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拜占庭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罗马帝国
Imperium Romanum
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

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变化的动态图片

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于公元286年实行东西分治后,于原帝国东部(相对于西部的西罗马帝国)分离出的政权;其被当时的西欧世界视为有别于古罗马的新政权,故其灭亡后西欧学界普遍称之为拜占庭帝国。然而其国祚一千余年期间仍自称罗马帝国拉丁语Imperium Romanum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Ῥωμαίων 转写:Basileía Rhōmaíōn)、公民皆自认为罗马人(中古希腊语Ῥωμαῖοι 转写:Rhōmaîoi),而非“拜占庭人”或“希腊人”。帝国位于欧洲东南部,领土曾包括三大洲的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是古典时代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时期称其为lǐn

关于帝国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东罗马帝国虽然文化上有变化,但名义上就是原罗马帝国存续下来的政权。主流观点之一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东罗马帝国开始的标志。另一主流观点认为,395年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的去世,标志东罗马帝国的开始。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分治)为东罗马帝国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东罗马帝国起始的标志。 (阅读全文……

特色条目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年-1099年)是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发起,旨在收复在穆斯林的征服中被占领的黎凡特圣地的一项军事行动,最终以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鲁撒冷收尾。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最初为了应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抵御塞尔柱人安纳托利亚而来的入侵。后来,东征的目的逐渐演变为夺回圣地及耶路撒冷城,并将东方基督教伊斯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十字军成员主要为来自西欧各国的骑士农民,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君士坦丁堡,而后又将战矛转向耶路撒冷。队伍中的农民数量大大超过骑士,但由于他们并未受过战斗训练,因此最初十字军并未到达圣城。1099年,重新组织的十字军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并屠杀了城中大量的穆斯林犹太居民。东征过程中,西方人在黎凡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由于十字军对耶路撒冷这座461年未在天主教控制下的圣城怀有极强的热忱,因而他们拒绝将夺取的土地归还给拜占庭帝国。至今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定位为防御性还是侵略性仍存在争议。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徒对于穆斯林的势力扩张的一次回应,其后的近两百年内,第二次东征第九次东征纷至沓来。同时,东征也间接重开了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衰落的国际贸易

相关人物

海伦娜·坎塔库泽娜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的皇后。

海伦娜是约翰六世·坎塔库泽努斯之女。1341年安德洛尼卡三世去世后,年幼的皇子约翰五世·帕里奥洛格斯继位为拜占庭皇帝,约翰六世则作为摄政职掌帝国政务。此后约翰六世发动内战以期夺得皇位,最终双方于1347年修好,约翰六世承认约翰五世为共治皇帝。作为修好的见证,约翰六世将女儿海伦娜嫁给约翰五世。不过和平仅维持了数年,在贵族的帮助下,她的丈夫约翰五世于1354年亲政,她的父亲则被迫退位。

1376年,海伦娜之子安德洛尼卡四世推翻了他父亲约翰五世的皇位,并将他的两位弟弟狄奥多尔、曼努埃尔和他父亲一同关入牢中。海伦娜曾想居中调解,然而未果。1379年三人从牢中逃出,安德洛尼卡四世认为是海伦娜所为。在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威尼斯共和国的帮助下,约翰五世重新夺得皇位。安德洛尼卡四世被迫逃到加拉塔,并将他母亲海伦娜以及海伦娜年迈的父亲约翰六世与两位姊妹作为人质。当1381年约翰五世与安德洛尼卡四世签订和约后,她回到了君士坦丁堡。1391年丈夫约翰五世去世后,海伦娜成为了一名修女,并最终于1396年逝世。

主题

相关专题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