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殇衫/安提阿的提阿非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点评: 请不要引用维基百科,把英文维基百科使用的来源复制过来。关于如何引用来源,请参考基础指南Help:如何引用来源,更复杂的用法请参考Help:脚注。另外请参见WP:序言章节 及时雨 留言 2024年1月11日 (四) 00:54 (UTC)
点评:
以下项目严重阻止条目审核通过
  • 没有定义和梗概,条目格式很乱,请参照格式手册相关内容进行改善。
Zhuofan Wu欢迎来赣语维基 2023年12月26日 (二) 08:32 (UTC)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Theophilus of Antioch)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Theophilus of Antioch)[编辑]

生平[编辑]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并非路加福音中所说的受书人提阿非罗大人),身为一位早期教父时期后的接棒者,对于基督信仰的护教使命有很大的贡献,提阿非罗是继伊格纳丢殉道后的第二任安提阿主教,并且主要受希腊化犹太教影响,但并不使用强烈的寓意解经法,而是使用安提阿学派解经法,强调圣经经文历史与字面上的意义解释,也成为后来安提阿学派解经法的优良代表。   推测提阿非罗就是西元115年出生,死于西元180年左右,[1]原因不明。[2]因为在安提阿任职安提阿基督徒的主教(西元170年起),而被称呼为安提阿的提阿非罗。

贡献[编辑]

在西元180年左右,著有三册《致欧特里卡斯》(To Autolycus),[3]且首先提出“从无变有”(Creatio ex nihilo)的创造观念,首先明确地反驳希腊哲学把宇宙视为起初永恒存在的倾向,并在三位一体的基础观念有奠定基础的贡献,在当时用Trinity来代表上帝、救主耶稣及圣灵的尊名(Father God,Savior Jesus及Holy Spirit)。[4]对于异教徒的既有认知上,安提阿的提阿非罗很热情地向他们敞开、对话,将基督信仰推向大舞台,也致力护教杜绝误解与诬告。

思想[编辑]

一、“从无变有”的创造观

  公元二世纪,普罗提诺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论,认为世界源于上帝,因此也是上帝的一部分。这种创造观不仅冒犯了基督教教父,也冒犯了阿拉伯和希伯来哲学家。而提阿非罗便攻克此思想,以“神用以形塑这个世界的物质,是神用某些方法创造的”反驳之。也就是说,如果神真是无限与完美的,那么宇宙必须是从无到有自由创造出来的。

二、以洛格斯(λόγος)的观念解释神与世界的关系

  洛格斯是神创造的媒介,而洛格斯永远在神里面,也由神发出(原文做喷出),就是所谓的“道”,而这“道”就是“统管万有的原则”(αρχή),即统管万有的主。虽然提阿非罗未将神的道(洛格斯)与神的灵分得很清楚,但却在道与神的关系解释得很清楚,也就是道永远在神里面,也成为后来基督与神之紧密关系(神的儿子在神里面),但提阿非罗并没有直接谈到耶稣基督,而是以“道”做为与神互动的指称,猜测原因是提阿非罗比较在意的是道成肉身的“道”存在的状态,而不是历史中耶稣基督这个历史人物本身,这是因为当时希腊与罗马异教徒所提出的问题与关心重点,就是基督与神有关之状态。[5]

历史地位[编辑]

教会历史中早期护教士: 如游斯丁雅典那哥拉,安提阿的提阿非罗留下许多看不见却存在于历史发展中的福音遗产。当异教兴起、异国文化充斥,众多质疑基督教论述的声浪涌现时,需要有足够声量的人物来做出回应,而安提阿的提阿非罗就是学识思想、宗教地位都很有份量的当代著名护教士,也证明基督教是经得起当时希罗文化、希腊哲学思想检视,免于落入一般民间宗教或神秘宗教

福音传播媒介: 也因著安提阿的提阿非罗为了护教以希罗文化、当时哲学思想异教徒对话,也吸引许多异教徒因此改信归正,因而将基督信仰推向世界大舞台。[6]

基督教教义奠定者: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在道(λόγος)与神的关系、三位一体、基督论(虽没有提到耶稣基督)等,都有基督教信念的初步思想过程,在这些重要概念上皆有基础的奠定。

参考资料[编辑]

1. 奥尔森(Roger E. Olson)。《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校园出版社,2002。

2. 比尔·奥斯丁。《基督教发展史》。马杰伟、许建人译。香港:国际种籽出版社,2002。

3. 王钧生。《基督教简史:基督教及西方发展史与中国》。台北: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2012。

4.Wikipedia:Theophilus of Antioch

5.Wikipedia:安提阿的提阿非罗

  1. ^ https://wiki.tuftech.org/zh-tw/%E5%AE%89%E6%9D%A1%E5%85%8B%E7%9A%84%E7%8B%84%E5%A5%A5%E8%8F%B2%E9%B2%81%E6%96%AF
  2. ^ 比尔·奥斯丁。《基督教发展史》。马杰伟、许建人译。香港:国际种籽出版社,2002。
  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philus_of_Antioch
  4. ^ 王钧生,《基督教简史:基督教及西方发展史与中国》,(台北: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2012),113。
  5. ^ 奥尔森(Roger E. Olson),《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校园出版社,2002),75-76。
  6. ^ 奥尔森(Roger E.Olson),《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校园出版社,20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