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陳永強 (1978年)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足球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足球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足球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八一超能問題[編輯]

我對陳永強屬於八一足球俱樂部的球員不是很認同,八一足球俱樂部是在中國足協註冊並在2003年解散球隊,陳永強沒有在這支球隊效力過,他效力的球隊名字是八一惠州超能足球俱樂部,這是另外註冊的一個俱樂部。雖然名義上我們可以說他屬於八一隊,但在數據上必須客觀反映。而且將八一超能連結到八一足球隊條目和長春亞泰條目都沒有不妥之處,而且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應該單獨給八一惠州超能足球俱樂部建一個新的頁面,因為畢竟是一個單獨的足球俱樂部。Alexchen4836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06:08 (UTC)[回覆]

八一超能這個名字什麼時候出現,現在網上至少沒有可查證來源(來源基本都是維基上的條目,而維基這一批條目如果我記憶不錯的話都是抄襲某人的博客)。實際上說八一1992年就合資與企業成立了「俱樂部」,至少很有疑問,當時廣州太陽神、上海申花、大連萬達都沒有影子,解放軍居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足球俱樂部?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相關報道。可能有合作,但是應該是贊助商性質,和以前什麼廣州白雲山、上海愛克發的例子相似。實際上,八一自己一直到解散都沒有真正「俱樂部化」,一直是八一體工隊下屬,而八一體工隊是解放軍的機構之一。
陳永強等人,從來就是解放軍所屬的球員,可以看這個報道體壇網:「 陳永強,遼寧籍足球運動員。1989年11月-1994年12月,陳永強在瀋陽部隊足球隊,此間曾獲得全國青年聯賽一至三名。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在八一體工隊,獲得98-99年全國乙級聯賽前二名升入甲B。2000年加入當時的深圳平安隊,並一直效力至今。」
再回到八一超能問題來說,其實它長期就是八一二隊。你要說它真的是1992年成立,一直到1998年才衝上甲B,而其中的球員居然最大的只有20歲?難道他們是青訓俱樂部,又是中國史無前例,比徐根寶的上海有線02還要早?實際情況是,八一二隊(超能)歷年就向一隊輸送球員,而且從來不需要掛牌、轉會,因為體制上來說就是一隊二隊的關係,同樣的情況見於遼寧隊和遼寧青年隊。而和遼寧一二隊情況相同的一點是,到了二隊衝上了甲B,限於中國足協規定的一個「俱樂部」不能擁有兩支甲級隊的規定,就必須一二隊剝離了。所以遼寧青年隊變成了「葫蘆島宏運」,八一二隊變成了「八一超能」。但是這兩個青年隊缺少了一隊的直接資金補充,很快不能維繼,馬上都被出售。
所以,再到條目編輯來講,陳永強實際就是八一二隊、青年隊的球員(見以上來源)。等到二隊變身超能,他也差不多被掃地出門了,和長春亞泰更加是半點關係都沒有。至於建立八一超能條目,這其中有很多牽涉原創研究的問題,至少現有信息來講,其中的錯誤、疑點很多。1992年出現「八一超能足球俱樂部」這幾個字?我覺得是不可思議的。至於什麼「惠州」就更加是不知道什麼年月的事了。—Msuker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1:25 (UTC)[回覆]
我的理解是八一足球俱樂部球員應該只能包括那些在那支八一金穗或八一振邦的報名球員才可以算,而陳永強只在八一二隊踢過,不可以算是。八一超能隊以我掌握的資料來看應該是八一二隊出球員和教練,然後通過惠州超能足球俱樂部這個在中國足協註冊的俱樂部參加聯賽。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98、99年的主場設在惠州市超能學校體育中心,門票10塊一張,當時報紙都把這支球隊成為解放軍惠州超能隊,而且也只有1998年和1999年這兩年參加過乙級聯賽。Alexchen4836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1:52 (UTC)[回覆]
從來沒說過某俱樂部球員分類只包括一線隊球員,無論中英文維基都有大量包括青年隊分類的先例。比如en:Federico Macheda,從來沒進入過拉齊奧一線隊吧。比如房偉。—Msuker (留言) 2010年1月7日 (四) 12:2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