部”这几个字?我觉得是不可思议的。至于什么“惠州”就更加是不知道什么年月的事了。—Msuker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1:25 (UTC)[回复]
我的理解是八一足球俱乐部球员应该只能包括那些在那支八一金穗或八一振邦的报名球员才可以算,而陈永强只在八一二队踢过,不可以算是。八一超能队以我掌握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八一二队出球员和教练,然后通过惠州超能足球俱乐部这个在中国足协注册的俱乐部参加联赛。我可以确定的是他们98、99年的主场设在惠州市超能学校体育中心,门票10块一张,当时报纸都把这支球队成为解放军惠州超能队,而且也只有1998年和1999年这两年参加过乙级联赛。Alexchen4836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1:52 (UTC)[回复]
从来没说过某俱乐部球员分类只包括一线队球员,无论中英文维基都有大量包括青年队分类的先例。比如en:Federico Macheda,从来没进入过拉齐奥一线队吧。比如房伟。—Msuker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2:2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