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郑观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观应六十岁像。题款为“陶斋先生六十岁小像。刚方正直不合时宜,志在救世公而忘私,勇于为善劳怨弗辞,清廉自矢中外咸知,卓哉此公知音其谁。愚弟吴广霈拜题”
郑观应七十岁像。左上题款为“待鹤山人七十岁小影。刚方正直不合时宜,志在救世公而忘私,勇于为善劳怨弗辞,清廉自矢中外咸知,卓哉此公知音其谁。泾县吴广霈拜题。”右上题款为“官商洁士,儒道通人。心殷救世,志在成真。大埔张振勋敬题。”右下题款为“垂廉塞兑,抱一守中。欲铸神剑,遍访仙翁。高要梁应锦敬题。”

郑观应(1842年7月24日—1922年5月),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又号居易杞忧生,别号待鹤山人罗浮偫鹤山人广东香山县三乡雍陌(今中山市)人。中国近代著名慈善家思想家实业家。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

生平[编辑]

郑观应自小受身为读书人的父亲所教育,惜童子试未中。咸丰八年(1858年)他16岁时奉父命从香山到上海学习经商。[1]17岁在上海外商洋行工作的时候,他入英华书馆夜课班学习英文两年。[2]1860年成为英国宝顺洋行的买办,并勤修英语,对西方的政治经济等有更深之认识。[3]同治七年(1868年)起,他同别人合伙经营茶栈以及轮船公司等。[2]同治十二年(1874年)郑观应成为英国太古集团合伙人,入股并出任太古集团轮船公司在中国第一位创始公司总经理。1880年他编订《易言》一书,在自强运动期间,他提出“商战”(即在商业上学习西方),并建议采取君主立宪制。同年,他离开太古,并受直隶总督李鸿章之托出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总办。[3]光绪七年四月(1881年),他任上海电报局总办。任内,他建设了津沪电线,并组织翻译出版了《万国电报通例》和《测量浅说》,供各地电报局使用。他还因为大北电报公司所用电码本字码过少,而对电码本进行扩编,出版《四码电报新编》。[2]1883年他升任轮船招商局总办[3]

太古集团与广东商人郑观应(1842-1921)渊源深厚,郑观应十七岁身赴上海当洋行学徒,后成为宝顺洋行买办,参与对抗旗昌的长江航运战。1867年宝顺破产后,年仅二十六岁的郑观应自立门户,经营航运、茶栈和盐业,积累了大量财富,以及具备家族办公室雏形。并与唐廷枢(1832-1892)等广东买办一起入股公正轮船公司,协助经营,成为最富航运经验的买办之一。1874年,郑观应与太古集团结缘,入股组建太古集团轮船公司,并出任总经理。负责招揽客货及总管栈房,郑与晏尔吉全权营运太古轮船,二人各司其职:晏尔吉擅于严格管理物流运作、加密船班周期、减低成本;而郑则负责扩展华商圈的揽载网络,为太古招纳更多生意。他更在长江和沿海口岸,开设多间专为太古服务的揽载行,包括太古昌、太古辉、天津源泰、福州宝泰等,又设立北永泰等几间商号,经营豆饼买卖(豆饼是磨豆时剩余的豆渣,正适合南方的果园当肥料使用),是从牛庄(今辽宁营口),运往厦门和汕头的主要货品,为太古提供稳定的大额生意。1874年同年郑观应家族办公室开始运营。[4][5]

1884年,郑氏家族财富已经完成巨大积累,郑不满足于营商救国,开始用半生经验积累投入创作影响世人的著作,郑离开名利场,隐居澳门,功成身退后居住于郑家大屋中,潜心修订《易言》,亦即后来的名著《盛世危言》。1891年,他出任开平煤矿局总办,翌年调任招商局帮办。1894年,《盛世危言》完成。[3]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郑观应则专注于发展教育事业,历任招商局公学驻校董事、上海商务中学名誉董事等职。[3]

1922年5月下旬,他逝世于上海提篮桥华德路(现为长阳路招商局公学驻校校董公寓[2]。(但根据王学庄的引述上海《申报讣告考据,卒时应为1921年6月14日)[6]

影响[编辑]

郑观应八十岁像。上方题款为“发五大愿,著十万言,文章救国,是道所尊。待鹤山人小象。水晶庵道士飞声敬题。”右方题款为许炳璈题“大德昭宣,危言彪炳。五愿宏持,七教兼并。此愿无尽,此身无尽。日月山河,千秋并永。”左方题款为“待鹤老人八十小影。姻世侄许炳璈敬题。”

郑氏世居澳门,自幼受欧风熏陶,“究心政治、实业之学”,平生经验铸为不朽名句:“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氏于澳门的故居──郑家大屋撰写的《盛世危言》堪称中国近代社会极具震撼力与影响力之巨著,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刊行后,在思想界、学术界乃至政治经济军事各界,都引起强烈反响。《盛世危言》甫问世即启惕光绪皇帝,唤醒千百万仁人志士,更深深影响数代伟人──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写下光辉一页。

郑观应是早期现代化开拓者中的杰出代表,较早提出了经济与政治变革的先进主张,而且强调经济与政治变革必须同时进行,才能使中国走向强盛。[7]

子女[编辑]

大子润朝,二子润燊,三子润鑫(即郑景康,1904年-1978年)为民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著名摄影师,曾为多位名人或领袖拍摄肖像照,如齐白石、天安门的毛泽东肖像。第六位夫人所生后代,目前掌管家族办公室事务,及创新青年促进会。

著作[编辑]

  • 盛世危言
  • 罗浮偫鹤山人诗草

其作品已集为《郑观应集》

参考文献[编辑]

  1. ^ 金冠军, 戴元光. 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2. ^ 2.0 2.1 2.2 2.3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邮电志:郑观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3.2 3.3 3.4 谢牧. 中国企业家列传(一).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8. 
  4. ^ 锺宝贤. 太古之道. 太古之道. 2016-5. (原始内容存档于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帮助)). 
  5. ^ 史乐山:太古洋行跨越三个世纪的长青之“道”. 史乐山:太古洋行跨越三个世纪的长青之“道”. 2016-08-05 –通过中国经营报. 
  6. ^ 王学庄《郑观应的卒年》,《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朱英. 香山文化论坛2024 | 朱英:《郑观应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香山文化论坛2024 | 朱英:《郑观应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2024-5-20 –通过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唐廷枢研究中心、郑观应研究中心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香山文化论坛2024”——‘近代香山人物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年会”。. 

延伸阅读[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