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中国文化遗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遗产包括在中国境内的珍贵历史文物、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亟待保护和传承。

推荐阅读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

图片广场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又称北山公园铁道兵纪念碑铁道兵纪念碑,是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铁道兵纪念碑在1988年7月建成,旨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对开发大兴安岭的贡献,并缅怀为此殉职的铁道兵兵员。纪念碑由主碑、附碑、碑前雕塑三部分构成,主碑的造型是两根由铁道兵征标连接起来的铁路轨道,附碑上有描绘铁道兵工作情况的浮雕,碑前雕塑的造型是一头麋鹿(一说为马鹿)。2005年1月31日,铁道兵纪念碑列入第五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概念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单位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民间收藏。

古遗址指古代人类活动中形成的,现已不再使用的遗迹,包含古代聚落形式(例如城址、官署等)和古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留下的场所和遗迹,能够解释古代社会生活状况。

古建筑指建筑于古代的寺庙、殿宇、楼台、古塔、陵墓等建筑,能够反映建筑时的技术、工艺、文化、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信息。

传统聚落指的是人类为居住和生活,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形成的建筑物、街区和附属设施,常常伴随有与物质遗产相伴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指代表人类迁徙、流动和交往的陆路、水路或两者的结合。由于其多包含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交流和冲撞,因而能够在沿线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得以体现。

文化景观是人类有意设计的公园或园林,或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或由于宗教、审美等因素形成的景观。

工业遗产指在工业生产中遗留的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审美等价值的遗存,包括厂矿、作坊等文物保护单位,机器等可移动文物和工业技艺等非物质遗产。

民间艺术指产生于民间,由普通民众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包含美术、音乐、舞蹈等、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

民俗指民众的生活习惯和风尚习俗,包括方言、节庆、仪式、禁忌等内容,常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域特性。

维基专题

中国文化遗产专题是为中国文化遗产条目(包括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设立的维基专题,包含格式、条目评级等相关信息,欢迎参与或提出意见。

你知道吗

分类

欢迎参与

  • 提升:中国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条目以及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条目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